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的人物生平
蔡倫(?-公元121年),字敬仲,號“紙神”,東漢宦官,改進造紙工藝、發明了“蔡侯紙”。相傳蔡倫是在18歲以后,由京城到桂陽管理調運采冶鑄鐵的官員推薦,才進皇宮做了宦官。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蔡倫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蔡倫的人物生平
蔡倫出身于東漢初年大湊山下從事冶鑄的一個鐵匠世家,他的祖上是打鐵的。衛颯上任桂陽郡太守后,在桂陽設置鐵官,蔡家因此與朝廷官員有了緊密的聯系。
小時候,他在大湊山麓一處被稱作石林的鄉學啟蒙讀書,習《周禮》,讀《論語》,尤其對周邊的生產、生活環境很感興趣,比如冶煉、鑄造,種麻、養蠶。少年蔡倫,已經是滿腹經綸,很有才學。
根據蔡倫后人的傳說,蔡倫是在18歲以后,由京城到桂陽管理調運采冶鑄鐵的官員推薦,才進皇宮做了宦官。這一年,是漢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從史料分析,蔡倫是中國華南地區甚至江南地區第一位走進朝廷,進入皇宮為官的人。
他被選入宮后,開始是在皇宮旁舍嬪妃所居的掖庭當差,幾年后提升為出入皇宮、傳遞詔令的小黃門宦官。蔡倫的才華越來越顯露出來。系奉竇皇后之命監管宋貴人之事,建初七年,竇后設計誣陷宋貴人,蔡倫“驗實”。到漢和帝即位時(公元89年),升遷為出入朝廷、侍從天子的中常侍,豫參帷幄之中,成了傳達詔令、掌理文書、參預朝政的高等宦官。
漢和帝剛登上皇帝寶座時,年齡尚幼,蔡倫曾服侍過的竇皇后成為皇太后,把持朝政,皇權旁落外戚竇氏家族。竇太后的同胞竇憲等四個兄弟都為顯貴,擅威權,謀不軌,炎勢傾朝野。心性秉直的蔡倫看不慣這些,便與大宦官鉤盾令鄭眾首謀,扶助和帝,乘竇憲出征班師回朝之機,收竇憲大印,清除了竇氏專權的弊端,鞏固了和帝的皇權統治。
永元九年(公元97年),“監作秘劍及諸器械”;此前,由中常侍“加位尚方令”。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向漢和帝獻紙這種紙被稱為“蔡侯紙”。
元初元年(公元107年),鄧太后因為蔡擔任了很長時間的侍衛,封他為龍亭侯,封地有三百戶人口。后來擔任長樂太仆(官職名)。元初四年(公元110年),皇帝因為經史傳記等文字大多都沒有核實確定,于是選拔有名的讀書人謁者(學官名)劉珍以及博士(學官名)良史(史官名)聚集在東觀(宮殿名),校正各種典籍,派蔡倫監督這件事情。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鄧太后卒,安帝親政。蔡倫因為當初受竇后指使參與迫害安帝祖母宋貴人致死、剝奪劉慶的皇位繼承權而被審訊查辦。下令讓蔡倫自己到廷尉(法官名)那里認罪。蔡倫恥于受辱,于是沐浴后穿戴整齊衣服、帽子,喝毒藥而死。他的封地被廢除(收回)。
蔡倫造紙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V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原文:
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永豐九年,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法。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蔡倫竹海
蔡倫竹海位于中南重鎮、歷史文化名城——耒陽市黃市鎮和大義鄉境內,面積100平方公里,中心景區達66平方公里,集觀光、休閑、探險、尋寶于一體的復合型旅游風景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最具魅力生態旅游景點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和省級山地車訓練基地?;I建國家5A級旅游風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礦山公園。蔡倫竹海面積廣闊,連片竹林面積達16萬畝,是我國連片面積最大的竹海,有著“亞洲大竹海”、“天然大氧吧”的美譽。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高鐵等并轡而過,107國道、320省道和京廣鐵路交織成網。
看了“蔡倫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蔡倫的生平簡介
2.蔡倫的生平事跡材料
3.偉大的發明家蔡倫簡介
4.西漢發明紙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