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的人物生平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并列為漢初三杰。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韓信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韓信的人物生平
平民時期
韓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靠去別人家蹭飯度日,許多人都看不起他。韓信天天到亭長家蹭飯,有一天亭長夫人沒招待韓信,韓信一怒之下不再去。
漂母進飯
為了不被餓死,韓信去河邊釣魚,有一個老婦人看他很可憐就一連幾十天給他飯。有一天韓信對那位老婦人說:“吾必有以重報母”(《淮陰侯列傳》),結果那個老婦人怒斥他,“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一番話說得韓信很慚愧。韓信被封為楚王后,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
胯下之辱
韓信雖形同乞丐,卻隨身總帶著一把劍,在當時,男子佩劍是貴族身份的象征,韓信雖窮困潦倒卻不肯丟下這把劍。一次,以個屠夫一個殺豬少年攔住韓信挑釁道:“你雖長得高大,又喜歡佩刀帶劍,其實骨子里不過是個膽小鬼。你要是不怕死,就拔出你的劍把我殺了;要是怕死,就從我的褲襠下鉆過去。”韓信看著他,許久,最終從其胯下鉆過。韓信被封為楚王后,召見曾經侮辱自己,讓他從胯襠下爬過去的少年,封他為,并且告訴諸將說:“這是位壯士,當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殺了他也不會揚名,所以就忍了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投軍項梁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二月,項梁、項羽統領八千江東子弟兵渡江北上,進入東海郡。項梁軍渡江北上合并整編后,沿大澤北走高郵(今江蘇高郵),進入淮陰(今江蘇淮安),韓信成為項梁軍的一名戰士。
從軍以后,韓信幾乎參加了項梁軍的每一次戰斗,攻占彭城擊敗秦嘉,援救東阿大敗章邯,再戰濮陽截斷秦軍。韓信在實戰中逐步成長。
濮陽戰勝后,項梁滋生驕傲情緒,以為秦軍大勢已去,松懈怠惰中,被秘密集結的諸路秦軍會師偷襲,定陶城下慘敗,身死兵散。韓信僥幸逃脫一死。
轉隨項羽
定陶之戰后,楚懷王在彭城親政,重新整編楚軍。韓信與眾多潰散的將士一樣,輾轉回到了楚軍當中,成為項羽的部下。韓信多次嘗試用自己的策劃影響項羽,卻得不到項羽賞識,“數以策干項羽,羽不用。”
秦二世三年八月,項羽任命秦降將司馬欣為,驅使二十萬新降秦軍同行進攻關中,韓信以為不妥,項羽聽不進去;
漢元年十一月,聯軍行進到新安,新降的秦軍出現不穩的動向,項羽與英布和蒲密謀坑殺秦軍,韓信勸諫,項羽不聽;
漢元年一月,項羽進入咸陽以后,一心衣錦還鄉東歸,不愿意以關中為本支配天下,韓信進言,也不為所用。
登臺拜將
劉邦看在蕭何的情面上同意讓韓信為將,但蕭何堅持要再加以重用,劉邦表示可以讓他做為大將。于是劉邦想把韓信召來任命他。蕭何說:“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同意了蕭何的要求。
參與戰役
漢元年(前206年)八月,楚漢戰爭爆發。楚漢戰爭中韓信打過無數著名戰役,比如:暗渡陳倉(出陳倉定三秦之戰),京索之戰,安邑之戰,井陘之戰(背水一戰),濰水之戰,垓下之戰等。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以曹參、樊噲為先鋒,利用秦嶺棧道(又名“閣道”、“復道”、“棧閣”。古代在今川、陜、甘、滇諸省境內峭巖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一種道路,是當時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已被漢軍燒毀,三秦王松懈麻痹之機,采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派樊噲、周勃率軍萬余大張聲勢地搶修棧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則親率軍隊潛出故道,翻越秦嶺,襲擊陳倉(項羽所封雍王章邯屬地)。章邯從廢丘(雍都,今陜西興平東南)倉促率軍馳援陳倉,被漢軍擊敗,逃至廢丘、好峙(今陜西乾縣東),漢軍分路追擊,在壤東(今陜西武功東南)、好峙兩地再敗雍軍,進圍章邯殘部于廢丘。爾后,連續作戰,分兵略地,迅速占領關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對楚的初戰勝利。
井陘之戰
公元前204年,韓信在井陘口(今河北井陘東)一帶指揮了對趙軍的一次出奇制勝的進攻作戰。在這次戰役中,韓信以不到3萬的劣勢兵力,背水列陣,奇襲趙營,一舉殲滅號稱20萬的趙軍,陣斬趙軍主將陳余,活捉趙王歇,滅亡了項羽分封的趙國,為劉邦最終戰勝項羽、統一全國創造了有利的戰略態勢。[8]
垓下之戰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在楚漢戰爭中,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一說今河南淮陽、鹿邑間)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40萬人與10萬楚軍于垓下展開決戰。
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周勃斷后。韓信揮軍進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軍繼續攻擊。楚軍迎戰不利,韓信再揮軍反擊。楚軍大敗,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屢戰不勝,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致楚軍士卒思鄉厭戰,軍心瓦解。項羽見大勢已去,乘夜率800騎突圍南逃。劉邦遣灌嬰率5000騎兵追擊。項羽迷路,被漢軍追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蘇皖界上的烏江鎮)兵敗自刎。
自立齊王
前204年,劉邦派酈食其游說齊國結盟,齊王田廣答應,留下酈食其加以款待。此前韓信已奉劉邦命攻齊,在得知酈食其成功說服齊國以后,原本打算退軍,但蒯通以劉邦并未發詔退軍為由,說服韓信不要把功勞讓給酈食其,韓信聽從,攻擊未作防備的齊國。田廣得知消息后極為憤怒,烹殺酈食其。韓信擊敗齊軍,田廣引兵向東撤退,并向項羽求援。韓信在濰水以水計擊敗田廣和楚將龍且的聯軍,龍且戰死,韓信陸續平定齊地。
前203年,韓信以齊地未穩為由,自請為假齊王(假,有代理的意思),以便治理。當時劉邦正受困于楚軍的包圍下,不得不聽從張良和陳平的勸諫,封韓信為齊王。
降為淮陰侯
項羽死后,劉邦迅速奪取韓信的兵權,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封韓信為楚王,移都下邳。韓信的逃亡部將鐘離昧素與韓信交好,韓信便將其收留藏匿。劉邦得知鐘離眛逃到楚國后,要求韓信追捕,韓信則派兵保護鐘離眛的出入。前201年,有人告發楚王謀反,漢高祖劉邦采用陳平計策,以出游為由偷襲韓信。韓信有意發兵抵抗,自陳無罪,但又怕事情鬧大,鐘離眛則自刎。韓信帶著人頭于陳(今河南淮陽)向劉邦說明原委,劉邦令人將其擒拿,韓信大喊“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后來劉邦赦免韓信,韓信被降為淮陰侯。
韓信點兵
韓信點兵的成語來源淮安民間傳說。常與多多益善搭配!寓意越多越好!
劉邦問他:“你覺得我可以帶兵多少?”
韓信:“最多十萬。”
劉邦不解的問:“那你呢?”
韓信自豪地說:“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
劉邦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那我不是打不過你?”
韓信說:“不,主公是駕馭的人才,不是駕馭士兵的,而將士們是專門訓練士兵的。”
看了“韓信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韓信的生平簡介
2.名將韓信的生平
3.歷史名將韓信個人資料
4.歷史名人韓信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