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歷史典故
成語乘風破浪的意思是船只乘著風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那么,成語乘風破浪的主人公是誰?乘風破浪又有什么典故?
南北朝時,有位年青人名叫宗愨,字元干。他自小就跟著父親和叔叔舞刀弄槍,練拳習武,年紀不大,卻練得一身好武藝。
有一天,正是他哥哥結婚的日子,家里賓客盈門,熱鬧非凡。有十幾個盜賊也乘機冒充客人,混了進來。
正當前面客廳里人來人往,喝酒道賀之際,這伙盜賊卻已潛入宗家的庫房搶劫起來。有個家仆去庫房拿東西,發現了盜賊,大聲驚叫著奔進客廳。 一時間,客廳里的人都被驚呆了,不知如何是好。只見宗愨鎮定自若,拔出佩劍,直奔庫房,盜賊一見來了人,揮舞著刀槍威嚇宗愨,不許他靠前。
宗愨面無懼色,舉劍直刺盜賊,家人也吶喊助威。盜賊見勢不妙,丟下搶得的財物,趕緊脫身逃跑了。
賓客見盜賊被趕走,紛紛稱贊宗愨機敏勇敢、少年有為。問他長大后干什么?他昂起頭,大聲地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干一番偉大的事業。”
果然,幾年以后,當林邑王范陽邁侵擾邊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討伐時,宗愨自告奮勇地請求參戰,被皇帝任命為振武。
一次,檀和之進兵包圍了區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將范扶龍,命宗愨去阻擊林邑王派來增援的兵力。
宗愨設計,先把部隊埋伏在援兵的必經之路,等援兵一進入埋伏圈,伏軍立即出擊,把援兵打得個落花流水。
就這樣,宗愨果然替國家打了不少勝仗,立下許多戰功,被封為洮陽侯。實現了他少年時的志向。
后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延伸閱讀:
宗愨(què),字元干,南陽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炳曰:“汝不富貴,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拒賊,賊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天下無事,士人并以文義為業,炳素高節,諸子群從皆好學,而愨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稱。江夏王義恭為征北、南兗州刺史,愨隨鎮廣陵。時從兄綺為征北府主簿,綺嘗入直,而給吏牛泰與綺妾私通,愨殺泰,綺壯其意,不責也。
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愨自奮請行。義恭舉愨有膽勇,乃除振武,為安西參軍蕭景憲軍副,隨交州刺史檀和之圍區粟城。林邑遣將范毗沙達來救區粟,和之遣偏軍拒之,為賊所敗。又遣愨,愨乃分軍為數道,偃旗潛進,討破之,拔區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陽邁傾國來拒,以具裝被(pi)象,前后無際,士卒不能當。愨曰:“吾聞師子威服百獸。”乃制其形,與象相御,象果驚奔,眾因潰散,遂克林邑。收其異寶雜物,不可勝計。愨一無所取,衣櫛蕭然,文帝甚嘉之。后為隨郡太守,雍州蠻屢為寇,建威沈慶之率愨及柳元景等諸將,分道攻之,群蠻大潰。
又南新郡蠻帥田彥生率部曲反叛,焚燒郡城,屯據白楊山。元景攻之未能下,愨率其所領先登,眾軍隨之,群蠻由是畏服。二十年,孝武伐元兇,以愨為南中郎諮議參軍,領中兵。孝武即位,以為左衛,封洮陽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遷豫州刺史,監五州諸軍事。先是,鄉人庾業,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賓客;而愨至,設以菜菹(zu)粟飯,謂客曰:“宗軍人,慣啖粗食。”愨致飽而去。至是業為愨長史,帶梁郡,愨待之甚厚,不以前事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誕據廣陵反,愨表求赴討,乘驛詣都,面受節度;上停輿慰勉,愨聳躍數十,左右顧盻,上壯之。及行,隸車騎大沈慶之。初,誕誑其眾云:“宗愨助我。”及愨至,躍馬繞城呼曰:“我宗愨也!”事平,入為左衛。五年,從獵墮馬,腳折不堪朝直,以為光祿大夫,加金紫。愨有佳牛堪進御,官買不肯賣,坐免官。明年,復職。廢帝即位,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贈征西,謚曰肅侯。泰始二年,詔以愨配食孝武廟。子羅云,卒,子元寶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