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區別是什么
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是有區別的,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區別是什么,希望能幫到你。
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區別是什么
辯證唯物主義是關于世界觀、方法論和認識論方面的科學唯物主義觀點,歷史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應用于社會歷史觀的唯物主義觀點。二者是一般和個別的關系。
辯証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理論,是真正科學的哲學或宇宙現。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理論,是真正科學的社會學或歷史現。這在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中本來是早巳明確了的問題。
辯證唯物主義是將辯證法運用到唯物主義當中。
而歷史唯物主義則是馬克思創立的新唯物主義,是一切舊哲學和形而上學的革命,是新的本體論。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真正的統一。簡單說,歷史唯物主義不是簡單的承認物質第一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是感性的生活決定意識,意識來源于實踐。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與當代的存在主義具有同樣的本體論境界。
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主要內容
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斯、恩格斯所創立的關于人類社會發展最一般規律的科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發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也叫唯物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歷史觀。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的所有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資的豐富程度,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
認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推動一切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是進行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
辯證唯物主義
馬克斯、恩格斯所創立的關于用辯證方法研究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從它的本質來講是物質的,物質按照本身固有的對立統一規律運動、發展,存在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存在。辯證
辯證唯物主義(即現代唯物主義)是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馮·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機械唯物論的'基本內核',在總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基礎上創立的一套系統科學的邏輯理論思維形式。
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哲學理論,是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科學世界觀。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它是唯物主義的高級形式。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恩格斯說:"世界的真正的統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質性"。(《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83頁)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是高度發展的物質--人腦的機能,是客觀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規律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斗爭,促使事物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的規律,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最根本的規律。
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銳利武器。
看了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區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