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支教個人先進事跡
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你是否在尋找“2023支教個人先進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支教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1)
賴敏慧,女,漢族,1970年2月生,新城鎮水南小學教師。
“師愛才是師魂”這是賴老師扎根山區30年來的領悟,對學生之愛卻出自教師的職責。
這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嚴慈相濟的無私之愛,這種愛是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是開啟受教育者心靈的`靈丹妙藥,更是轉化受教育者自覺行動的催化劑,“親其師,信其道”。
她著力將愛灑進每個孩子的心田,尤其是學困生。
賴老師不但從思想上關心他們,生活上也給予幫助,而且從衣食起居到情緒的喜怒哀樂,從學校到家庭,賴老師像個母親一樣照顧好每一個細節去彌補孩子們受傷的心靈,讓孩子們灰暗的天空漸漸明亮了起來。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她以師愛為手段,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孩子的內心,觸摸孩子的心靈,感受他們的變化,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成長蛻變。
因表現優異,賴老師連續三年被授予“愛生模范”、“師德標兵”榮譽稱號。
2023支教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2)
過去的一年,我工作著,收獲著,付出著,感動著,可以說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面臨一種挑戰,盡管有種種困難,但我依然風雨無阻,堅持著支教工作的那份執著,用行動戰勝自我,從容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這一年的歷程,將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寫下不平凡的一頁。我敬佩學領導的求真務實、以人為本的工作作風,佩服老師們忘我的奉獻精神、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一年的支教生涯在忙碌中很快結束。在學校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幫助下,我順利地完成了這一年的支教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思想方面
做為一名支教老師,首先,我堅持走教育方針的基本路線,根據教育大綱進行教學。在思想上我積極要求進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政治學習,并且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及時總結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不斷地完善自我。其次,端正自己的服務態度,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跟同事和學生進行交流,使自己成為同事們的知己,學生們的良師益友。支教對我們每個支教老師來說,是一次磨練,畢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規律,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當我加入“支教”隊伍之前,自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管遇到多大困難,一定要堅持下來,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嚴格要求自己,服從領導的各項安排。平時,我能主動的與其他的科任的老師溝通交流,傳播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同時也虛心向他們學習。在工作中堅持做到事事講奉獻,服從安排,以大局為重,以學校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理性地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盡心盡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二、踏踏實實教書,全心全意育人
平時我切實做到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力求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支教一年里,我主要擔任七年級語文和年級五個班的禮儀,我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在所教的學生身上,我傾注了全部的愛。在語文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他們寫讀書筆記、練習演講,指導學生積累語言,通過課外閱讀豐富知識等,而且盡量讓每個學生都不掉隊。盡量要每個學生都完善自己,在各個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課前,我堅持做到認真備課,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課堂上我細心講解、循循誘導、及時鼓勵,引導學生們大膽質疑,勤于思考。課后,我認真批改作業,耐心指出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指導學生改正。對于后進生,我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尊重,對他們重點輔導;對于中等生,我努力使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培優工作中,我鼓勵他們放遠眼光,開拓知識面,抓住亮點求更高的發展。我的認真和誠懇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學生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交流, 把我看做他們的朋友。
三、不斷加強學習,強化自身素養
自己在不斷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一有時間就走進其他老師的課堂,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比,及時彌補自身不足,進一步完善自身教學策略。我常常在備課時,邊參考教學用書,邊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從學生的角度去備課。課堂上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勤于思考、敢于質疑、大膽發言,經過一年的訓練,絕大多數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工作中,我堅決不允許自己搞特殊,從來不遲到、不早退,絕對服從學校的統一管理,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有耕耘就有收獲,我所任的七年級語文在兩個學期末分別獲得學校第二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績。
一年的支教工作是短暫的,是忙碌的,更是充實的。重溫自己的支教生活,盡管看起來顯得有些平淡,但是它讓我受益匪淺,更使我對支教產生了一種依依不舍的感情,能成為一名支教教師,是我無悔的選擇,支教生活所煥發的光芒將照亮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2023支教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3)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時光飛逝,轉眼間,為期三個多月的實習支教工作已經結束了。在烏蘇市哈圖布呼鎮中心學校實習的三個多月里,我深深體會著教學的壓力,體會著生活工作環境的調整與角色的轉換,領悟著支教的快樂與充實。在支教期間,我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宗旨;以四好老師的標準“做有歷史責任感的好老師,做為人師表的好老師,做立德樹人的好老師,做專業過硬的好老師”為原則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完成校領導交給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團結支教學校老師,做到愛支教學校個愛自己學校一樣。全心全意搞好教學,言傳身教,教書育人。教學思想端正,工作態度好。自從我踏入校園那一刻起,以高度負責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個支教日子里辛勤付出。首先,服從領導工作安排,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曠課,有事先請假,按時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
一,教學方面
1. 全面了解班上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
我被分到哈圖布呼鎮中心學校八年級組,負責協助懷孕在身,身體不適的孫娜娜老師教授八三班和八五班兩個班的英語,并跟著八五班班主任丁偉偉老師學習班主任工作,協助管理八年級五班。我全面了解了每位同學的生活學習情況。全班38人,由哈圖布呼鎮各個大隊以及一些百泉,西大溝的學生組成。一個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住校。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有的家里重視孩子學習,孩子自己也學,成績就好。有的孩子家里根本不重視,家里的觀念是讓他們趕緊念完小學初中就回家種地,學習成績可想而知,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學習成績懸殊很大。
2. 積極聽課上課,充分認真備課 怎樣上好每一節課,是整個實習過程的重點。在實習期間,前幾周主要是聽課,學習其他優秀老師如何講課。聽課時,我會認真做好筆記,注意老師上課的方式,特點,思路,同時注意學生的反應。課下認真積極反思,吸取該上課老師的優點。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在實習期間,我備課前會查閱很多相關資料,以及一些優秀教案,然后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編寫教案,最后請指導老師審核,進行修改。在每堂課結束后,我都會虛心聽取指導老師對本堂課的建議。針對出現的問題,課下我會認真反思,吸取經驗教訓。
3. 學習班主任 實習以來,我跟著八年級五班的班主任丁偉偉老師學習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擔任著八年級五班的副班主任的職務。與八年級五班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收獲了很多班主任管理方面的心得與體會。
二,學習生活方面,
1. 積極與學生交流
和學生積極交往的一個方面是與生同樂,參加他們的集體活動。比如班會和運動會,積極和學生探討班級建設的方法。學期中運動會,廣播操比賽和藝術大賽我都積極參,與為他們鼓勁加油。
2. 與學校同事的交往
在與學校同事的共同工作,我也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的關心與愛護以及對我們的誠意與幫助。由于我們連大學都還沒有畢業,沒有什么工作經驗,尤其是對學生工作,知之甚少。初來乍到,指導老師和辦公室的同事熱心的幫助我們這些還很年輕的實習生。這些幫助,不僅是教學上,還有為人處事,生活上的幫助。他們經常與我們交流,共同探討教育學生的方法,以及教學心得。使我們很快在新的環境中適應過來,開展正常的教學活動。面對學生的不理解時,辦公室老師也會主動的提出建議,使我能夠克制自己的情緒,合理的處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問題。在生活上,很多老師熱情地給我們提出很多建議,比如告訴我們蔬菜水果市場的地點及一般價格,早餐我們有時太匆忙他們就把自己的食品塞給我。。。種種無微不至的關懷,使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上很快適應過來。我與幾名河西學院的實習生相處的愉快,經常交流探討教學問題,還在生活上彼此關心互相幫助。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我的支教工作在充實辛苦中走過了三個多月,和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的日子,感覺過的非常充實和有意義。和教師們一起探討教學問題,一起聊聊教師的生活。在工作中,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努力,是以為嚴師。在生活中,我是一位大姐姐,學生們相信我,依賴我。在同事們眼里,我是一位認真努力的實習生,他們信任我,愿意與我分享他們的心得與教學經驗。
以上就是我在烏市哈圖布呼鎮中心學校3個多月以來的生活和學習上的主要內容,在此申請實習支教先進個人,望領導批準。
2023支教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4)
王俊松,男,漢族,1961年12月生,池江鎮楊梅小學校長、教師。
畢業擇業時,面對同學改業的邀請,他還是選擇了留在鄉村。
因為他心中放不下楊梅小學,放不下楊梅的學子,他想為楊梅貢獻力量,在楊梅小學創造比金錢更大的價值,就此點亮了煤油燈的歲月。
“這是哪里,我要去上課”,這是王老師心?;杳粤撕脦滋欤褋砗蟮?#39;第一句話。
2010年王老師突發心梗,安裝了3個支架的他,卸下校長的擔子重返課堂,帶病上課至今已10年,他說:“只要我能進課堂,我就堅持干到退休?!?/p>
他的一生,始終踐行著自己的初心,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默默奉獻,忠于職守。
從教期間他多次評為鎮“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縣“優秀班主任”、縣“優秀大隊輔導員”、縣“優秀輔導員”等榮譽稱號。
2023支教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5)
一位30多歲、兩個孩子的母親,留下嗷嗷待哺的小兒子,毅然到偏遠山區支教。她就是市教學能手、__縣南街小學青年教師、共產黨員馬__。
馬老師曾在山區工作過,當年因為大兒子無人照顧,便調回縣城,但她的內心深處留下了對山區孩子深深的缺憾。面對自己出生還不滿六個月的小兒子,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后,她最終選擇了支教:孩子家里人可以照顧,自己周末可以回來;上一次為了自己的孩子,離開了山區的孩子,這一次一定要彌補這個缺憾。就這樣,她說服了自己,說服了家里人。經得學校同意后,帶著簡單的行李,來到了金水鎮秧田中小。
初到秧田中小,人地生疏。秧田中小雖然坐落在__縣東北角的大山之中,但校園中一群熱情大方、充滿朝氣的教師,深深地感染著馬老師。剛到校,他們幫著搬東西、抬桌子,就像兄弟姐妹一樣親近。
“一定要給山里的孩子上好精彩的第一課”。得知學校給她安排當四年級班主任,教四年級數學和科學課,她迫不及待地找來書本,投入到緊張的備課中?!拔疑系氖恰稊狄粩怠?,課堂上孩子們從開始的膽小、拘謹,到落落大方,整堂課下來,師生關系親近了,課后孩子們圍著我問這問那,他們說,“馬老師,上你的課,真好!”談到支教第一課,馬老師記憶猶新、如數家珍。
山區支教,既承載著秧田中小師生的期盼,更肩負著促進提升教學水平的神圣使命。她始終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要求自己,以“領頭羊”的覺悟提醒自己。帶頭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參加學校的各類政治學習,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實時總結反思,持續不斷地完善自我。
課前,她認真備課,了解全班12名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課堂上,她細致地講述,耐心地引導,積極地勉勵與表揚,深深地吸引、鼓勵著每一個學生。課后,她認真批改作業,對差生進行重點指導,盡量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去懂得、去消化。她還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跟同事們探討教學方法,跟學生交流談心,努力使自己成為同事們的教學“標桿”,學生們的良師益友。連續兩個學期期末考試,她教的四年級數學成績都位于全縣前列。
馬老師深知,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教學工作中,她除了經常和同組教師討論交流,還主動從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三大領域選取了四節有代表性的課進行示范教學,向老師們展示不同課型不同的教法和學法。課后都進行了詳細的反思,說課的標準更是按照省級賽教時的要求,毫不馬虎。
針對年輕教師缺乏備課經驗的現狀,她還專門進行了《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備好課》的專題培訓。為了使學校的教研氛圍更加濃厚,她組織數學組的老師進行了《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轉化學困生》的課題研究,歷經一年的研究,教師們總結出了可行的方法和經驗。在校的幾個學困生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小龐同學媽媽是聾啞人,爸爸在外打工,她是由爺爺奶奶照顧,學習無人指導。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愛發言,課后的作業更是書寫潦草。從馬老師進行了課題研究開始,便把小龐當作研究案例,家訪、跟她本人談心、課堂上經常提問,課后經常找時間給她一對一輔導?,F在,小龐變得自信開朗了,課堂上經常能聽到她洪亮的回答問題的聲音。馬老師用愛關愛著每一個學生,學校有幾個住校生不愛洗臉刷牙,她特意每天早上起床監督他們,經過一星期的堅持,幾個孩子都能自覺洗漱了;小徐、小楊等學生生病了,每次吃完飯,她總會提醒他們趕緊吃藥;晚上,學生睡著了,她會對9名住校生一一檢查一遍,看看他們的被子是否蓋好;有兩位同學周末的家庭作業始終不能按時完成,她便征求家長的同意,讓他們把回家完成作業的時間發在班級群里。堅持了3周的督查,孩子們都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了。針對學生課外知識面狹窄這一實際情況,她經常從自己家里帶書借給學生看,同時還勉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增強課外知識儲備量。
2023支教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6)
鐘德文,男,漢族,1968年10月生,樟斗鎮焦坑小學負責人、教師。
初出茅廬的他帶領著樟斗刻苦上進的'同學,當年取得漢語基礎知識和三縣聯賽鎮級第一名。
身處山區,樟斗體育設施簡陋,可他們不墜青云之志,為了準備縣級田賽,鐘老師帶著學生借了大桿秤的秤砣當鉛球練,沒有沙坑墊子,就帶著同學們到割完稻子的田里,鋪上稻草,練跳高跳遠,隨后傳來十個項目取得六個冠軍的好消息。
心系母校的他,2005年回到母校蕉坑小學,為了改善村小的校園環境,完善硬件設施,經一年籌劃發出倡議,籌集資金一萬七千多元,為蕉坑小學建好了校門、圍墻、文化園地。
回首過往,他特作自評曰:三十載扎根鄉村,無怨無悔;二十年興學建校,樂此不疲!
2023支教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7)
肖遵定,男,漢族,1970年11月生,中共黨員,大余縣左拔鎮大江小學負責人、教師。
從教三十多年來,他已先后在漂塘鎢礦的幾個學校及后來轉地方一直擔任學校負責人,至今年過半百,幾十年如一日,也從未有丁點的抱怨。
肖老師心中始終牽掛著學生和教育,凡事以學生、工作為先。
為了不耽誤工作,母親卵巢癌住院化療十幾次,一年來只能利用周末的`時間去照顧盡孝,最后老母親去世時也未見最后一面;
妻子靜脈血管堵塞,醫生建議到廣州治療,他與妻子共同商議決定暑假再外出就診,因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這兩件事情,而今成為他終身的遺憾。
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驚天動地,他正是這樣默默無聞地把整個青春奉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用三十多年的心血塑造了一位鄉村教師光輝而又樸實的形象,用實際的行動踐行了入黨時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