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朝鮮半島歷史年表
朝鮮半島由半島本土和3300個大小島嶼組成,半島本土占全境總面積的97%。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介紹朝鮮半島歷史年表,希望能幫到你。
介紹朝鮮半島歷史起源
公元前1050年,周武王滅商,紂王的叔叔箕子逃到朝鮮,擊敗當地諸韓土著的各部落首領,當上了朝鮮國王,這是朝鮮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不過這個王朝是漢族建立的不是朝鮮族建立的。
前194年,中國西漢時期,燕國貴族衛滿反漢,東逃到朝鮮,推翻箕子第40代孫,建立衛氏朝鮮。這是朝鮮歷史上的第二個漢族政權。
前108年漢武帝吞并衛氏朝鮮,設立了樂浪(平壤)、帶方、真蕃、臨屯四郡,史稱漢四郡(聽說郡首都是當地的土著而根本不是來自長安-洛陽的漢族流官),統治著朝鮮半島中北部。
南部的諸韓民族仍然處于部落時代。漢字開始傳入朝鮮半島,自此中國文言文長期是朝鮮唯一的書寫文字。
勿吉人是挹婁人的后代,以強悍著稱,向西驅逐扶余,扶余只得茍延殘喘。
扶余金蛙王喜歡義子鄒蒙,而不喜歡太子大索,大索聯合其他六個王子合伙謀殺鄒蒙,鄒蒙逃到今吉林集安,建立高句麗王國(后來遷都平壤)。
鄒蒙的兒子是琉璃,琉璃的兒子大武神王繼承高句麗王位,擊敗扶余王大索,滅掉扶余。
鄒蒙建立高句麗后不久占有了真蕃、臨屯,前82年,漢昭帝劉弗陵廢棄真蕃、臨屯兩郡。
同時,朝鮮半島南端出現三個小國 ——馬韓、辰韓、弁韓,史稱三韓(朝鮮族的祖先)。
“han”在古朝鮮語中是“大”的意思,當時三韓還沒有漢字,后來漢字傳入朝鮮,朝鮮人就將“han”寫作“韓”字。
除三韓外,朝鮮半島上還存在伽椰等國家政權。
北部的則樂浪、帶方一直穩定地屬于中國的漢、魏、晉管轄。
中國東漢末年,遼東太守公孫度割據稱侯,控制樂浪郡,樂浪成為東北亞各族的交通中心。
介紹朝鮮半島歷史年表
約七十萬年前:朝鮮半島開始有人類定居。
公元前2333年:傳說中的檀君王儉建立古朝鮮國。
約3000年前:殷商貴族箕子率眾來到朝鮮半島,建立朝鮮半島歷史上的第一個 信史記載王朝“箕子朝鮮”。
公元前194年:燕國人衛滿推翻箕子朝鮮,建立衛氏朝鮮。這是歷史上第二個王朝。
公元前108年后:漢武帝吞并衛氏朝鮮,設立了樂浪、帶方、真蕃、臨屯四郡史稱漢四郡,統治著朝鮮間島中北部。而朝鮮半島的南部出現了以“三韓”族--馬韓、辰韓、弁韓為中心的辰國。此外還存在著伽等小國。
公元前100年左右:朝鮮半島上形成了高句麗(公元前37-公元668)、百濟(公元前18-公元660)、新羅(公元前57-公元935)三國鼎立的局面。
668-935年(統一新羅時代):公元668年,唐羅聯軍滅亡高句麗和百濟,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新羅在8世紀中葉國力達到了極盛。935年亡于高麗 。
918-1392年(高麗時代):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朝鮮的開城)作為都城,并將王國定名為“高麗”。
1392-1910(朝鮮時代):1392年,高麗的李成桂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1443年:朝鮮王朝創立朝鮮語字母“訓民正音”。
1592-1598年:日本入侵朝鮮半島,史稱“壬辰倭亂”。中國明朝派軍援朝,中朝聯軍將日軍趕出朝鮮半島。
1882年:日本發動壬午事變,強迫朝鮮簽定不平等的<<濟物浦條約>>(濟物浦即今天的仁川),為進一步侵略朝鮮半島作好準備。
1894年:日本發動旨在于吞并朝鮮的“甲午戰爭”,中國駐朝鮮軍隊被迫應戰。
1895年4月:甲午戰爭后,日本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中日馬關條約>>,結束中朝宗藩關系,朝鮮“獨立”。
1897年:“獨立”后的朝鮮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朝鮮改為韓國。
1910年8月:日本迫使韓國政府同之簽定<<日韓合并條約>>,正式吞并朝鮮半島。
1919年3月1日:朝鮮半島因日本禁止在學校內使用朝鮮民族語言,展開大規模反抗活動,史稱“3.1獨立活動”。
1948年:8月半島南部宣布成立大韓民國。9月北部宣告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半島正式分裂,形成對峙局面。
1950的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
1953年7月27日:中朝聯軍同聯合國軍簽定了停戰協議。一條與北緯38度相交的S形軍事分界將朝鮮半島分為南北雙方。
1953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全部撤離朝鮮半島。
看了介紹朝鮮半島歷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