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人物介紹
引言:路易十五是法國歷史上最具矛盾性格的國王。盡管史學家誣蔑了他很多,現代研究表示,他實際上對統治歐洲最大王國的任務是非常聰明和熱忱的。
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人物介紹
路易十五(le Bien-Aimé 15),法國國王,1710年2月15日出生于法國凡爾賽宮,1715年至1774年期間執政,1774年5月10日十五去世,葬于法國圣德尼圣殿,被稱作被喜愛者(法語:le Bien-Aimé)。路易十五延續著整個瀕死的家庭,他執政的早期受到法國人民的喜愛。 但是,他無力改革法國君主制和他在歐洲綏靖政策,使他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并且在他死后成為了法國的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
1715年8月,路易十四死于壞疽。在8月26日他叫他的五歲的重孫子路易對他的床邊對他說了以下著名的話:“我的孩子,你將成為是一位了不起的國王。不要象我一樣喜歡建筑和戰爭。相反,設法與你的鄰居和平相處。給上帝你所應該給的。總是遵循好的建議。設法免除人民的痛苦,而這正是我所沒能做到的。”六天以后,統治了法國超過70年的人死了,并且路易十五立刻成為了法國的新國王。
路易十五
由于懷疑他的侄子腓力二世 (奧爾良),路易十四任命他的私生子緬因公爵路易作為年輕的路易十五的攝政者。但是,在9月2日,在國王死亡的一天后,巴黎的“最高法院”公布攝政權,腓力和議會做了一筆交易,授予他們否決皇家法令的權力,這些權力是被路易十四所收回的。腓力當時41歲,由“高法院”正式地任命為攝政者,圣徒西蒙詳細記錄了法院的“政變”攝政者做出象征性決定調遷政府到巴黎,并且遣散在凡爾賽的法院。
攝政者在巴黎的宮殿大皇宮(Palais Royal)里處理國事。年輕的路易十五被轉移到位于巴黎東邊7公里的萬森訥森林里的中世紀萬森訥城堡的寄居地,那里的空氣被認為比在巴黎的衛生和健康。在以后攝政期間他被轉移到巴黎中心靠近巴黎皇室的圖勒利宮。
在1717年,七歲的國王與他的家庭女教師Madame de Ventadour分開,由負責他的教育的緬因公爵照看,在André-Hercule de Fleury (以后成為弗勒里紅衣主教)的協助下,輔導年輕國王。Duke Villeroi 管理年輕的國王。Villeroi公爵是一個年老和自負的朝臣,他愛顯示他的學生有禮和天分。年輕的國王在沒有窮盡的公開儀式期間必須學會掩藏他的感覺和他的天生的膽怯。他在公眾面前的一生顯露了冷淡的態度和權威的氣質,同時也喜歡為私有的空間和親密的圈子——簡而言之是一種接近私有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
他的家庭教師弗勒里與有名的教授譬如地理學家Guillaume Delisle一起給了他優秀教育。路易十五有一種極端好奇和虛心的個性。他是一個有折衷口味的熱心讀者。人的啟蒙時期,喜歡科學和新技術。他推動了在法國大學創建物理部門(1769年) 和機械部(1773年)。弗勒里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并且象國王一樣神秘而又和藹可親,路易深深地敬佩他,并且他對國王以后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
在攝政期間攝政者腓力,向路易十四執政時期被剝奪了權利的第二階層 (貴族) 尋求支持。他建立了所謂polysynody (1715年 9月15日),允許貴族參加政府。他在1717年結束了與大英帝國的三方聯盟。該聯盟阻止腓力五世在路易十五死后繼承王位。面對在政府事務中貴族統治的經驗的安全不足,攝政者恢復在路易十四統治下政府的國王統治,并且在1718年恢復了國家秘書。Cardinal Dubois得到攝政者的密切信任,1722年任命為首相。為重新補充法國國庫,他進行了一系列的原始的財政實驗,約翰法律是其中著名財政系統。財政泡沫最終破產并導致了許多貴族的破產。
在1721年,路易十五和他的表妹,腓力五世的女兒Marie-Anne-Victoire訂婚,十一歲的國王對于他的未婚妻來巴黎沒有什么興趣,只有三歲的西班牙郡主使他感到乏味,并在四年后推掉了婚約。在1722年6月年輕國王和法院回到了凡爾賽,他們將在那里停留到王朝的終結。同年的10月,路易十五正式在蘭斯大教堂加冕。在1723年2月15日,他已經十三歲了,巴黎最高法院宣告國王成年,由此結束攝政。國王留下奧爾良公爵負責國事。奧爾良公爵在1723年8月紅衣主教迪布瓦死后成為首相,在同年的12月他也離開人世。在弗勒里的建議下,路易十五任命他的表兄弟波旁公爵,孔代王子,取代已故的奧爾良公爵。
路易十五統治時代
波旁家族在法國建立的王朝(1589年-1792年,1814年-1830年間短暫復辟過)在路易十四統治時期讓法國達到封建社會鼎盛時代。路易十五時代開始走向衰落。其間,1756年到1763年發生了七年戰爭。這是英國、普魯士同盟與法國、奧地利、 俄國同盟為爭奪殖民地和歐洲霸權而進行的戰爭,也是法國大革命前歐洲各大國卷入的最后一次歐洲大戰,戰場遍及歐洲、北美、印度和海上。此次戰爭后,英國成為海上霸主,法國進一步受到削弱,俄國加強了歐洲強國的地位,普魯士在德意志的特殊地位得到鞏固。法國的戰敗讓人們看到英國政治制度的優越。不久以后,法國大革命爆發,法國的封建統治解體了。路易十五時代法國哲學上出現了以伏爾泰 盧梭為代表的歐洲啟蒙運動和狄德羅的百科全書派,藝術上則誕生了跟蓬巴杜夫人的促進不無關系的洛可可風格,使法國藝術處于歐洲藝術的最高水平。
人物評價:
路易十五是法國歷史上最具矛盾性格的國王。盡管史學家誣蔑了他很多,現代研究表示,他實際上對統治歐洲最大王國的任務是非常聰明和熱忱的。他的優柔寡斷,加上他了解他所面對問題的復雜性和他的內心的膽怯,都掩藏在一位專橫國王的面具之后。在他統治期間造成了壞的結果。路易十五預見到19 世紀中產階級浪漫主義的統治:雖然他以曾祖父路易十四為榜樣,盡職地充當皇家國王的角色,實際上對于路易十五沒有什么能比得上遠離盛典和儀式的私人生活。當他還是嬰兒的時候,他就失去了母親,他總渴望母性的存在。他設法獲取婦女的親密陪伴。這些使他備受詆毀,即使在過世后也沒有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