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韓分裂的背景
朝韓分裂經歷過相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國朝鮮本為宗藩關系,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衰落,朝鮮也漸漸被西方勢力所侵蝕。甲午戰爭之后,日本全面控制了朝鮮,從日俄戰爭到二戰期間,朝鮮人民徹底淪為亡國之奴。二戰之后朝鮮半島更是被強行分割,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么?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朝韓分裂的背景,歡迎大家閱讀。
朝韓分裂背景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衰落,西方勢力開始侵蝕朝鮮。特別是日本1868年明治維新以后走上對外侵略道路,把矛頭直指朝鮮。但由于當時中朝之間仍保持宗藩關系,日本侵朝活動在此后20年中遭到遏制。然而,已趨沒落的清帝國終究不敵正在膨脹的日本,因此1894年日本決定用軍事行動結束中日兩國在朝鮮的對峙而挑起甲午戰爭時,中國軍隊便遭慘敗。戰后日本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馬關條約》,主要內容便是宣布結束中朝宗藩關系,承認朝鮮“自主獨立”,實際上是為日本一步步剝奪朝鮮國權開辟道路。
早在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日本便用武力強迫朝鮮政府按日本意愿進行“內部改革”。戰爭爆發后日本強迫朝鮮“逐華兵、廢華約”,把朝鮮綁在其戰車上。戰后日本更是全面控制了朝鮮。
此時,極具擴張野心的俄國也立即乘機進入朝鮮,日本遂又同俄國在那里進行了10年的角逐。日本為在整體劣勢下保住它的侵朝成果,便乘1896年5月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之機派重臣赴俄秘密談判,提出以北緯38°線為界,日俄瓜分朝鮮。但俄國此時已有在朝鮮建立“黃色俄羅斯”的計劃,故拒絕日本提案。
數年后日本軍力膨脹,在朝鮮國已能與俄比肩,俄國遂在1903年提出以北緯39°線為界瓜分朝鮮國,這次是日本拒絕了。雙方各不相讓,終于爆發1904年的日俄戰爭。日本獲勝后,再無顧忌,于1905年強迫朝鮮與之簽訂《乙巳保護條約》,公然把朝鮮國降為其保護國。1910年,日本進一步把《日韓合并條約》強加于朝鮮,徑直吞并之。從此以后,朝鮮人民不得不經受36年的亡國奴生活,直至二戰中日本戰敗投降。
朝韓分裂過程
朝韓被分裂是二戰日本投降后的決議造成。在日本投降前,美國為了拉攏蘇聯讓其進攻關東軍,許諾戰后將朝/鮮劃為2半分治。蘇聯在日本投降前參戰,打垮了關東軍。所以戰后,美蘇就按照之前的商議,將朝/鮮按照德國一樣處理,按照緯度三十八度線一分為二。北部由蘇聯托管,南部由美國托管。這樣朝/鮮雖然不是戰敗國,但卻國土分裂。
托管期過后,蘇聯在朝鮮建立了親蘇政府,美國在韓國建立了親美政府。這個國家是被強行分開的,民眾當然想統一。但是問題是誰統一誰,被統一一方的政/府必然將是階下囚。所以雙方都想統一對方,而不是被統一。美蘇撤走后,加上按三八線這么一條直直的緯度來劃國界,會有很多邊邊角角難以防守,所以雙方邊界沖突不斷。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起初一路勝利,將韓國軍壓制到釜山一帶,于是美國決心介入,派兵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面臨被美韓軍隊攔腰斬斷之勢,被迫撤退。并被美軍一路壓制到鴨綠江一帶。
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嚴重威脅東北邊疆的安寧,這使得成立才一年有余的新中國也被迫介入。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10月25日,志愿軍首戰殲滅韓國六師。經過反復的拉鋸戰以后,雙方最終決定1953年7月27日以臨時分界線(三八線)為界,中朝聯軍同美國主導下的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并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及瑞典駐軍于共同警備區域,以監察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195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全部撤離朝鮮半島,而美國至今仍有軍隊駐扎在韓國(南朝鮮)。
看了“朝韓分裂的背景”還想看:
1.南北朝鮮分裂原因
2.南朝鮮和北朝鮮為什么會分開
3.南朝鮮和北朝鮮為什么會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