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模代表人物事跡概述
勞動是人類存在的基礎和手段,是一個人在體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那么你知道哪些中國勞模代表人物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中國勞模代表人物事跡概述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勞模代表人物事跡概述(篇1)
去年4月,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還在巡視機場集團時發表了講話,今年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不幸因公殉職。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事業的忠誠,我們要主動學習好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的先進事跡,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一是學習榜樣,關鍵時刻不放松。當前,疫情尚未結束,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時刻,作為一名黨員,在疫情期間同樣奮戰在一線,我們要向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學習他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求真務實、恪盡職守的過硬作風。在疫情期間我一直堅守在且末機場,應該向他學習以堅強意志和奮斗姿態,帶領干部群眾攻堅克難,義無反顧的將“兩個維護”作為自己的黨性基因,融入到血液之中,把自己擺進去,把黨員義務擺進去,把職責使命擺進去,防范風險隱患,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經常性監督和全方位管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
二是提升自我,加強思想教育。作為領導干部要主動學習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的牢記使命、真情為民的公仆意識,學以致用、身體力行;要有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認認真真領會精神實質,準確用于指導工作實踐。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模范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要在機場組織基層干部中開展學習加思來提·麻合蘇提的事跡,學習他忠誠堅定、胸懷理想的政治品格,始終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揚長避短、謹言慎行、嚴于律己,對黨和人名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做好本職工作。
三是愛崗敬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在紀檢監察的崗位上幾十年來如一日,始終堅持在一線,把畢生的心血都獻給了他熱愛的事業,體現了一名紀檢監察干部忠誠、干凈和有擔當的政治品格。在紀委崗位上的我,應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反對“四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敢于斗爭的自覺和膽魄,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不可阻擋地把事業發展推向前進。
同樣身為紀委書記的我,時刻要審視自身,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則,做到重要問題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撲下身子,狠抓落實。不感情用事,不能有憐憫之心,要“較真”、“叫板”,發揮震懾效應,一層一層抓落實。我們有著同樣的初心和使命。
通過此次學習,要對照先進查找差距,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改進工作作風,心系群眾,以更堅定的斗志,更頑強的作風,積極投身全面從嚴治黨偉大事業中,扎扎實實、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發揚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攻堅克難、拼搏奉獻的精神,守好反腐、反分裂的前線,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勞模代表人物事跡概述(篇2)
郝建秀,女,漢族,1935年11月出生于山東青島嶗山大翁村,全國紡織工業全國勞動模范,團中央委員,全國婦聯執行委員會委員,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歷任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山東省總工會副主任,省婦聯主任,紡織工業部部長,全國婦聯副主席,國家計委副主任,中共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屆中央委員,十二屆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書記,全國__九屆常務委員。
1935年11月,郝建秀出生于青島的一個貧苦家庭。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接管青島,郝建秀想到紡織廠當工人,可到工廠去了好多次,都被拒之門外。1949年6月青島解放后,為了盡快恢復生產,各紡織廠都要招收一批工人。年僅13歲的郝建秀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去報了名,當時就被錄用。同年9月,郝建秀來到青島國棉六廠細紗車間上班,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紡織工人中的一員。
郝建秀在工作中掌握細紗操作規律,摸索出一套高效、快捷、節儉的工作法。郝建秀摸索出的細紗工作法,創造了七個月細紗皮輥花率平均僅0.25%的新記錄。這個記錄為當時全國棉紡織工業平均皮輥花率的六分之一。郝建秀接線好、浪費少、清潔棒的好技術最終引起原紡織工業部和全國紡織工會領導人的重視。1951年,中國紡織工業部和全國紡織工會總結了她的操作方法,并命名為“郝建秀工作法”,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運用科學原理進行創造性勞動的典范。郝建秀工作法不是加強勞動緊張程度,而是合理地安排操作,提高操作水平。她的工作法很快在全國紡織廠推廣,對全國紡織工業增加生產、節儉原料、降低成本和提高勞動生產率起了重大的作用,不但直接創造了很多財富,并且促進了紡織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1951年郝建秀當上了全國勞動模范。這年的10月1日,郝建秀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是她第一次到首都并登上國慶觀禮臺,真是興奮極了。郝建秀激動地對記者說:“像我這樣一個趕大車人的女兒,能夠有今日,并且能夠站在觀禮臺上,感到無比幸福。我從內心里感激黨對我的教育培養。”1951年10月3日,毛澤東主席囑托中央辦公廳復信表揚了郝建秀:“由于積極工作和學習,創造了新的工作方法,這個成績是值得表揚的。”10月5日,青島團市委發出通報,號召“全市青年團員向郝建秀同志學習、看齊”。10月13日,團中央授予郝建秀“優秀共青團員”稱號。隨后,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親切地接見了她。第二年(1952年)的“五一”節,郝建秀又以新中國的工人階級優秀代表的身份出此刻莫斯科紅場觀禮臺上。國際友人稱她為“新中國的花朵”,并在她的胸前掛上了光榮花。
1952年,根據形勢的需要,中央決定在全國重點大學成立工農速成中學(以后改為工農預科),讓一些工廠企業中的勞動模范、先進生產者和優秀的工農干部,經過這個階段的學習完成高中學業,然后再進入大學深造。在這一歷史背景下,郝建秀和來自全國各地的一批勞模和先進人物,于1952年9月進入山大工農速成中學學習。
郝建秀等這批學員進入山大工農速中學以后,學校給予多方面的關心與照顧,但在學習期間郝建秀始終把自己當成一名普通的學員,嚴格要求自己,同時,還拒絕了學校領導安排的單身宿舍,堅持自己吃、住、學都和同學們在一起,不搞特殊化,率先垂范,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
華崗校長親自主持校務委員會,研究決定速中的辦學問題,并配備較強的速中領導班子,同時抽調部分優秀教師任教。羅竹風、張惠等軍代表靠上去做工作,其中包括學員的思想政治工作與生活安排,并經常深入班級找學員談話,幫忙解決問題。為搞好這批特殊學員的學習,學校特地從文學院、理工學院選拔一些優秀學生來速中擔任班主任、輔導員的工作,在幫忙速中學員的思想文化提高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郝建秀原先文化底子很薄,但她有一股頑強的學習毅力。每一天下班后不管多么勞累,也必須要學習政治與文化。根據陳少敏大姐的提議,全總和團中央特地派來教員幫忙郝建秀學習,廠里也派優秀技術人員,幫忙她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術。所以郝建秀提高很快,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就修完初中的全部課程。在進入山大速中后已是完全脫產學習,她就把全部時間用在自己的學業上。在這期間,臺旭多次在學校內采訪她,并向全國報道她和其他優秀學員如何克服困難,取得優異成績的事跡。郝建秀所在的宿舍有一位來自陜西的全國勞模張秀英,她們兩個結成對子,相互幫忙,共同提高,并且一起取得突出的學習成績。為此,臺旭還寫了一篇她們共同學習成長的長篇通訊向全國介紹。
郝建秀成名后,往往要參加全國的一些活動。為了方便起見,經陳大姐提議,1953年底郝建秀轉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工農速中學習。在人大修業期滿后,組織上即保送郝建秀進入上海華東紡織工學院深造。1959年秋,郝建秀這名新中國自我培養的工人出身的新型大學生在華東紡院畢業,進入中央國家機關工作,開始了她的新的人生旅程。如今,幾十年已過去已進入耄耋之年的她,仍是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國家計委副主任,仍不懈地為國家的改革開放、繁榮富強而努力工作著。
中國勞模代表人物事跡概述(篇3)
鄧軍一直從事煤火災害防治領域的基礎與應用研究,近五年,主要針對煤自然發火實質、煤自燃特征信息識別以及煤火災害防控等科學問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先后承擔或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前期研究專項、中澳國際科技合作、“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子課題等國家級項目10余項,博士點基金、陜西省“13115”重大科技專項、陜西省國際合作等省部級項目10余項,以及30多項橫向課題,取得了多項代表性創新成果。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2002年、2010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2009年),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2項,出版專著3部,SCI、EI和ISTP收錄36篇。5項研究成果實現了轉化,50多個產品取得了煤安標志,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100多個煤礦以及孟加拉、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國推廣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指導了國內50多個煤礦及孟加拉孟巴煤礦的井下滅火救災工作。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主持下,主筆編制了行業標準《安全高效現代化礦井技術規范》——防滅火部分(鑒定為國際先進),2014年被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聘為《煤礦安全規程》修訂防滅火組副組長。
鄧軍是西安科技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陜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兼任西部煤礦安全工程中心主任、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防滅火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煤炭工業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火災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中國消防協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
取得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1)從微觀上發展了煤氧復合綜合作用學說
首次實現了煤自然發火全過程的實驗模擬,發現了煤自燃特征溫度及其對應的氣體指標特征,掌握了煤氧復合耗氧與放熱等宏觀特征參數,解決了煤自燃特性定量表征的難題;率先采用量子化學理論研究煤氧化自燃機理,揭示了煤表面活性基團氧化放熱微觀機制。
利用裝煤量1.5t和2.0t兩種大型煤自然發火實驗平臺,對全國167個礦井煤樣自然發火全過程進行相似模擬實驗,確定出了不同煤樣的特征溫度(如:臨界溫度、干裂溫度、活性溫度、增速溫度、著火點溫度等),得出了各煤樣的耗氧速率、放熱強度和氣體產生量及產生速率等煤自燃特性參數,實現了煤自燃特征參數的定量表征。
基于“煤自燃的實質是煤氧復合綜合作用”的學術思想,在前人對煤分子結構模型研究的基礎上,率先采用量子化學分析方法和軟件研究煤氧化自燃微觀機理,通過構建易自燃煤的分子結構模型,優化煤分子氧化反應物、過渡態及產物的構型,模擬煤分子表面活性基團與氧分子動態反應過程,得出了煤分子表面活性基團的反應活性,揭示了煤分子氧化反應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為煤自燃化學阻化技術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開創了采用量子化學理論研究煤自燃機理的先河。并通過對煤分子微觀結構特征及其氧化過程中的變化規律的系統研究,得出了煤氧化自燃宏觀表征參數的微觀解釋,將煤自然發火機理的研究從宏觀深入到了微觀,發展了煤氧復合綜合作用學說。
2)創建了煤火災害隱蔽火源動態識別理論與預警方法
建立了基于指標氣體的煤火災害危險程度判定準則,提出了基于危險區域判定的煤火災害隱蔽火源位置反演識別方法;發明了采空區氣體、溫度等煤自燃預測指標檢測的新方法和新裝置,開發出了煤自然發火預警系統。解決了煤自然發火區域、條件和時間準確判定和實時動態預測的世界性難題。
根據煤自然發火實驗測試分析,建立了煤自燃特征溫度與氣體指標的內在對應關系;通過煤火災害現場指標氣體與實驗數據的對接,提出了基于指標氣體(CO、O2)的煤自燃特征溫度判定準則,實現了現場條件下煤火災害危險程度的直接判定,有效指導了工作面煤自然發火的預防、控制和封閉措施的實施,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在我國26個大型礦區300多個煤礦進行了推廣應用,提高了礦井防滅火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根據煤火災害形成環境特征與發火條件,提出了引起煤自然發火的最小氧濃度、最小浮煤厚度和最大漏風強度計算方法,建立了煤自燃危險區域判定準則,開發出煤自燃危險區域判定可視化軟件系統,實現了煤田火區自燃危險區域的靜態判定,以及煤礦采空區自燃危險區域的動態判定。通過對煤巖體在熱力作用下裂隙生成擴展規律與滲流特性的研究,發現了煤巖體熱破壞及其滲流規律,掌握了煤火災害形成演化、熄滅及復燃過程的放熱強度、耗氧速率、自然發火期等特性參數,提出了煤火災害形成演化的自循環吸氧非控燃燒理論,建立了“熱-固-流-化”煤火災害形成演化耦合作用模型,揭示了煤自燃過程中能量與氣體輸運的時空變化規律,實現了煤自燃危險區域溫度場的實時預測;基于煤火災害形成演化“熱-固-流-化”耦合作用機制,提出了隱蔽火源位置反演計算模型,以現場實際煤自燃環境為場景,結合氣體、溫度等監測數據,確定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實現了煤火災害隱蔽火源位置的準確識別。發明了煤礦回采采空區的氣體檢測方法及其裝置(發明專利:ZL200910021274.8) 和采空區溫度場高密度網絡化無線監測裝置及方法(發明專利:ZL201310314547.4),實現了煤自然發火危險性的快速檢測、超前預警和異常區的準確定位。
3)形成了煤火災害防控理論與技術體系
建立了煤火災害動力演化與防控理論,發明了以降氧為主的煤火災害防控技術——礦用無機固化膨脹充填堵漏技術,實現了對礦井冒落空洞的大流量、遠距離快速動壓充填堵漏;發明了以降溫為主的煤火災害防控技術——系列膠體防滅火技術,實現了傳統制漿灌漿防滅火系統模式的根本轉變。
通過對煤火災害形成演化動力學過程的研究,得出了煤火災害形成演化、熄滅及復燃過程相關特性參數,結合煤火災害形成環境條件,掌握了煤巖體熱破壞及其滲流規律,提出了煤火災害形成演化的自循環吸氧非控燃燒理論,闡明了煤氧復合過程中,氣體與能量非線性釋放是煤火災害形成演化的關鍵,揭示了煤火災害演化發展、及非控燃燒過程中能量和氣體輸運的空間定向特征;在此基礎上,根據“防—控—滅”的技術思想,提出了“以降氧為主的火區控制理論”和“以降溫為主的滅火理論”,形成了煤火災害動態演化與防控理論。
根據降氧火區控制理論,漏風供氧是引起煤自燃的重要原因,充填堵漏是控制煤火災害的主要手段。研究發明了適用于煤礦堵漏控風的新型無機發泡膨脹充填材料,發泡倍數可達10倍以上,強度大于3MPa,材料膠凝過程反應熱是傳統有機材料的1/10,溫升小于5℃,耐溫高達800℃,凝固時間可控(初凝時間2~60min),開發出了配套系統裝備,實現了遠距離大流量輸送和動壓快速充填堵漏,解決了礦井采空區上下隅角、巷道冒頂空洞和聯絡巷充填材料用量大、施工強度高,充填困難、漿液易流失、堵漏效果差的問題。
熱量聚集環境是煤火災害形成與發展的關鍵因素,降溫是煤火災害治理的主要方法。在“凝膠”防滅技術研究基礎上,建立了膠體防滅火理論,發明了具有固水性好、膠凝時間可控、堵漏隔氧和吸熱降溫性能的復合膠體和稠化膠體等系列防滅火膠體材料。開發出地面固定式、地面移動式和井下移動式灌漿注膠防滅火工藝及系統裝備,解決了大流量、高濃度的定量制漿問題,提高了制漿質量和灌漿注膠效率,實現了傳統灌漿系統(水力或攪拌制漿)向智能灌漿注膠系統(自動化定量制漿)的根本轉變,已成為一類煤礦防滅火專門化系統和裝備,列入了《煤礦灌漿防滅火技術規范》(2013),在寧煤、神東、平朔、淮南等礦區建立了示范工程,推動了煤層自燃火災防治技術的發展。在神華、兗礦、中煤、陜煤、大同、淮南等全國多個礦區100多個煤礦中推廣應用,建立了多個示范工程,并在印度、孟加拉、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國成功應用,為煤礦企業創造了60多億的經濟效益。
中國勞模代表人物事跡概述(篇4)
謝亞君同志,中共黨員,自2009年工作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和數學課教學工作,2017年開始兼任平襄初級中學辦公室黨務專干。正是對自己進行嚴格要求和自我鞭策,使他迅速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黨務工作者和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出色地完成黨賦予黨務工作者的光榮任務,2020年3月被中共通渭縣教育工作委員會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勤于學習,刻苦鉆研,努力提升黨務工作水平。
多年來,他十分注重知識的更新,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和崗位鍛煉的機會,刻苦鉆研業務知識,準確把握時代脈搏,不斷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
圍繞中心工作,全力推進黨支部建設再上新臺階。
以黨支部建設標注化為抓手,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嚴格按照上級安排,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修訂完善黨支部的各項制度,在支部工作規范化、標準化方面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進一步規范了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不斷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真正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熱愛本職崗位,傾心教育工作充分發揮黨員模范作用。
他憑著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和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工作中積極思考不斷進取摸索出了一條優秀班級和優秀教師的創建之路。工作中他能以身作則,無私忘我,做學生的表率。做好每一天的日常事務,有效利用暇閑批改學生作業,認真、耐心輔導每一位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努力走在其他教師前列。生活中他常常把“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恒”作為關心學生的座右銘。對于學生存在的關于學習、生活的困惑,他都一一記錄整理,對于共性的問題,就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進行集體溝通,對于個別的問題就及時溝通單獨解決。對待學生他一視同仁、平等相處;管理班級他嚴之有情,嚴之有度。盡力扮演好三個角色,即“管如嚴父,愛如慈母,親如朋友”。正是憑借真、實、細、快的工作方式,他所帶班級多年來一直榮獲校“先進班集體”,也連續10余次被評為校“優秀班主任”、“先進個人”,2016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縣級優秀班主任”,2018、2019年被評為“校級優秀共產黨員”,在“一師一優課”活動中2016、2017連續兩年被評為市級優質課,2018年被被評為縣級優質課。
面對成績他沒有驕傲,而是微微一笑,繼續俯下身子潛心鉆研教法、教材,重新起航。總之,在學校的這片熱土上,他不求驚天動地,但求年華無悔!愿這沃土結出碩果,開滿繁花!
中國勞模代表人物事跡概述(篇5)
1、張定宇: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接診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收治病人全部為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是抗擊疫情的最前沿。身為院長的張定宇日夜堅守,果斷決策,處理得當,帶領全體醫護人員,為抗擊疫情做出重要貢獻。
2、張桂梅: 2000年,在云南兒童之家工作的張桂梅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徹底解決山區貧困問題。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免費女高,專門供貧困家庭的女孩讀書。
3、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最初,老兩口在腫瘤醫院旁的小巷里經營油條攤位。每當收攤時,總有患者家屬前來借鍋灶炒菜,夫婦倆從不拒絕。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求助,萬佐成和妻子就買了10多套廚具和煤球爐。因為設備大家共用,所以這個廚房被親切地稱為“抗癌廚房”。
4、毛相林:43年堅守偏遠山村,堅持苦干實干,帶領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他培育“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游,推進移風易俗,提振信心志氣,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讓鄉親們改變了貧困落后面貌,過上了富裕文明生活。
5、葉嘉瑩 :七十年來,葉嘉瑩培養了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人才,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重要貢獻。過去幾年,葉嘉瑩陸續將自己的全部財產3500多萬元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彈指一揮間,在中材環保工作已有年的時間,其間有心酸,也有汗水,但同志更多的是對公司的感激,因為在這年工作中不僅僅學到了與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與方法,還學習到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對社會對公司有用的人。這是比任何東西都寶貴的人生財富,并將受益終身。
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由于包裝車間是公司的主力生產車間,軋機班生產比較忙,天車操作人員更是職責重大。為能保證高效,安全,圓滿的完成車間的生產任務。同志加班加點,隨叫隨到,獲得各級領導導一致好評。另一方面,講究工作方法,學以致用。充分發揮進取性、主動性,事業心和職責感。多年來她以寬以待人,謙和忍讓,豁達大度,職責不推,困難不讓的精神為大家樹立了楷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包裝車間軋機班多次獲得公司勞動競賽優勝班組稱號。
由于包裝車間的天車使用頻率高。經常會出現一些毛病。為保證安全生產,不出現安全事故,并且不影響生產。她從自我的工作經驗中總結出很多經驗,然后結合《天車安全操作規程》制定詳細點檢計劃并嚴格遵照實行,由于點檢到位,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發生。她對工作和事業總有一份拼命的執著。自從事天車操作工作以來,同志在工作上始終對自我高標準嚴要求。無論在什么地方,在哪個崗位,都十分注重學習,注重從書本上和實踐中汲取知識營養,并把掌握到的業務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并且經過學習,使本人的天車操作技能和應急處理本事都有很大的提高。
為保證天車的安全運行,每一天上班都認真檢查,天車主梁下撓,及時發現,把事故隱患撲滅在苗頭中。從剛參加工作時的一個新人到此刻的擁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傅轉變,經歷很多,學到很多,其中有些教訓是用自我的慘痛經驗獲取的,為能給新來的員工起到帶頭作用,避免再犯以前的錯誤,她帶頭遵守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讓大家都有很強的職責心和團體榮譽感。為包裝車間的安全生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從事天車操作以來從未發生過安全生產事故。
“與她相處時,你總會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這是許多與同志接觸過的人最直接的感受。平時無論誰家里有事,只要一個電話,無論多忙,她都會盡可能地給予照顧。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誰家里沒有個大小急事,大家要相互理解。你們家里有事就放心去辦吧”。同樣是上班,自我患病沒有耽誤過工作,孩子發燒沒有分心影響到工作,她從未因家里的事請過一天假。作為一位教師傅,時刻以高標準、嚴要求來約束自我提高自我,并時刻關心愛護每一個小兄弟。除了把本職做到位,還進取參車間的各項培訓。工作更是進取請戰、黨團活動進取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