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勛人物李四光主要事跡
作為老一輩科學家,李四光嚴謹的治學態度與愛國主義情懷對年輕一代的中國人有重要的教育意義;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功勛人物李四光主要事跡(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功勛人物李四光主要事跡【篇1】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并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并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
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
功勛人物李四光主要事跡【篇2】
今天,我讀了《李四光的故事》,心中十分感動。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為我國科學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為我國的地質學奉獻了畢生精力,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我從心里默默地敬佩他,崇拜他。
李四光從小學習刻苦認真,勤奮用功,從不貪玩,老師不在的時候,依然能獨自學習。他非常勤勞,常常幫著媽媽打柴、掃地、放羊、割草等。另外,他還非常喜歡問問題。比如他小時侯和其他小朋友玩,看到村頭的一塊特別大的石頭,他就曾產生過這樣的疑問:這石頭是怎么來的呢?為什么周圍沒有這種石頭呢?通過這個事情,我感受到李四光是一個很愛動腦筋的人,明白了只要肯動腦筋,遇事多問問為什么,就可以有發現,同時也就有收獲的道理。
李四光去國外留學,當他學所有成,準備回國時,外國人用高薪和優厚的待遇挽留他,可是,李四光卻毅然回決了外國人的要求,莊嚴地對外國人說:“現在,我的祖國和人民還在貧困中掙扎,我應當回去,去用我所學到的本領去改變祖國現在的舊面貌!”我聽了李四光的話后,無法用言語來表示我內心對李四光的稱贊和佩服。我想我們只有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說的話,就像李四光爺爺一樣,他說要改變祖國的舊面貌,就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了。
李四光回國后,不辭辛苦在我國這片博大的土地上尋找冰石、石油等礦藏,進行地質研究,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使中國徹底甩掉了石油工業落后的帽子,為祖國富強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不但要學習李四光熱愛學習和不怕困難的精神,更要學習他那一顆熱愛祖國和報效祖國的心。
功勛人物李四光主要事跡【篇3】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黃岡縣的一個貧苦家庭。他從小勤奮好學,13歲便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省城武昌高等學校。離開家鄉坐船去武昌上學時,李四光看見帝國主義軍艦在長江里橫沖直撞,激起的大浪掀翻了中國的小木船,非常氣憤,發誓一定要學造船,造出大軍艦,把洋人趕出長江,趕出中國。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創建同盟會,16歲的李四光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孫中山勉勵他說:“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后來李四光以優異的學習成績被保送去日本學習造船。可是,造船需要鋼鐵,鋼鐵又要礦石作原料。于是,李四光又遠渡重洋,去英國考上了伯明翰大學預科學采礦。學了兩年后,他想中國地大物博,礦藏一定很豐富。因此,第一重要的是要找到鐵礦、煤礦、石油,而要掌握打開地下寶庫的鑰匙,就得學地質學,于是他進了地質系學習地質,同時還兼學物理系的課程。這期間,他獲得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1948年,李四光接受國際地質學會的邀請來到英國倫敦,在第十八屆國際地質學大會上作了《新華夏海之起源》的學術報告,博得與會者的一致贊譽。一天清晨,李四光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
“……12月2日沈陽解放,……”新中國就要誕生了!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在劍橋大學中國留學生舉行的年會上,他激動地說:“我雖然60歲了,身體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國去,把自己的余生奉獻給新中國!”國民黨駐英國大使館秘書找到李四光,掏出了一張5000美金的支票,說:“你向世界發表個公開聲明,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威脅說:“你如果不肯,我們將采取必要措施,將你扣留在國外。”李四光聽罷氣憤至極,當即嚴厲斥責:“我歸國之心能用金錢收買嗎?我要回國,不要美金!”李四光冒著被國民黨扣留送往臺灣的危險,排除萬難,終于踏上了祖國的土地,實現了他為祖國效力的愿望。
解放后,李四光對我國的能源、地震、礦產資源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性意見,推動了我國地質工作的開展。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考察,李四光認為不論是海相地層還是陸相地層,只要具備了生油的條件和儲油的地質構造,就能找到大油田。李四光的重大貢獻之一就是打破了“中國貧油論”的錯誤論斷,為中國人民找到了大油田。在他的考察和研究下,陸續發現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
功勛人物李四光主要事跡【篇4】
1889年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出生于湖北省黃岡縣一個貧寒人家。他自幼就讀于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學習成績優異被選派到日本留學。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為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孫中山贊賞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紀這樣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氣。”還送給他八個字:“努力向學,蔚為國用。”
1910年,李四光從日本學成回國。武昌起義后,他被委任為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議,后又當選為實業部部長。袁世凱上臺后,革命黨人受到排擠,李四光再次離開祖國,到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
1918年,獲得碩士學位的李四光決意回國效力。途中,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國,還特地取道莫斯科。
從1920年起,李四光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
1928年又到南京擔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后當選為中國地質學會會長。他帶領學生和研究人員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跡遍布祖國的山川。他先后數次赴歐美講學、參加學術會議和考察地質構造。
1949年秋,新中國成立在即,正在國外的李四光被邀請擔任__委員。得到這個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國準備。這時,倫敦的一位朋友打來電話,告訴他國民黨政府駐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開發表聲明拒絕接受__委員職務,否則就要被扣留。李四光當機立斷,只身離開倫敦來到法國。兩星期之后,李夫人許淑彬接到李四光來信,說他已到了瑞士與德國交界的巴塞爾。夫婦二人在巴塞爾買了從意大利開往香港的船票,
1949年12月啟程秘密回國。回到新中國懷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擔任了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科聯主席、全國__副主席等職。他雖然年事已高,仍奮戰在科學研究和國家建設的第一線,為中國的地質、石油勘探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8年,李四光由何長工、張勁夫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一個民族民主主義者成為共產主義戰士。
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過度勞累身體越來越差,還是以巨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預測、預報以及地熱的利用等工作中去。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歲。
功勛人物李四光主要事跡【篇5】
今天,我讀了《李四光的故事》我覺得李四光非常聽話,我是在第6自然段的時候看到的,因為他5歲的時候,開始跟一位姓陳的老先生啟蒙,6 歲轉到父親的私塾里,隨父親念書。他學習的時候,刻苦認真,勤奮用功。每天從早到晚,朗讀、背誦、練字、作文忙個不停。他不貪玩,老師不在的時候,依然能獨自學習,而不像別的孩子一樣,爬桌子,踩凳子,鬧翻了天。所以我覺得他非常聽話。
而且我也覺得李四光非常勤勞。因為他從小就養成了勤勞的習慣。他常常幫著媽媽打柴,舂米、推磨、掃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幾乎樣樣事情都能干。所以我覺得他非常勤勞,我們也要像他學習。
我還覺得李四光非常喜歡問問題。比如他小時侯和其他小朋友玩看到村頭的一塊特別大的石頭,他就曾產生過這樣的疑問:這石頭是怎么來的呢?為什么周圍沒有這種石頭呢?所以我覺得他非常喜歡問問題,我們也要像他學習。李四光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榜樣,所以要我們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