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者英雄 敗者賊的故事
成者英雄 敗者賊的故事出自《莊子*盜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成者英雄 敗者賊的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成者英雄 敗者賊的故事:
在春秋這個社會(其實不限于春秋),小的盜賊被抓起來,而竊國大盜卻成了諸侯。齊桓公小白殺了他的哥哥才當上齊國的國君,當上國君后又把嫂子據為己有。對這樣的人,著名的賢人管仲卻心甘情愿地輔佐他。齊國的大臣田常殺死了齊王,竊取了齊國,自己當了齊王。對這樣的竊國大盜,圣人孔子也毫無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給他的錢。要是議論起來,這種事情真是讓人不足掛齒,可是連圣賢都對他們沒有非議。其實這事有什么奇怪呢?《尚書》上說:“孰惡孰美?成者為首,不成者為尾。”
在后來的社會也是這樣。北宋蘇軾在《孔北海贊序》中說:“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曹)操得在英雄之列。”可惜的是,莊子、蘇軾這樣的大聲疾呼不常聽到。與此相對的一個成語是“不以成敗論英雄”。作此呼吁者多半是失敗的一方。國民黨被打敗,逃到臺灣。臺灣的報紙議論起來,就經常用“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個詞。
相關人物介紹:
1、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名小白。齊僖公的兒子、齊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齊襄公和齊君無知相繼死于內亂后,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腹喂苤贋橄?,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擊,于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桓公成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齊恒公的故事:
齊桓公為了稱霸天下,廣求天下賢士輔佐。衛國人寧戚聽到這個消息也想投奔桓公以施展自己的才華,但他家里貧困,苦于沒人舉薦自己。最后他心生一計,于是就替衛國商人趕著貨車來到齊國。他們趕到齊國國都時,已經是傍晚,只好露宿在城門的外面。
這一天,齊桓公正好在郊外迎接賓客,夜里打開城門,讓裝載貨物的車子讓開。迎賓隊伍中的隨從很多,火把也很明亮。這時,寧戚正在車下喂牛,遠遠地望見了齊桓公,悲從中來,于是就敲著牛角大聲地唱起歌來。
齊桓公聽到了歌聲,細細品味歌詞,說:“真是與眾不同啊!這個唱歌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凡夫俗子!”說罷便下令把寧戚帶回去。
齊桓公回到宮中后,侍從們請示桓公如何安置寧戚。齊桓公賜給他衣服帽子,隨即召見了他。寧戚見到桓公后便用如何治理國家的話勸說他,桓公非常滿意。
第二天,齊桓公再次召見了寧戚。這一次,寧戚又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話勸說桓公,桓公聽了以后更加高興,準備任用他擔任要職。
大臣們聽到這個消息后,紛紛勸諫道:“寧戚是衛國人,我們對他的底細還不是很了解。大王還是先核實一下,如果他確實是個賢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
齊桓公笑著搖了搖頭,說:“不必了。用人而疑之,這正是君主失去天下杰出人才的原因。”
最后,齊桓公沒有聽從大臣的意見,對寧戚委以了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