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光榮愛國事跡
錢學森是中國杰出科學人物,兩彈一星元勛;那么你知道哪些錢學森光榮愛國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錢學森光榮愛國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錢學森光榮愛國事跡(篇1)
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他,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
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他,就是我國的航天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是一位世界杰出的愛國科學家,他的偉大不僅體現在他的才智,還更體現在他的愛國情懷實在讓我們感動!錢學森為我們我們樹立了中華好形象,他的作為實在令人佩服,我們要向他學習!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誕生了。錢學森接到消息后,顯得格外高興,他便決定立即回國工作。他說:“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應該早日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當他聽到其他留學生的議論時,便立刻嚴肅起來,嚴厲地對他們說:“我們日夜盼望就是祖國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1950年9月,錢學森辭去工作,他上港口準備回國時,被美國官員攔住,并將其關進監獄,而當時美國海軍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也不能讓他回到中國。”自此,錢學森在一個月內瘦了三十斤左右(受到美國政府迫害)。他同時也失去了寶貴的自由。
然而,錢學森沒有屈服,他不斷提出要求:我要離開美國,回到祖國去。
經過五年的歸國路,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他終于在1955年9月17日登上了回國的輪船。10月8日,他含著幸福的淚花回到祖國的懷抱。
回國后,錢學森展現了中國科學家的硬勁;力學、噴氣推進、航天技術,錢學森展現了一位科學家在研究上的牛勁;東方紅衛星、神舟飛船、嫦娥奔月,錢學森給中國航天事業打了足夠的底勁;今天,這位中國航天之父所開拓的事業正闊步向前,沖勁十足!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閻肅,對錢學森老人這樣評價:大千宇宙,浩瀚長空,全納入赤子心胸。驚世兩彈,沖霄一星,盡凝鑄中華豪情,霜鬢不墜青云志。壽至期頤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并非一日之寒。”誰是生下來就是天才,就有成就,這些都是通過錢學森的刻苦學習而換來的,錢學森在美國有那么多,他有理由不回中國,那他還是毅然的回來了,來為祖國做更大的貢獻,讓中國更加強大。我們的條件比原來好的無數倍了,但有的同學就是不珍惜現在的這么好條件,去瘋玩。這些同學的行為的不就是對錢學森爺爺的不尊重嗎?不就是對曾經為建設新中國的人們的尊重嗎?!
同學們,錢學森為我們中國做出了這么大的貢獻,但他都沒有驕傲自滿,他還是在孜孜不倦的學習,他是多么用功啊!他的作為值得我們去學習,更值得讓我們去努力學習,長大去報效祖國,去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雖然說錢學森爺爺已不再世上了,但他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好好學習,向錢學森爺爺一樣,用自己優異的成績,來證明自己的祖國并不落后,并不是東亞病夫,要來證明自己的祖國是最好的,是最棒的,是最優秀的,是最強大的,是最昌盛的!
在這里,讓我們一起下定決心,認真學習,發憤圖強,長大了有了成就,來報效祖國,為國爭光,來報效父母,來證明:中國是最優秀的!因為祖國的美好明天將由我們來創造!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志。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為國爭光。
錢學森光榮愛國事跡(篇2)
在知道要看一部名為錢學森的電影時我激動難平,因為不久前我剛剛看完一本名為錢學森的書。這使我在看電影時能夠多角度的更全面的看透影片中的每一個小細節,而且我并沒有純粹把它當作一個藝術品愛欣賞,更能是我感動的是影片傳遞出來的一種錢學森精神。
影片開頭是運用了大量的珍貴歷史現實影片與虛擬飾演錢學森的陳坤的活動交替上演的,這是我們體會到了故事的真實性與嚴肅性,而這樣的概括也能很好的讓觀眾們大概的了解錢學森是一個對我國有多大貢獻的人,這種由粗到細的敘述方法倒是讓我耳目一新,讓我不得不正襟危坐的來期待故事的展開。
故事的前一半是在美國展開的,故事的后一半是在中國展開的。而這兩個部分的設計卻讓觀眾深刻的體會到了影片團隊的用心。在美國時,大家都說英語,不管是錢學森還是蔣英還是那些形形色色的美國佬在交流的時候都在用英語交流。而回國后,每個人運用的語言又有變化了,雖然大家都在說普通話,但每個人的普通話中都帶有他們自身的獨特的濃濃的鄉音。或許有人覺得我大題小做,美國人不用英語談話用什么?中國人不講中國話說什么?但是問題是,這只是一部電影,現在大多數電影都只為了博票房而把電影規范化,通俗化,雖然這讓更多的人能看懂聽懂,卻失了事件本身的真實性。我覺得尤其是那種拍傳體時,真實性是尤為重要的,歷史是不容篡改的。
影片沒有把錢學森完美化也是他的成功之一,影片中在錢學森教導大家關于導彈的問題時,錢學森的惡語傷人,也讓錢學森更貼近我們,是這一幕又讓我們感到真實。而且對照我看的文獻資料,影片中展現出來的事與現實發生的相似度達到百分之九十,而沒達到的那一部分卻是在是電影這個平臺的限制。
影片的細節拍攝也是我為之叫絕的一個。我從資料上了解到,錢學森是一個非常嚴謹的理科男,他的作業可以達到一氣呵成且沒有任何修改的地步。而在影片中我也確實感受到了,錢學森筆直熨燙平整的西裝,秀麗工整的草稿,甚至一幕錢學森講課的那一幕,黑板上粉筆字的設計也讓人強烈的感覺到了錢學森的知識淵博和態度嚴謹。影片中還有一個小細節就是在美國研究所時,一個研究人員把一個程序中的小地方由于粗心算錯了,這使錢學森大為不滿,這也符合錢學森對自己苛刻要求以致對別人也要求嚴格的性格。
錢學森光榮愛國事跡(篇3)
2008年神舟7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每當這件事從我的腦海中掠過時,我就會想起那位被譽為“航天之父”,“科學泰斗”——錢學森。
今天,我又讀起了《錢學森的故事》,不禁陷入了沉思。當時的“上海交通大學”非常重視分數,初入交大的錢學森也不甘落后,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一年暑假后期,錢學森患了傷寒病,只好休學一年。可在這一年里,他買了許多書,在家里認真閱讀。憑著這種精神,他又考取了清華大學公費留學,主政飛機設計專業。錢學森懷著復雜的心情離開了中國,去美國學技術,在美國的留學期間,他刻苦專研,成績不但比美國人好,還比外國人都好。這讓他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多么的自豪!今天,我又讀起了《錢學森的故事》,不禁陷入了沉思。當時的“上海交通大學”非常重視分數,初入交大的錢學森也不甘落后,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一年暑假后期,錢學森患了傷寒病,只好休學一年。可在這一年里,他買了許多書,在家里認真閱讀。憑著這種精神,他又考取了清華大學公費留學,主政飛機設計專業。錢學森懷著復雜的心情離開了中國,去美國學技術,在美國的留學期間,他刻苦專研,成績不但比美國人好,還比外國人都好。這讓他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多么的自豪!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錢學森知道了這個好消息,就要立刻回國,他情愿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也要回歸祖國。當時美國海軍次長金希爾說:“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低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讓他離開。”讀到這里,我想大家氣得心里咚咚跳,牙齒咬得咯咯響,太可惡了!
“我是中國人,我要報效祖國。”最后,錢學森終于克服了重重困難,投入了祖國的懷抱中,和人民共同呼吸,共同患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心只想著報效自己最摯愛的祖國。
然后,“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飛上了天空,第一枚州際導彈發射成功。”錢學森傾注大量的心血。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里至少向前推進20年。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導彈之王”。
“我是中國人,我要報效祖國。”我想:錢學森爺爺一句簡單而普通的話,卻讓我們大家讀完這故事后從心底涌出天大的自豪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錢學森爺爺的敬佩之情。當然,我們作為新一代的中國少年更要努力學習,長大后向錢學森爺爺一樣報效祖國,把祖國的明天建設更好!
無論你是怎樣的人,心里都要眷戀著祖國,心里首先要想著報效祖國,熱愛祖國。
錢學森光榮愛國事跡(篇4)
暑假里,我有機會讀了《錢學森》這本書,書中描寫的錢學森歸國過程以及研發“兩彈一星”的辛苦歷程深深打動了我,讓我很有感觸,下面是我讀后的一些個人感悟。
錢學森在美國留學時,成績非常優異,雖然畢業后留在美國工作,物質生活很富裕,但他卻歸心似箭,一心想著學成報國。回國過程中,雖然經受各種阻撓,甚至被美國人軟禁起來,但他一直想方設法、披荊斬棘,偷偷給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寫了封密信,這封密信幾經周轉,最終才到達周恩來總理手中。周恩來總理非常重視,通過外交手段用十幾名戰俘把錢學森換了回來。錢學森的這種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正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對祖國抱有一顆熱愛的心。
錢學森完成“兩彈一星”這個驚世壯舉的過程特別艱苦。當時我國的經濟條件十分落后,研究條件、研究設備極其簡陋和滯后,錢學森帶領的研發團隊們夜以繼日、無怨無悔的工作著,面對一路上不斷出現的各種問題,他們總是不氣餒,想方設法地化解困難。正是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淚水、汗水、血肉和生命為我們的國家鑄造了一面強大的國防盾牌。我們要學習錢學森那種遇到困難不氣餒,持之以恒繼續做下去的精神。
作為學生的我們,現在應該認真學習各種知識,爭取長大后能像錢學森一樣為我們的祖國實現自己的“驚世壯舉”!
錢學森光榮愛國事跡(篇5)
每個同學都有自己敬佩的人,有的同學崇拜歌星、影星,有的同學敬佩科學家、作家,而我最敬佩的人就是中國人的驕傲一一錢學森。
錢學森他不怕吃苦,刻苦學習。他生于杭州,落地不久便隨父母遷居上海,三歲時,全家遷居北京。錢學森很小就有自己的作息表:清晨準時起床,鍛煉身體,早飯后母親讓兒子背唐詩。休息時,錢學森會看一些兒童讀物,下午畫畫練寫毛筆字。每日如此,從不間斷。錢學森天資聰穎、悟性極高,記憶力出眾,三歲時就能背百首唐詩、宋詞及一些啟蒙讀物,如《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等,還能心算加、減、乘、除,所以錢家的聰慧“小神童”便名聲在外,走到哪里都能得到長輩們的喜愛。
在錢學森小的時候,男孩們都愛玩飛鏢,做得好的飛鏢,擲出去能像小燕子一樣飛行,還會在空中旋轉一周。錢學森很快成了高手,他折的飛鏢總是又高又遠。小伙伴們誰也趕不上他!
老師請錢學森講解其中的奧秘,錢學森說:“我的飛鏢沒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經過多次失敗一點一點改進的,飛鏢的頭不能太重,重了他會往下扎,也不能太輕,頭輕尾巴沉……”
最受震動的還是老師,小小的飛鏢運用科學基本原理,錢學森無師自通自己卻悟出來了,這個孩子不簡單啊!
有一次考試,有一名教授把錢學森那張滿分的卷子貼在了門上,那些不及格的不服氣的美國學生都看傻眼了。
這就是我最佩服,中國人最驕傲的人——錢學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