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的形成原因
“君權神授”,在五代這個亂世之中,老祖宗的教條已經完全不適用了,皇帝在人們眼中已經沒有任何神秘感。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的形成原因,歡迎大家閱讀。
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的形成原因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1-2] )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1] )與十國(891年~979年)的合稱,也指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的歷史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與后周。公元960年,趙匡胤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政權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學家統稱十國。
唐末的藩鎮割據是導致分裂的開始:唐朝的藩鎮勢力非常大,藩鎮的軍長官擁有當地的軍政大權,而且權力可以世襲,不聽中央政府的指揮.這主要是唐朝的后期府兵制的瓦解,而采取了“募兵制”,軍隊歸地方軍事長官指揮,外重內輕,導致中央實力弱小,無法控制地方.再加上中央政治腐敗,失掉了統馭全國的能力.地方還擁有經濟自主權,最終導致藩鎮割據的形成。
第二個原因是黃巢起義。黃巢起義大大加速了唐王朝的滅亡.進一步打擊了中央實力和地方門閥大族的勢力,使得一批新軍閥打著鎮壓黃巢、勤王的旗號紛紛崛起,從此開始,地方割據勢力形成.這有點像東漢末年群雄并起的形勢,都是打著維護中央政權的旗號搞地方割據。907年,朱溫廢掉了唐朝最后一個皇帝——唐哀帝,建立了“梁”政權,史稱“后梁”。五代十國正式開始。
五代十國的混亂經歷讓國人不再信君權神授
上蒼的神靈們已經沒那么隨和了,不是你想叫他授給你他就能授給你的。也不是隨便搞兩個道士或者和尚,來做一場法式或者念一念經就能有皇帝做的,如果上天沒意向給你,你就留著為自己超度吧!
還有那些儒家弟子們宣揚的“內圣外王”的思想在這個時代也已經沒落,自從朱溫滅掉唐朝建立起后梁,儒家弟子們搞的這一套就已經被淘汰了,而最先顛覆這套理論的正是朱溫,他開的這個頭可謂窮兇極惡。首先,朱溫是個文盲,大字不識幾個。第二,他是個流氓,一生中凌辱過的女人不計其數。第三,他是個變態,經常和兒媳婦搞亂倫。
朱溫能當上皇帝的原因很簡單,一是有軍隊有實力,二是抓住了時機。
接下來的歷史發展勢態就明顯多了。
這個豬瘟(朱溫)一爆發,五代這個亂世馬上就遭了豬瘟,豬玀們可就一抓一大把了。
后唐、后晉、后漢的開創者都是武將,基本共同點都是沒文化。歷史用這三個短命王朝的結局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死豬不怕開水燙。
后晉有一員武將說過一句話,對于如今的世道來說非常具有概括性——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顯然,這是造反者的專用術語。說出這句名言的人,名叫安重榮,也是個造反者,但最終遭到了鎮壓。
在此我們不妨用毛澤東同志的一句話來形容一下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四朝開國皇帝們的作為,這句話就是“槍桿子里出政權”,靠的就是武力。
顯然,郭威先生也準備走前面四位開拓出來的道理。他和那四位仁兄都擁有兩個共同點——有實力,有時機。
實力他早就有了,時機現在已經到來。
跟隨前輩們的步伐,開創屬于自己的時代去吧!
郭威想要當皇帝,而如今他還尚未進入開封城。照目前的形勢來看,他認為自己還能向前輩皇帝們身上爭取到共同點。
這個共同點就是同前輩皇帝們一樣,被滿朝大臣迎進開封城去當皇帝。享受過這個待遇的有李從珂、石敬瑭、耶律德光以及劉知遠四位。很不幸的是,這四位都沒做過多久的皇帝,就被上天收去當天王了。面對如此恐怖的前車之鑒,郭威并不怕。想當皇帝的人當然相信自己的命比較硬了,先前我們就已說過——死豬不怕開水燙。
所以,郭威堅信那滿朝文武一定會把自己迎進去當皇帝,因為他勝利了,他用行動證明了他才是強者。
問題出在一個人身上。這個人每當兵臨城下的時候都會領著滿朝文武,到城外來搞一個場面盛大的迎降儀式,把強者或者勝利者迎進當皇帝。
這還真自覺!
方便!連殺雞儆猴的工作都省了。非常節約人力物力。
——哎呀,不說了,進去吧,您就是我們的新皇帝了。
這無疑是一條勝利者們非常樂意走的捷徑。
制造這條捷徑、主持迎降儀式的人才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1.五代十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五代十國的混亂經歷讓國人不再信君權神授
3.初一歷史下期中考試卷答案
4.慶歷新政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5.北宋時期的政治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