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參的人物生平
曹參(?—前190年),字敬伯,江蘇沛縣人,西漢開國功臣,名將,是繼蕭何后的漢代第二位相國。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曹參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曹參的人物生平
曹參,秦時為沛獄掾。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后,沛縣吏民響應,曹參等擁立劉邦為沛公,曹參被推為中涓。曹參經歷的戰事甚多,難以詳舉。
劉邦初起,曹參將兵擊胡陵、方與、薛等地,破秦監平、司馬巨及章邯之軍,殺三川守李由。曹參晉爵為執帛,號建成君,遷為戚縣公。此為曹參戰爭生涯的第一階段。
楚懷王封劉邦為碭郡長,曹參隨劉邦進兵關中,擊成武、杠里、開封等地,破秦東郡尉王離、趙賁、楊熊之軍,虜南陽守齮及司馬、御史各一人,至咸陽,滅秦。曹參晉爵為執珪,此為曹參戰爭生涯第二階段。
劉邦為漢王,封曹參為建成侯,至漢中,晉升為。曹參隨漢王還定三秦,擊下辯、故道、雍等地。漢王彭城敗后,王武、程處、柱天侯等反漢,曹參一一擊破之,然后歸滎陽。此為曹參戰爭生涯第三階段。
漢三年(公元前204年),漢王拜曹參為假左丞相,屯兵關中。月余,魏王豹反漢。曹參隨韓信渡河擊魏,大破魏軍,虜魏王豹,盡得魏地。乘勝擊代,殺其相國夏說。韓信東擊趙,曹參留代地清掃殘敵,殺代戚于鄔城。韓信已破趙,漢王拜韓信為相國,曹參為右丞相,東擊齊。齊地已定,韓信將兵詣垓下會戰,曹參留齊,擊未服者,此為曹參戰爭生涯第四階段。
曹參戎馬一生,“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候、御史各一人。”《史記》、《漢書》對曹參的戰功記述頗多,但未記任何作戰方略,與兩書對韓信戰事的寫法截然不同。這說明曹參雖然戰功卓著,但缺乏謀略。劉邦把他的戰績比作“狗功”,話雖粗野,卻有一定道理。曹參獨自作戰很少,隨劉邦、韓信一同戰斗居多,即戰爭之謀略多出他人。
楚漢戰爭結束后,曹參以功食邑平陽萬六百三十戶,號平陽侯。劉邦拜他為齊相國,輔佐劉肥。齊是大國,劉肥“王七十余城,民能齊言者,皆屬齊”。齊國民情“偽詐多變”,加之多年戰爭的破壞,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治理齊,是大難題。劉邦拜武將曹參為齊相國,是想讓他鎮服齊。但是曹參未用武力,使齊得到安定。
曹參至齊,召集長老和儒生,征求“安集百姓”的計策。諸儒至者上百人,所言“人人殊”,均屬不著邊際的空論。曹參聽說膠西蓋公擅長黃老之術,便使人厚禮請蓋公。蓋公說:“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蓋公一語道破了時代的需要,提供了濟世之術。曹參納其言,用黃老之術,“相齊九年,齊國安集,大稱賢相”。
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蕭何死。曹參為漢相國,仍以治齊之術治漢,施政辦事,一遵蕭何約束,無所變更。郡國吏,選用重厚長者,對華而不實、欲務聲名者,概不錄用。人有小過,曹參加以掩飾,相府相安無事。曹參日夜飲酒,不治事。吏及賓客見此情景,皆想勸他。曹參知其意,凡來者乃以酒堵其嘴。復欲言者,曹參復予之酒,直至大醉而去,終不得言。不久,吏多仿效曹參,日夜飲酒高歌。從官對此很反感,但無可奈何。他們借相舍后園與吏舍挨著的條件,請曹參游后園,讓他聽到醉吏的狂叫,想乘機請求他懲治那些人。曹參非但不懲治醉吏,反而“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和”。
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曹參死。百姓歌頌他的功勞:“蕭何為法,顜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靜,民以寧一。”百姓歌頌,是因為經濟得到恢復,百姓“衣食滋殖”。曹參作為漢初推行“無為而治”的代表人物,對于恢復經濟,“安集百姓”的貢獻,至少不下于他的軍功。
曹參的歷史評價
眾臣:“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百姓歌曰:“蕭何為法,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凈,民以寧一。”
司馬遷:“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班固:“蕭何、曹參皆起秦刀筆吏,當時錄錄未有奇節。漢興,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謹守管龠,參與韓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順流與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內。淮陰、黥布等已滅,唯何、參擅功名,位冠群臣,聲施后世,為一代之宗臣,慶流苗裔,盛矣哉!”
陸機:“平陽樂道,在變則通。爰淵爰嘿,有此武功。長驅河朔,電擊壤東。協策淮陰,亞跡蕭公。”
葛洪:“鄧禹馬援田間諸生,而善於用兵;蕭何曹參不涉經誥,而優於宰輔,爾則知人果未易也。”
司馬貞:“曹參初起,為沛豪吏。始從中涓,先圍善置。執珪執帛,攻城略地。衍氏既誅,昆陽失位。北禽夏說,東討田溉。剖符定封,功無與二。市獄勿擾,清凈不事。尚主平陽,代享其利。”
王安石:“束發山河百戰功,白頭富貴亦成空。華堂不著新歌舞,卻要區區一老翁。”
洪邁:“蕭、曹、丙、魏、房、杜、姚、宋為漢、唐名相,不待誦說。然前六君子皆終于位,而姚、宋相明皇,皆不過三年。……蕭何且死,所推賢唯曹參;魏、丙同心輔政;房喬每議事,必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姚崇避位,薦宋公自代。唯賢知賢,宜后人之莫及也。”
陳元靚:“翊戴沛公,經綸漢室。運籌時出,才為世則。戰伐俱多。功名第一。貴清凈斈,本黃老術。斥去刻深,好尚淳質。相斉九年,獄市惟恤。代何三歲,規畫勿失。賢哉平陽,保全終吉。”
歸有光:“君德賴以培養,生民賴以滋息,社稷賴以鎮定,此忠厚之臣也。其在于古,若償金、脫驂、翻羹、唾面之類,皆可以言忠厚也。其大者,則如曹參、周勃、丙吉、狄仁杰、郭子儀、裴度、呂端、王旦、韓琦之徒是也。”
曾國藩:“古人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最難,自周漢以后,罕見德傳者。立功如蕭、曹、房、杜、郭、李、韓、岳,立言如馬、班、韓、歐、李、杜、蘇、黃,古今曾有幾人?”
看了“曹參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西漢開國功臣蕭何人物生平介紹
2.望梅止渴歷史人物
3.漢惠帝劉盈人物生平
4.歷史人物平陽公主簡介
5.歷史上著名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