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歷史功績有哪些
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清朝大臣,著名湘軍將領。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左宗棠歷史功績有哪些,希望能幫到你。
左宗棠歷史功績有哪些
咸豐二年(1852年),當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省城危急之際,左宗棠在郭嵩燾等人的勸勉下,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了保衛(wèi)大清江山的陣營。左宗棠在炮火連天的日子里縋城而入,張亮基大喜過望,將全部軍事悉數托付給左宗棠。左宗棠“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qū)畫守具”,各種建議都被采納,并立即付諸實施,終于使太平軍圍攻長沙三個月不下,撤圍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從此開始。
咸豐四年(1854年)三月,左宗棠又應湖南巡撫駱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撫幕府,長達6年之久。其時,清王朝在湖南的統(tǒng)治已岌岌可危,太平軍馳騁湘北,長沙周圍城池多被占領,而湘東、湘南、湘西廣大貧苦農民,連連舉事,此伏彼起。左宗棠焦思竭慮,日夜策劃,輔佐駱秉章“內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撐大局。同時,革除弊政,開源節(jié)流,穩(wěn)定貨幣,大力籌措軍購:軍械、船只。駱秉章對他言聽計從,“所行文書畫諾,概不檢校。”由于左宗棠的悉心輔佐和籌劃,不但湖南軍政形勢轉危為安,出省作戰(zhàn)連連奏捷,其它各項工作也取得顯著成效。
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崢嶸,引起朝野關注,時人有“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之語,一些高官顯貴在皇帝面前競相舉薦,咸豐帝亦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但也因此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恨和誹謗,特別是湖南永州鎮(zhèn)總兵樊燮的構陷,險些使左宗棠性命不保,幸得胡林翼、郭嵩燾等人的仗義執(zhí)言,潘祖蔭、肅順等大臣的披瀝上陳,才使一場軒然大波得以平息。
咸豐六年(1856年),左宗棠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以奪取被太平軍所占武昌之功,被任命為兵部郎中用。
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后,左宗棠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并在湖南招募5000人,組成“楚軍”,赴江西、安徽與太平軍作戰(zhàn)。
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克杭州后,左宗棠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
同治元年(1862年),左宗棠組成中法混合軍,稱“常捷軍”,并擴充中英混合軍,先后攻陷金華、紹興等地,升閩浙總督。
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左宗棠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論功,封一等恪靖伯。旋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至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左宗棠攻滅李世賢等于廣東嘉應州(今梅州)。
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后,左宗棠倡議減兵并餉,加給練兵。同治五年(1866年)上疏奏請設局監(jiān)造輪船,獲準試行,即于福州馬尾擇址辦船廠,派員出國購買機器、船槽,并創(chuàng)辦求是堂藝局(亦稱船政學堂),培養(yǎng)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時逢西北事起,旋改任陜甘總督,推薦原江西巡撫沈葆楨任船政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亦稱馬尾船政局)正式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
平定回亂
同治元年(1862年),在陜西的回民趁太平天國和捻軍進入陜西的機會發(fā)動叛亂。其初期的主要首領有赫明堂、馬生彥、馬振和、白彥虎等。同時在寧夏也爆發(fā)了大面積的回民暴動,其主要首領有馬兆元和馬化龍,史稱:陜甘回民起義。
同治八年(1869年),左宗棠派劉松山進攻寧夏的金積堡,馬化龍父子投降后被殺。同治十年(1871年),左宗棠進駐甘肅,當地回軍領袖馬占鰲投降,被左宗棠編入清軍。
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白彥虎為首的回軍被迫退出青海。同治十二年(1873年),白彥虎等退到新疆,最后逃往俄羅斯得脫。陜甘回變由此告終。
收復新疆
1864年,正值太平天國運動和同治陜甘回變波及新疆,新疆各地豪強趁機而起,出現了割據紛爭,各自為王的混亂局面。僅一年多時間,左宗棠就指揮西征軍,攻克了被外寇侵占的南疆八城,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事畢,左宗棠上表申奏朝廷,光緒帝和攝政的西太后嘉其功,詔封二等侯爵。新疆各地也于大小村鎮(zhèn)建立左公祠,燒香禮拜。
左宗棠于光緒四年(1880年)正月上書朝廷,力陳在新疆設省的主張。并建議朝廷派員與俄國會談歸還伊犁,引渡胡里、白彥虎等事宜。朝廷采納了他的意見,派遣崇厚為全權大臣出使俄國進行談判。
左宗棠歷史生平經歷
左宗棠生于清仁宗嘉慶十七年(1812年)。從小跟隨祖父左人錦飽讀詩書。
19歲,左宗棠入學長沙城南書院,師從山長賀熙齡,“尋繹漢宋儒先遺書,講求實行。”。博覽賀熙齡的哥哥賀長齡收藏的書籍。 后就讀于長沙岳麓書院。
清宣宗道光十二年(1832年)左宗棠入贅湘潭黃荊坪辰山桂在堂周家,妻周詒端。同年左宗棠納銀錢為監(jiān)生。后成為舉人,此后參加會試,三次不中, 從此不再參加科舉考試。時清朝政治腐敗,經濟凋敝。他目睹時艱,在其居室為聯(lián)自勵云:“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在醴陵淥江書院主講17年,1837年,兩江總督陶澍回鄉(xiāng)省親,他書寫了一副對聯(lián)“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陶澍看后,將他視為奇才。后入陶澍幕府,并與陶結為親家。
1851年起先后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府,為平定太平軍籌劃。
清文宗咸豐六年(1856年),升任兵部郎中。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由曾國藩舉薦由太常卿升任浙江巡撫,并組成中法混合軍和擴充中英混合軍與太平軍作戰(zhàn),克金華、紹興等地,升任閩浙總督。
1864年,克杭州,并受封一等恪靖伯。之后致力于剿滅東南太平軍殘部。
1866年,在福州馬尾辦船廠,也就是后來的福建船政局,并創(chuàng)辦求是堂藝局,培養(yǎng)海軍人才。同年,改任陜甘總督,其間創(chuàng)辦蘭州制造局。后創(chuàng)辦甘肅織呢總局。此為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然而該廠從未盈利。
1867年2月,授欽差大臣督辦陜甘軍務,定“先捻后回”方略,次年參與平定捻軍。
1873年12月14日,授協(xié)辦大學士,次年9月18日授東閣大學士。
清德宗光緒元年(1875年)5月,奉命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1876年 定“緩進急戰(zhàn)”方略,指揮劉錦棠、金順諸軍鎮(zhèn)壓阿古柏、白彥虎,次年收復除伊犁地區(qū)外的新疆全部領土,并為新疆建省開發(fā)等預作規(guī)劃。
1878年3月由一等恪靖伯,晉二等恪靖侯。
1881年2月入北京任軍機大臣,10月改任兩江總督。
1884年6月入京任軍機大臣,9月以欽差大臣督辦閩海軍務。次年9月病故于福州,謚文襄。后歸葬于長沙石門鄉(xiāng)相竹村。有《左文襄公全集》行世。
看了左宗棠歷史功績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