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勛李四光的事跡簡介
李四光,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關于功勛李四光的事跡你了解多少?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功勛李四光的主要事跡簡介,歡迎大家分享。
李四光主要事跡
光緒三十年五月1904年赴日本留學,同年參加同盟會,先后在東京弘文學院、大阪高等工業學校學習,選學“舶用機關”。
1911年畢業回中國。
1911年9月到京師參加“海歸”考試,以最優等成績獲賞“工科進士”。
1913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先學采礦,后轉學地質學,1918年5月,他以《中國之地質》的優秀論文獲得了自然科學碩士學位,接著到歐洲大陸做地質考察。
1954年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8年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首任主席。
1971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擴展資料:
李四光是中國古生物學、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研究的開拓者[4],創立大地構造理論地質力學,對亞歐大陸東部山脈體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觀點,是現代板塊構造理論出現之前的大地構造理論之一。
然而其對不同學術觀點的壓制,特別是在1949年以后利用權力對其地質力學理論和第四紀冰川理論進行的推廣和對其他觀點的壓制,也被認為是政治對科學發展和傳播產生負面影響的典型例子。
對中國北部?類化石及其地層意義的研究是中國最早進行的?類及石炭二疊系研究。
其創立的“?”字,用來翻譯Fusulinid(一種早已滅絕的有孔蟲,屬于原生動物),為現在的中國古生物學界所沿用。
李四光的貢獻
1.為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貢獻。
2.運用力學對地殼運動及其與礦產分布的規律的研究,創建“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的概念。
3.預測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存有石油,后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油田的發現證實其預測。
李四光的成就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湖北黃岡人,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中國地質大學第一任校長,畢業于英國伯明翰大學并獲博士學位。首創地質力學。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1932年任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代理校長,之后又任重慶大學教授。為中國甩掉“貧油”帽子,創立地質力學理論和中國“兩彈”的研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1、李四光的成就:①創立了地質力學理論,②,科學預測了松遼、華北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2、地質力學理論創立的意義:為研究地殼運動開辟新途徑,摘掉中國貧油國的帽子。
李四光艱苦讀書的故事
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黃岡,家里很窮,是家里的第二個兒子,家里供不起他上學。村里有個老秀才叫陳二爹,李四光經常去他家玩,跟著他讀書識字,算是啟蒙。 李四光聰明好學,受到陳二爹的夸獎,就免除李四光的學費,免費授課。李四光更是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
那個時候農村里已經有煤油燈了,不過不是帶燈罩的,只有一根燈論兒,插在一根鐵皮管蓋上,就著瓶里的煤油燃燒著。這種燈,冒出來的火焰紅紅的,還帶著一股又黑又難聞的煤煙;它的火花,是一閃一閃的,飄忽不定。時間稍微長一點兒,就會熏得人的鼻孔里和牙齒上都留下一層黑,腦袋也疼,眼睛也累。父親怕把兒子熏壞了,所以特地關照要給孩子點清油燈。
清油燈的優點比煤油槍子燈要強多了,它燈光清亮,輕煙不起,也沒有怪味。
晚上,李四光坐在一張桌子跟前,他不忙打開自己的書包,卻先看了看油盞里的燈芯。媽媽在里面放了兩根燈芯,李四光用撥燈輕輕撥去一根,只剩下一根。
“就點兩根燈芯吧,孩子。”媽媽疼愛地說,“這是你爸爸關照過的。”
“不是這個意思,媽媽。點一根燈芯,我可以多學一倍的時間。” 李四光說。
媽媽也就不再勉強。李四光就這樣默默地讀呀,寫呀,誰也不打擾誰,一直堅持到燈盞里的油點完。
媽媽坐在他們的桌子旁邊,就著這一根燈芯所發出來的亮光,搖著她的紡車。晚上紡點紗線,還能換得幾個零錢,好買點火柴、油鹽,也給孩子們買點讀書用的筆墨紙張。
李四光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創造出精彩的人生,而他留下的這段學習經歷依然激勵著我們。
從小愛動腦的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時候,家里很窮,兄弟姐妹7人,爺爺又臥床不起。父親是教書先生,收入微薄,媽媽一人種田,日子很艱難。李四光排行老二,年歲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時看到媽媽一人干活,心里難過,就千方百計幫助媽媽干活。天剛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裝得滿滿的;上山砍柴,總要挑得滿滿的才回家。
李四光從小愛動腦。他幫媽媽舂米,用腳踩踏板,人小踩不動,他動腦筋用繩子綁在石杵那一頭的踏板上,當腳往下踩時,同時用手使勁拉繩子,這樣石杵就動起來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鬧取樂,半天只能采幾節斷藕帶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順葉踩到藕,再用腳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著它生長的方向一點點把泥踩去,收獲一根根完整的鮮藕。
后來,李四光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官辦小學堂??荚嚢l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學堂,他勤奮攻讀,刻苦鉆研,成為小學堂一位優等生。14歲那年,他被學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學期間,他對地質學發生了興趣,立志探索地質構造的奧秘。
幾十年來,他在地質構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并用這個理論去尋找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預測地震,開發地熱,在中國地質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