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腦涂地的歷史的典故
肝腦涂地的意思是肝膽腦漿濺了一地。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肝腦涂地的歷史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歡。
“肝腦涂地”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原文為:“今陛下起豐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徑往而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羽戰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未絕,傷痍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也。”
漢高祖劉邦戰勝項羽,平定中原后,就和群臣商議建都一事。由于群臣們都是華山以東的人士,都說:“周朝建都洛陽,世祚(zuò)傳了數百年;秦朝建都咸陽,傳位不過二代就亡了,所以應建都洛陽。”漢高祖猶豫不定。
漢高祖五年,劉邦居洛陽,有個叫婁敬的人,請求晉見皇上。婁敬問皇上:“陛下想建都洛陽,難道是想和周朝較量興隆的盛況嗎?”皇上說:“不錯。”婁敬說:“陛下獲取天下和周朝不同。周武王的祖先積德行善幾十年,人們愿意跟隨他,沒有經過多少殺戮,便取得了天下。陛下從豐沛起事,統兵三千,經歷無數戰斗而席卷蜀漢地區,平定三秦,又和項羽抗衡決戰中原。就拿成皋孤城之爭來說,經歷大戰七十、小戰四十,讓天下無辜百姓肝腦涂地,尸滿遍野,哭泣之聲不絕于耳。那些受創傷的人還沒有復原,你就想和西周較量興隆盛世,我私下以為陛下不能這樣做啊!”
漢高祖終于采納婁敬的建議,取消了建都洛陽的念頭,并賜婁敬為劉姓,故史稱之為劉敬。
“肝腦涂地”原形容死亡慘重,不忍目睹。當前多用來比喻竭盡忠誠,任何犧牲也在所不惜!
相關人物:
婁 敬(生卒年不詳) 漢初齊國盧(今山東省濟南清縣)人。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之一,對于漢初政策的制定及西漢政權的穩定起過很大作用。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漢王朝完成統一后,打算定都洛陽。時婁敬作為齊國的戍卒,正被發往隴西(今甘肅一帶)戍邊,經過咸陽時,他穿著破舊的羊皮外套去拜見同鄉虞,要求面見漢高祖劉邦。虞見他穿著寒酸,想給他換一套體面些的衣服,婁敬卻道:“臣衣帛,衣帛見;衣褐,衣褐見。”見了漢高祖,婁敬直言道:洛陽雖處天下之中,然“大戰七十,小戰四十”,經濟殘破,民怨沸騰,定都于此,利小弊大;而關中一帶地腴民富,且被山帶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婁敬的建議得到張良的支持,劉邦最終決定建都長安。為表彰婁敬,賜姓“劉”,任命他做郎中,號“奉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