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歷史上的肅宗介紹
朝鮮肅宗李焞(이순 Yi Sun,1661年-1720年),幼名龍祥,字明普,李氏朝鮮第十九代君主,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韓國歷史上的肅宗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韓國歷史上的肅宗介紹
朝鮮肅宗李焞(이순 Yi Sun,1661年-1720年),幼名龍祥,字明普,李氏朝鮮第十九代君主,公元1674年-1720年時在位。父親為朝鮮顯宗李棩,母親明圣王后金氏,繼位者為世子李昀,即朝鮮景宗。
李焞為顯宗李棩獨子,繼承王位較為輕松,后長期執政達46年。李焞善于權術,為了社會安定,通過改革放緩了對良民和賤民的掠奪。但在李焞朝,困擾朝鮮王朝百年的朋黨政治也達到最高峰,為平衡各方勢力,肅宗不斷轉換執政派系,通過扶弱抑強的方法強化王權,但由此使黨派斗爭空前激烈,內耗了大量國力。
李焞在位期間正值中國清朝康熙年間,清與朝鮮在圖們江及鴨綠江邊界曾發生過領土糾紛。
韓國歷史上的肅宗生平經歷
顯宗二年八月十五日, 生于慶德宮之會祥殿。八年(1667年)受冊為王世子。十二年(1671年)與大臣金萬基之女行嘉禮。十五年(1674年)八月二十三日即位。
肅宗六年王妃金氏罹患了天花而過世,他在隔年冊立大臣閔維重之女為王妃。后來因為他非常寵愛后宮張禧嬪,再加上張氏生下他期盼已久的子嗣,同時張氏也不斷向他進不利王妃閔氏的讒言,于是在肅宗十五年(1689年)下旨廢王妃閔氏為庶人,同年冊立張氏為王妃。五年后,幡然悔悟的肅宗又將閔氏復位,并把張氏降為禧嬪。七年后王妃閔氏薨逝,此時肅宗發現心有不甘的張氏曾詛咒閔氏短命,意圖重返王妃之位,因此下旨賜死張氏,并且下達了往后的君主“不得以嬪御登后妃”的旨意。肅宗二十八年再冊立大臣金柱臣之女為王妃。
肅宗四十六年六月八日,于慶德宮之隆福殿升遐,廟號肅宗(숙종),謚號顯義光倫睿圣英烈裕謨永運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啟休篤慶正中協極神毅大勛章文憲武敬明元孝大王(清朝賜謚僖順王),葬于高陽明陵。
韓國歷史上的肅宗家庭組成
王后
光烈宣穆惠圣純懿孝莊明顯仁敬王后金氏(1661年-1680年),本籍光州,父親金萬基是領敦寧府事、光城府院君,卒后贈領議政,謚文忠。叔父是謝氏南征記作者金萬重。兄長金鎮龜即是后來對仁顯王后復位幫助極大的金春澤之父。
孝敬淑圣莊純元化懿烈貞穆仁顯王后閔氏(1667年-1701年),本籍驪興,父親閔維重是領敦寧府事、驪陽府院君,卒后贈領議政,謚文貞。
惠順慈敬獻烈光宣顯翼康圣貞德壽昌永福隆化徽靖正運定懿章穆仁元王后金氏(1687年-1757年),本籍慶州,父親金柱臣是領敦寧府事、慶恩府院君,卒后贈領議政,謚孝簡。
嬪御
禧嬪張氏(1659年-1701年),本籍安東。因為詛咒仁顯王后而被肅宗賜死,長子景宗繼位后追崇為玉山府大嬪。
毓祥宮和敬徽德安純綏福淑嬪崔氏(1670年-1718年),本籍海州。宮女出身,傳說在為已廢的仁顯王后祈福時,被肅宗遇見而得到寵幸。
寧嬪金氏(1669年-1735年),本籍安東。出身世族,肅宗十二年入宮為淑儀,后晉昭儀、貴人。曾被廢黜并趕出宮外,不過在五年后與仁顯王后一同復位,肅宗二十八年冊封為寧嬪。
榠嬪樸氏(?-1703年),本籍密陽。宮女出身,肅宗二十四年因為懷有身孕得以封為淑媛,并在隔年生下延齡君李昍。
貴人金氏(1690年-1735年),本籍慶州。宮女出身,肅宗晚期的寵妾。
昭儀劉氏(?-1707年),本籍江陵。宮女出身,肅宗二十四年封淑媛,二十五年晉升為淑儀,二十八年冊為昭儀。
子女
(?-1678年),仁敬王后金氏出,未封早卒。
(1679年),仁敬王后金氏出,未封早卒。
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禧嬪張氏出,朝鮮第二十代君主。
王子李盛壽(1690年),禧嬪張氏出,早夭,無封君。
王子李永壽(1693年),毓祥宮和敬徽德安純綏福淑嬪崔氏出,未封早卒。
英祖李昑(1694年-1776年),毓祥宮和敬徽德安純綏福淑嬪崔氏出,朝鮮第二十一代君主。初封延礽君,景宗元年立為王世弟。
王子(?-1698年),毓祥宮和敬徽德安純綏福淑嬪崔氏出,未封早卒。
延齡君李昍(1699年-1719年)榠嬪樸氏所出,妻商山金氏(1698年-1725年)封商山郡夫人。無子,以侄莊獻世子之子、從孫恩信君李禛為后嗣;李禛又以繼子南延君李球為后嗣,南延君就是興宣大院君李罡應的父親,高宗李熙的祖父。
看了韓國歷史上的肅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