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創新習題
下面小編收集的中國近現代史創新習題,供大家閱讀,有你的肯定,學習啦小編將會為你付出更多!更多內容請關注學習啦!!
1.近日,某學生到遵義會議舊址參觀時,意外發現紅軍曾征用過的一座天主教堂,該教堂建于1866年。該教堂建立的法律依據是( )
A.《南京條約》 B.《望廈條約》 C.《黃埔條約》 D.《天津條約》
2.《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凡天下,樹墻下以桑,凡婦,蠶績縫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這說明《天朝田畝制度》的落實性在于( )
A.體現了農民階級的利益
B.維護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C.不符合戰時環境,不能實施
D.絕對的平均主義,是一種空想、不能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
3.魏源的《海國圖志》誕生后的20年里在中國并無多少知音,當時的很多人都對魏源的主張不以為然。魏源的什么主張可能遭到時人的反對( )
A.制夷 B.師夷 C.革命 D.改良
4.《資政新篇》里有這樣的內容:“凡于往來語文書可稱照會交好、通和、親愛等意,其余萬方來朝、四夷賓服及夷狄戎蠻鬼子一切輕污之字,皆不必說。蓋輕污字樣只是口角取勝之事,不是經論實際。”這說明( )
A.當時的中國已經沒有以天朝上國自居的陳腐觀念了
B.太平天國與西方國家平等往來,友好相處
C.洪仁玕能夠面對現實,注目寰球,重新了解世界
D.《資政新篇》是第一主張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5.李鴻章說:“必先富而后強,尤必富在民生而國本乃可益固。”洋務運動哪一項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
A.創辦天津機器局 B.成立三支海軍
C.創辦輪船招商局 D.創設京師同文館
6.1864年,李鴻章在致奕?的信中說:“日本以海外區區小國,尚能及時改轍,知所取法,然則我中國深維窮極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變計矣。”下列關于該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 )
A.日本明治維新引起了洋務派的反思
B.日本的崛起和擴張,引起了中國的警覺
C.面對內憂外患,李鴻章主張向西方學習,及時改轍
D.洋務派取法日本,主張全面向西方學習
7.梁啟超說:“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是也。”那么,甲午戰爭給時人的最大警示是( )
A.必須推翻腐朽的滿清統治 B.必須創辦近代海軍,鞏固海防
C.必須以日本為榜樣,全面實現近代化 D.必須調整和完善封建制度,奮發圖強
8.1895年康有為在“公車上書”時建議清政府;創辦工商實業之事,應“一付于民……縱民為之”。該愿望( )
A.積極肯定洋務企業的管理經營模式
B.直接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春天的到來
C.很快變為現實
D.清政府堅決反對,成為空談
9.康有為在《法國革命記》中寫道:“寡不敵眾,私不敵公,人理之公則也,安有以一人而能敵億兆國民者哉!則莫若立行超斷,不待民之請求迫脅,而與民公之。”據此判斷,康有為贊賞的政治人物不包括( )
A.入主英國的荷蘭執政威廉 B.俄國亞歷山大二世
C.日本明治天皇 D.法王路易十六
10.據時人記載:在德軍所駐守的北京順治門一帶,“其界內新設各店牌號,大都士大夫為之命名,有曰‘德勝’,有曰‘德昌’,有曰‘德永’,有曰‘德豐厚’、‘德長豐’等。甚至不相聯屬之字,亦強以德字冠其首。種種媚外之名詞,指不勝屈。而英、美、日、意諸界亦莫不皆然。”這是發生在下列那一時期的歷史現象( )
A.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
C.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時期 D.北洋政府統治時期
11.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的主張與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的相同點是( )
A.都反對封建土地制度 B.都要實現土地國有
C.都要把土地無償分給農民 D.都要平均分配土地
12.為應付時局,清政府進行了三次向西方學習的自強新政運動,其中最具有時代進步意義的是( )
A.新思想萌發 B.洋務運動 C.百日維新 D.清末“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