最新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事跡
見義勇為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直以來,有著許許多多的人都在用行動傳承并發(fā)揚著。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最新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事跡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事跡(精選篇1)
曾榮木,男,1982年4月出生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的一個農(nóng)村家庭里。
他8歲時隨母親來到晉江市東石鎮(zhèn)大房村,父親是個賣魚的小攤販,母親除了幫助父親賣魚外,就是做些家務活,身下還有兩個弟弟。父親微薄的收入艱難地維持著一家子的日常生活,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初中尚沒念完的曾榮木離開了校園,在大房村下莊區(qū)開了一個摩托車修理店,自己當起了摩托車修理工。平日里吃住在店里的曾榮木,給人一種憨厚、樸實的感覺,雖然沒念多少書,內心卻有著一股浩然正氣和熱血心腸,時常幫助鄰里們做些好事。熱心、誠實的性格,使他與鄰里們的關系相處得很好,經(jīng)常得到鄰里們的贊許,這其中也包括隔壁張百連一家子。
4月5日凌晨1時許,此時正值深夜,正是人們睡得沉的時候,熟睡中的曾榮木被一陣噼里啪啦和雜亂的腳步聲吵醒,隱隱約約聽到有人在呼喊“救人啦”,他立刻意識到出事了,便隨手抓起了外套跑出店外,發(fā)現(xiàn)隔壁張百連家一樓著起了大火,在這棟樓內住著一家五口人,即屋主張百連、妻子許瓊花、兒子張年潤、兒媳許秀枝、孫女張懷月,均被困在火海中,情況危急,如不盡快救人,后果將不堪設想。這時曾榮木顧不得多想,迅速跑到張家樓房的后門。此時租住在摩托車修理店三樓的牙醫(yī)聽到聲響也一起趕到并打開了后門,樓道里早已經(jīng)充滿了滾滾濃煙,猛烈的濃煙嗆得曾榮木直咳嗽,但他并沒有退縮,反而順著樓梯快速沖上了二樓,試圖打開房門,無奈房門上了鎖、無法推開,此時時間就是生命,曾榮木不敢停頓,又馬上折回修理店取出修理摩托車的工具,再次飛速沖上張家的二樓,撬開了房門。屋內一股悶熱的濃煙隨即撲面而來,眼看火勢越來越大,情況萬分危急,此刻曾榮木心里只想著趕緊救人,來不及采取任何保護措施,屏住呼吸,便只身沖入充滿濃煙的屋內,一把將躺在床上的張百連3歲的孫女張懷月抱起,迅速跑出屋外,遞給了隨后趕到的消防隊員。因沒有采取任何保護措施的曾榮木已吸入了不少濃煙,但他想到二樓屋內還有張百連的兒子及兒媳,便脫下外套捂住鼻子,不顧個人安危,再次沖入屋內,憑借著火光,找到躺在地上的張百連的兒子張年潤,抱起他就往外跑。隨后趕到的消防隊員又將張百連的兒媳許秀枝以及住在三樓的張百連夫婦救出。救出兩人后,曾榮木又協(xié)助消防隊員將受傷的人員送往醫(yī)院救治。
隨后的一個多月里,曾榮木咳嗽不止,起先以為是感冒了,經(jīng)醫(yī)生檢查,才知是因吸入了濃煙導致了肺部發(fā)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才慢慢好了起來。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正是由于曾榮木勇于義舉,才使得鄰居張百連一家得到了及時救助,避免了火災更大的損失,用個人的付出換回多人的生命。事后有人問起,面對大火和濃煙,是否有猶豫過,曾榮木回答說,當時情況緊急,只想到救人,哪能再想那么多。很淡定的一句話,折射出了一個平凡人的不平凡境界。
曾榮木奮不顧身、英勇救人的事跡,感動了張百連一家,感動了大房村,感動了晉江大地,為我們的社會樹立了一個正義的榜樣;他的精神,為我們的城市更增添了一份絢麗的色彩。為表彰曾榮木不顧個人安危、奮勇救人的行為,晉江市公x局于206月19日確認了曾榮木的見義勇為行為。年9月,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曾榮木“泉州市見義勇為模范”的榮譽稱號。
最新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事跡(精選篇2)
王亞龍,男,漢族,現(xiàn)年28歲。20__年7月畢業(yè)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yè)后前往廣東東莞長安鎮(zhèn)從事手機研發(fā)工作,任職射頻助理工程師。20__年5月參加特崗教師招聘考試,考上阿勒泰市阿葦灘鎮(zhèn)初中數(shù)學崗。20__年9月服從阿勒泰市教育局統(tǒng)一安排借調入北屯鎮(zhèn)中學任教。20__年入北屯鎮(zhèn)中學教師編制。
王亞龍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一貫認真負責,勤勤懇懇,不怕苦,有著一股實干精神,在單位受到領導和同事的稱贊。在生活中,勤儉節(jié)約,團結同事,助人為樂,為人坦誠,深受鄰里和轄區(qū)群眾的信任和好評。
不顧安危攔劫賊盡己全力斗非法
20__年4月6日下午1點半左右,王亞龍和往常一樣從員工宿舍樓出發(fā),準備上班。走了約200多米,行至宿舍樓旁邊的巷道時,傳來了“搶劫了!搶劫啊……”的呼叫聲,王亞龍立即沖上前去,當即一輛摩托車正加速朝他駛來,后面一個女孩奔跑呼喚著,王亞龍想都沒想就用身體擋住摩托車的去路并大叫“停車”,此時騎摩托車的人略有遲疑但還是沒有停下,并繼續(xù)朝他的方向加速駛來,王亞龍沒有退縮,而是在摩托車臨近之時閃到摩托車的左側,一只手扯住了劫賊的外衣,另一只手順勢拽住了劫賊的胳膊,試圖用力將劫賊拉下車來,劫賊吃痛減速,此時聞聲趕來的同事史磊、吳宜中等四人迎上,與王亞龍一同將劫賊治服,并當場報警。王亞龍同志的這種不顧個人安危,用身體攔住劫賊的摩托車并最終將劫賊治服的事跡,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好評。事后,有人問過他,“在這樣的住宿環(huán)境下,可能還會有更多的搶劫事件發(fā)生,如果再碰到類似的情況,你還會毫不猶豫么?”他總是笑著說,”如果再遇到,我還是會像這樣,盡最大的全力與不法分子做斗爭。”
最新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事跡(精選篇3)
世界上最該讓人敬畏的是什么?是生命!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以生命為賭注,不惜代價、不計成本的“見義勇為”是對見義勇為片面而盲目的解讀。雖然見義勇為的“英雄譜”上鐫刻的每個英雄名字都散發(fā)著一道道的道德光芒,但這背后卻常常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悲劇:看到有人偷竊女同學的背包,19歲的大學生秦占豐沖上前抓小偷,結果被連扎3刀不幸身亡;11歲的小學生曹楊,因為見義勇為去救一個落水的同學,不幸溺水身亡;高三學生程乾,在學校門口因見義勇為被刺,刀捅中胸部死亡……那么,“見義勇為”,到底為還是不為?如何為?
魯迅說過:“無謀之勇,非真勇也。”在我們的社會里,應當在弘揚見義勇為精神的'前提下,大力倡導“見義智為”。那么,何為“智為”?筆者認為,所謂“智為”,應該是以生命為本,自衛(wèi)自護,量力而為。20見義勇為800字高中作文年,四川達州市郊蓮花湖景區(qū),有一女性不慎墜湖,28歲的吳波立即潛水救援,但由于對方太重,無法將其救起,他為求自保而最終選擇了放手……救人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活著,當施救者發(fā)現(xiàn)有人落水需要救援的時候,沒有半點遲疑,入水救人,這就是義的力量。在救人的同時力求“自保”,面對“也會把命搭進去”的險情,選擇“放手”,這樣的放手并不代表軟弱,而相反代表著他們堅強立于世,代表責任扛于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匹夫之勇也。而救人之命不應逞匹夫之勇,應理智救人,不要因為救人而釀成更大的悲劇。
從為救集體的羊群而遭凍傷截肢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為撲救山火而犧牲的少年英雄賴寧淡出中小學課本,到《中小學生守則》擬刪除“見義勇為”,并不意味著“見義勇為”不應該成為未成年人學習的榜樣,它更多地告訴我們,見義勇為不再是一種標準、準則,它更應該作為一種價值觀存在:量力而行,見義智為。
最新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事跡(精選篇4)
張西志,男,1968年3月生,初中肄業(yè),潁州區(qū)潁西街道辦事處八里村(原雙新宅村)張小莊村民,自輟學后一直靠干瓦工活謀生,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配偶肖燕芝與他同在一個建筑隊,家有一子,現(xiàn)讀小學。張西志生性憨厚老實,孝順長輩,妻子賢惠本分勤儉持家,兒子乖巧聽話,夫妻同在建筑工地干瓦工活,工作艱苦,掙錢不多,但一家三口生活平靜、和睦,倒也其樂融融。
20__年3月6日凌晨2時許,冰冷的寒夜被急促的呼救聲打破寧靜,一場大火讓八里村張小莊沸騰了。張西志的鄰居張西金家因為電線老化引起短路突然起火,大火來勢洶洶。“著火了,快救火啊!”一聲聲呼天喊地的求救聲頓時響徹整個小村莊,周圍群眾紛紛趕來救火。張西志聞訊后,迅速趕到現(xiàn)場。此時火勢越燒越猛,如不立即草去措施切斷火源,大火將很快蔓延,不僅張西金的三間房子會毀于一旦,甚至會殃及鄰居,其后果不堪設想。危難關頭,張西金一下子頭腦懵了,亂了陣腳,不知如何是好了,群眾們七嘴八舌地討論如何施救。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正在許多人躊躇不前之時,正在許多人畏首畏尾不敢“沖鋒陷陣”之時,只見張西志甩掉鞋子、襪子,打著赤腳,三下五去二攀上了張西金家的房頂。
張西志貓著腰,用手摸著瓦片彳亍前行到火源處,他試圖揭開瓦片,控制火勢,防止火勢蔓延。張西志把瓦片揭開后,下面的群眾開始接力將一桶一桶的水傳遞給張西志,讓他把水澆到火勢最旺的地方。此時正值凌晨,天寒地凍,瓦片上結凍,太滑,而且天又刮著大風,火苗亂舞,救火非常困難。水繼續(xù)在澆,火仍舊在燃燒,時間在一秒一秒地溜走,危險也在一步一步地迫近。房梁和竹木都被大火燒得很脆弱了,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對此,大家都有清醒的認識,張西志自己也知道其中的厲害。這個時候一般人都會為自己的安危考慮的,張西志的家人在房下膽戰(zhàn)心驚,多么希望張西志趕緊從房頂下來啊。可張西志仍舊奮不顧身,繼續(xù)把一桶一桶的水澆向肆無忌憚的火苗,并鼓舞大家不要松懈。正在大家捏一把冷汗之時,房梁坍塌了,英勇的張西志從4米高的房頂摔落到地面,當即昏迷不省人事。張西志被緊急送往阜陽市人民醫(yī)院進行搶救,經(jīng)檢查,其左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住院20余天,治療費花去兩萬四千多元。雖經(jīng)全力救治,但張西志的左臂仍落下了三級殘疾,至今不能負重。
奮不顧身地救火,卻摔成三級殘疾并且花費一大筆治療費,當問及他是否為當初的舉動后悔過,張西志嘿嘿一笑,“那后悔啥!我就看不了誰家有難,誰有困難咱都要幫一把手。”語言樸實,但透露出來的無私的愛閃耀了璀璨的光芒。
張西志的義舉傳出后,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好評和社會的充分肯定,阜陽日報、阜陽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都曾報道過他的先進事跡,潁西街道辦事處、八里村的領導干部多次對其進行>慰問,幫助其辦理殘疾證,并積極奔走解決你所面臨的困難。20__年4月20日潁州區(qū)綜治委授予張西志同志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以表彰其在和諧社會創(chuàng)建過程中,弘揚社會正氣,挺身而出保衛(wèi)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義舉。20__年3月27日阜陽市綜治委召開第二屆見義勇為表彰大會,張西志同志榜上有名,授予其“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光榮稱號,獎勵其現(xiàn)金3000元,以表彰其在維護社會治安、匡扶社會正氣方面的突出貢獻。
張西志同在在家是位好兒子、好老公、好父親,在外是位熱心腸的好人。他一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遵章守紀,恪守本分,尊老愛幼,扶危濟困,團結鄰里,助人為樂,廣受群眾的稱贊。幾年前的一個秋天,在三里橋附近,一位老大爺被車撞了,圍觀的群眾很多,但大家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無人相助。張西志途徑此處時,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使老大爺?shù)玫搅思皶r救助。還有一次在阜陽十中西邊,一個騎摩托車的人撞了一個學生后逃逸,張西志欲上前幫忙。許多圍觀的群眾講:“這年頭好人不好做,你還是不要旁他,不然他訛你怎么辦。”張西志并沒有顧慮什么,他仔細詢問孩子家長的電話,隨后撥了電話,學生的父母才得以及時趕來。這樣助人為樂的事情張西志做了很好,有多少,他自己也說不完。
張西志臨危不懼、挺身而出、奮不顧身,在群眾危難時舍身相濟,用鮮血保衛(wèi)人民群眾的財產(chǎn)安全,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正氣歌。在張西志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扶
危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tǒng)美德;體現(xiàn)了舍己救人、勇于獻身的高尚情操。他的行為,為我們干部、黨員、一般群眾都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最新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事跡(精選篇5)
見義勇為個人事跡材料
孟凡賓,1986年出生在山東臨沂,畢業(yè)于重慶工商大學學習物流專業(yè)。18歲讀高三時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22歲大學畢業(yè)時只身赴西藏想要參加支教工作未果,轉身投入熱火朝天的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建設;26歲在西寧站出任生產(chǎn)經(jīng)理兼物資部長;31歲,任西北分公司物資機械部副部長。
領導眼里,他是愛崗敬業(yè)的“小孟”
同事眼里,他是一位學習的楷模
徒弟眼里,他是值得崇拜的好師傅
孟家有子初長成
出生在山東臨沂的孟凡賓,自小便受到孔孟之鄉(xiāng)深厚文化底蘊的熏陶,年幼時便聰敏好學,對詩詞歌賦熟讀于心,信手拈來。在送給遠赴南蘇丹參加援建的同事的離別贈言中,孟凡賓親筆抒寫了一首小詩:久有凌云志,遠赴南蘇丹。逾山越海多歧路,披荊斬棘樹軍威。熱酒溫茶待君歸,再與君議長安事,山高水長,望君珍重。
自小便成績優(yōu)秀的孟凡賓,在孔孟之鄉(xiāng)深厚文化底蘊的滋養(yǎng)下,在自身的勤學刻苦下,沒有辜負父輩的期望,一路以優(yōu)異的成績升入縣里的重點中學。18歲,孟凡賓成為學校第一批入黨的學生。高三畢業(yè)時,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重慶工商大學學習物流專業(yè)。
少年心有鴻鵠志
“人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我能做的,就是增加生命的厚度。”,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孟凡賓一心想去邊疆支教,他不斷地向北京、上海、重慶人事局打報告,由于那一年并沒有支教的指標,他的報告未能獲得批準。無奈之下,他收拾簡單的行李,只身前往西藏日喀則找到當?shù)厝耸戮肿稍儭H欢數(shù)厝耸戮治竦鼐芙^了他,告訴他不能接收他的支教申請,讓他等有了指標推薦再來。支教的心愿沒有達成,孟凡賓轉而將眼光投向了參加西部大開發(fā)建設,心想只要是能為邊疆地區(qū)服務,不管是支教還是其他工作,也是一種人生理想的達成。在機緣際會之下,孟凡賓找到了正在參加青藏鐵路工程建設的中鐵建工集團,并順利通過面試,如愿以償參加了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建設,自此與中鐵建工集團西北分公司結緣。
在工作崗位上,孟凡賓是最能吃苦、勤勞實干、任勞任怨的那一個,是師傅眼中的好徒弟。自己當師傅后,他又是徒弟眼中的好師傅。在項目上的時候,半夜或凌晨收料這樣的.工作,他都會主動承擔,遇到很多需要在施工現(xiàn)場動手的工作,他都搶著做。熟悉他的人都說他是個熱心腸,不管是同事還是朋友,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都熱心地去幫助。“其實我性子急,沒有大家贊揚的那么好,我也有自己的毛病和缺點。”孟凡賓自我評價到。與孟凡賓一起工作的同事回憶:西寧站施工時,由于在高原,物資短少,原材料經(jīng)常供應欠缺。一次,工地上緊缺預應力鋼絞線,孟凡賓找遍整個西寧片區(qū)都沒有找到。通過查詢,孟凡賓最終在網(wǎng)上搜尋到在重慶的一個小鎮(zhèn)有這種材料生產(chǎn)。他連夜坐火車趕到重慶,到了當?shù)貜S家卻說該材料屬于訂單制,必須先下單打款后發(fā)貨,可是按照公司管理程序將錢款打到廠家賬戶上,中間的時間差材料都能運到工地了。現(xiàn)場施工等不起,在緊急情況下,孟凡賓和老板談判,他說:“老板,把我壓這里,您先發(fā)貨可以嗎?公司錢什么時候到賬,我就什么時候離開。我們是國企,不會少你一分錢。”老板看到孟凡賓如此誠懇,同意了立即發(fā)貨。由于原材料供應及時,確保了施工的順利進行,避免了材料不到位造成的窩工等損失。最終西寧站如期竣交,圓滿完成了國家和鐵道部交給的任務。
危急時刻勇?lián)?/p>
7月5日,孟凡賓和同事前往公司秦皇島項目部檢查工作。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他和幾位同事一邊聊著天一邊沿著海邊步行返回賓館。途中,聊得正興起的三人,聽到了遠處傳來的呼救聲。一行人循聲望去,只見十數(shù)米開外,有幾個人正在奮力向岸上拖拽著浴場放在海中的防鯊網(wǎng),遠方一個人在海浪中時隱時現(xiàn)。“有人落水了”,一行人立即跑過去幫忙。怎奈漁網(wǎng)被牢牢的錨固在海底,眾人無法拖動防鯊網(wǎng),心急如焚。彼時,由于海上風大浪高,圍觀和幫忙救人的群眾都沒人敢下水去營救落水人員。時間就是生命,在緊急情況下,孟凡賓給同伴匆忙說了聲“我下水”,便脫掉外衣沖進洶涌的海水中,奮力向落水人員游去。由于當時海浪很大,水流又特別快,孟凡賓試圖拖拽女子,卻發(fā)現(xiàn)女子身形絲毫不動,眼看著落水的女子被海水嗆得喘不過氣來,已有溺水的跡象,隨時有生命危險。在緊急時刻,孟凡賓冷靜下來,迅速查看了女子的情況,意識到是海邊的防鯊網(wǎng)纏住了女子。找到了問題所在,他一手拖住防鯊網(wǎng),一手伸向落水者,用勁將纏在女子身上的防鯊網(wǎng)解開,最終將落水的女子帶離了險境。圍觀的群眾紛紛為這個不知名的小伙豎起大拇指。在成功救人后,知道女子沒有大礙,孟凡賓隨趕來的民警到附近的派出所對事件經(jīng)過做了簡單的筆錄,并婉言謝絕了警察讓留下身份信息為他送錦旗的好意。他說:“這就是舉手之勞的事,我不圖名、不圖利,盡的是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人沒事就好”。
黨員學習好榜樣
在危急時刻能挺身而出,不顧個人安危英勇救人;在學有所成之際不是只顧個人安逸的生活,而是主動去回報社會回報國家;在個人有所成就之時能更加努力工作,回報企業(yè);孟凡賓的一切所作所為并不是偶然,而是得益于他多年來接受父輩教育熏陶的結果。出生于普通農(nóng)家的孟凡賓,不僅秉承了孔孟之鄉(xiāng)的深厚文化底蘊,更是培育了樸實、勤懇、善良的良好秉性。自參加工作以來,孟凡賓沒伸手跟家里要過一分錢,工作上他愛崗敬業(yè),生活上他簡單樸素。不抽煙不喝酒,沒有不良嗜好。雖然平時在單位工作很辛苦,可是孝順的他每到休假,都要趕回家?guī)透改父赊r(nóng)活。然而,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就在今年5月份,孟凡賓的父親突發(fā)心梗,等孟凡賓連夜趕回山東時,老父親已閉上了雙眼。未能見父親最后一面,成為孟凡賓此生最大的遺憾。理解、支持孟凡賓的工作的妻子,只身帶著兩個孩子回到老家,擔負起了替他照顧母親、照顧孩子的重擔。對于年邁的父母,孟凡賓心懷愧疚,少小離家老大回,自從工作后,孟凡賓便將全身心撲在了工作上,未能給年邁的父母更多的照顧。對于妻兒,孟凡賓更是心懷愧疚,未能給妻兒安逸無憂的生活,反而將家庭的重擔更多的壓在了妻子身上。“我們建筑單位,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顧得了工作,又顧不上家庭。世間沒有雙全法,我也不能魚和熊掌兼得。我很感謝我的父母、家人一直以來對我的理解和支持。”在談到去世的父親和家庭時,孟凡賓幾度停頓,強壓下眼中的淚。我們每一個人,不是生來就是做英雄的。作為一個部室負責人,孟凡賓對工作嚴謹認真、踏實肯干;作為父母的好兒子,孟凡賓保持了農(nóng)家子弟的淳樸本真、善良孝順;作為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孟凡賓是一個對家庭負責的好丈夫好爸爸;作為一個社會人,孟凡賓危急關頭置自身安危于不顧,勇救落水女子,履行了一名黨員的職責,體現(xiàn)了一個優(yōu)秀公民的擔當。
凡事絕非偶然,不論是遠懷支教理想還是義無反顧救人,不論是崗位盡職還是家庭盡責,孟凡賓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黨員敢于擔當、敢于奉獻的高尚情懷,每一個行動背后都是他追求人生理想,砥礪思想品格的體現(xiàn)。事雖小,但孟凡賓卻用微薄之力為我們展示了一種力量,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愛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