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日報的發展歷史
朝鮮日報(조선일보)是韓國影響力最大的新聞媒體,也是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該日報創刊于1920年3月5日,是韓國ABC協會公認的在韓國訂閱范圍最廣的報紙。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朝鮮日報的發展歷史。
朝鮮日報(조선일보)是韓國影響力最大的新聞媒體,也是大韓民國歷史最悠久、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朝鮮日報》創刊于1920年3月5日,是韓國ABC協會公認的在韓國訂閱范圍最廣的報紙。根據韓國各大調查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閱讀率、影響力、還是公正性,《朝鮮日報》都穩居第一。《朝鮮日報》以最大發行份數、最大影響力得到國內外的公認,被稱為韓國新聞業的代言人。[2]《朝鮮日報》的發行量在1999年美國著名輿論雜志的調查中位列全世界第10位,并且在世界新聞協會的2000年版WORLDPRESSTRENDS中發行份數、訂閱率、銷售額等報紙相關的主要指數均被列為韓國第一位。《朝鮮日報》以韓語發行,其名稱조선일보(讀作ChosunIlbo),寫成漢字就是朝鮮日報。
《東亞日報》和《中央日報》2002年加入報刊發行量核查機構(AuditBureauofCirculations,ABC)接受核查以來,《朝鮮日報》發行量已無可爭議地成為為韓國影響力第一的新聞媒體。《朝鮮日報》的日均發行量占韓國報紙市場的三成左右。如按每戶4口人計算,每天就有1千萬讀者在看《朝鮮日報》。
《朝鮮日報》1995年建立了朝鮮日報網[3],在韓國最早開辟了網絡新聞時代。如同《朝鮮日報》在網下構筑品牌價值第一一樣,朝鮮日報網其在線新聞的品牌價值也遙遙領先,顯現出不可估量的加倍效應。
歷史發展
1920年3月5日,日本朝鮮總督府(조선총독부)在新的文化政策下允許《朝鮮日報》、《東亞日報》(동아일보)等朝鮮文字日報發行。
1920年8月27日因“為什么停刊了我們的報紙?”的社論被日本總督府當局停刊,從此以后以積極抵抗日本殖民當局的報紙而積累了名聲。除此之外也受到多次的禁止發行、禁止派送等處罰。
1929年7月開展掃除文盲運動以后,繼續開展了多樣的社會活動。
1940年因中日戰爭爆發,朝鮮總督府取消《朝鮮日報》等朝鮮文日報發行。
1945年日本戰敗結束在朝殖民統治后,《朝鮮日報》復刊。
1950年6月因韓國戰爭朝鮮日報停止了發行,經歷了方應謨社長也被擄到北方,設施也被掠奪等諸多困難。
1960年以后可以說是朝鮮日報正式的發展期。許多知名專欄作者們以朝鮮日報為舞臺進行積極的活動,以此來積累了今天朝鮮日報的名聲。之后以正確傳達和批判社會問題的報道、還有正確洞察世界和國內動向的各種特殊事業和活動來提高了聲勢。
1968年《朝鮮日報》發行《周刊朝鮮》(주간조선)雜志。
1980年《朝鮮日報》發行《月刊朝鮮》(월간조선)雜志。
1995年成立的數碼朝鮮日報也正在引導著尖端多媒體時代。《朝鮮日報》的中文網站于2000年12月27日正式開通。該網站以《朝鮮日報》為基礎,面向華人讀者提供有關韓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新聞報道。《朝鮮日報》中文網站設置政治、經濟、IT、文娛、體育、社會等新聞頻道,以及社論、評論、萬物相、韓中關系、熱點人物等欄目。其中“韓中關系”專門用來積累有關韓中兩國關系的新聞報道和有關的重要歷史資料。另外,考慮到廣大華人網民以年輕讀者為主的特點,該網站特別設置了演藝天地、體育世界、旅游空間、古今風情四個頻道。中文版在《朝鮮日報》各欄目,即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娛樂、IT、體育、社論中選擇重要的新聞進行翻譯。其中,國際新聞欄目僅提供有關朝鮮和中國的新聞,不提供其它國際新聞。此外,在《朝鮮日報》的姊妹刊《體育朝鮮》、《周刊朝鮮》、《月刊朝鮮》的文章中進行篩選,翻譯為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