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歷史故事
武則天(624—705)名曌(zhào),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其在位時間長,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繼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一起來看看關于武則天的歷史故事,歡迎閱讀!
歷史中的武則天
武則天,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祖籍并州文水,生于利州,為唐開國功臣武士彟次女。武則天家境不錯,爹爹是大唐工部尚書,母親是前隋宰相、皇族宗親楊達的女兒。寒門新貴,皇家又頗為依仗。武士彟勤勤懇懇,本著上報皇恩,下對百姓,也算是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似乎生活就此完滿了。
但是在血統論大行其道的隋唐時代,武尚書唯一的遺憾就是楊氏沒為自己產下麟兒,只有兩女常伴膝下。武尚書也算是忠厚老實之人,沒有為此責怪與楊氏,只是此念終不能放下,所以從小就把小女兒武則天當做男兒來養。平時多穿男兒的衣服,也多習男兒所學。武則天也不厭煩,雖是女兒身,但志存高遠,認認真真跟著爹爹學習怎樣處理政務。這便奠定了一代女皇的今后的作為。
這天,武尚書把人稱通曉天機未來、看破天下、名聞朝野的大星相家袁天綱請到家中為家人算命,此時武則天仍作男兒打扮,袁先生一語道破,此子若為女孩,將來必能君臨天下。袁天綱一番話把武士彟驚呆了,趕忙把人拉到內室,再三確認所言非虛,心中惶惶,千叮嚀萬囑咐此話再不可對別人講。
貞觀九年,太上皇李淵撒手殯天。武士彟感念太上皇恩情,哀傷無比,如上考妣,奉號慟,因議成疾,新病疊舊疾,竟一臥不起,每每嘔心吐血,醫生們想盡了招數,但所開之藥,如石投水,了無療效,最終撒手人寰。
因著武士彟的去世,之前住在一起的親戚朋友便欲分家,世態炎涼,孤兒寡母,受盡奚落。武士彟在世時,尤為喜愛小女兒,所以對她百般愛護,這也致使她養成了心高氣傲的性子。現在不僅許多之前的朋友不聞不問,還落井下石。武則天深深的感受到了人性丑惡的一面,對那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世人,產生了強烈的反感。所謂的儒家信條。孔孟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字”,在現實生活中,在她的心里,被證實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幻覺,是一個欺騙別人的工具,而正真的人生充滿著風霜刀劍。世上既沒有人可以原諒一切,也沒有什么永遠的溫情。她不止一次在心里暗暗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做人上人。
楊氏母女被逼無奈,最后只得遷徙京城長安,寄于親戚家中,過著忍氣吞聲的生活。楊氏想的是若為女兒擇一佳婿,便可擺脫現在的窘境,所以在苦悶中,不斷地尋找機會,捕捉希望。武則天也在暗自籌謀如何成為人上人。
貞觀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為擴充后宮發出征美令,武則天果斷的把握了這個機會,入宮伴架,可惜她雖用盡心計,卻不得李世民喜愛,只得另作圖謀,或許是機緣巧合,又或許是她的計謀,適時的引起了當時的太子李治的注意,因得她長相魅人,這次李治被她成功的掌控,并發誓一定會再將她接回宮來。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崩逝,唐高宗李治即位。作為侍候過先皇的后宮妃嬪,以當時的規矩,全部入住感業寺,武則天也在其中。三年喪期一過,李治迫不及待的把武則天接回宮中,封昭儀。
從此三千寵愛于一身,無論后宮還是朝堂政事,李治大都與武則天商議。但是武則天仍不滿足,她的上面還有蕭淑妃和王皇后。因為李治是一個極為仁慈之人,雖獨寵于武則天,但對宮中的一些舊人念有往日舊情,從不曾有廢后想法,所以對于武則天提出的要做皇后的要求,不曾同意。
武則天心有不甘,多方陷害于王皇后與蕭淑妃,結果不佳。因此作出狠心一計,表面恭順于王皇后,暗地里卻掐死自己剛出生的女兒陷害于她,高宗震怒,囚禁皇后與寢宮,武則天趁勢更進一步,作出王皇后與蕭淑妃欲下毒毒死高宗跟她的場景,高宗不得不信,遂下令廢去王皇后與蕭淑妃,并終生監禁夜幽庭,兩人后來均被武則天暗中殺害。
武則天順利成章的成為了皇后,獨霸后宮。由于李治身體多有不適,后來朝堂之事也多由武則天處理,她深刻感受到了權力頂端的歡欣,野心進一步擴張,她想要那個位置。
李治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當時的太子是武則天的長子李弘,太子弘是一個很長進的人,在朝堂大有作為,而且也完全繼承了李治慈善的性格,他有著正統的思想,有時并不完全遵從于武則天的想法,李治覺得很放心,早有傳位于太子之意,多次說與武則天,武則天深深的感到了危機,何況李弘平時行事也多違自己的意愿,想到當年自己害死的女兒,一不做二不休,下毒害死的太子,接著又害死了即太子位的次子。其他兩個兒子沒有什么大的作為,武則天才稍微收斂一下把這兩個兒子外放。
這期間武則天也在緊鑼密鼓的收買朝堂中人,不能收買的,反對自己的,找人陷害,之后外放或殺害。武則天的野心這下是徹底暴露出來了。弘道元年,高宗逝世。現在的朝廷除了一些根基深厚的老臣,大多都在武則天的掌控之中了,武則天重用武氏的親族,如武承嗣等,以及一些酷吏,周興,來俊臣等。鏟除李氏親族,親唐官宦,排除異己,并制造大量祥瑞,為自己登基制造輿論,終于天授元年榮登大寶,成為一代女皇。
武則天在位期間,開放科舉,廣納賢才,但是念著周興等酷吏是自己登基的功臣,多有倚重,武氏親族與這些酷吏在朝堂任意妄為,一切老臣,皆因不服從于他們的淫威,多陷害以叛亂之名,流放或殺害。
武則天一生蓄養面首無數,或許當時的她因年老,已有些昏暈,對這些男寵多有偏袒,以致這些人肆意妄為,最后竟做出亂政之舉,幾欲圖謀江山。
故事的結局以一場宮變結束了武則天十五年的統治,江山重回李唐手中。也許是終了有所醒悟,才立一無字碑,任由后人評說。
武則天是如何殺害王皇后和蕭淑妃的
武則天是個野心極大的女人,在她通往更高權力的道路上,顯然王皇后成了極大的一個絆腳石。那么她是怎么除掉王皇后的呢?根據《史記》記載,武則天生下女兒安定公主后,這一天王皇后來看她和孩子。王皇后走后,她就把孩子掐死了,然后誣蔑是王皇后下的毒手。這可是她的親生女兒,由此可見武則天心腸是如何的狠毒。
王皇后百口莫辯,由此下獄。同時武則天還順帶著把蕭淑妃也推到王皇后一伙里面,一起辦下了大獄。之后高宗李治將王皇后和蕭淑妃二人廢為庶人,關押到太極宮的一個清冷的院落里軟禁起來。說是院落,其實是個黑牢,只在墻上鑿一個洞,以便遞飯。后來有一天高宗李治偶然路過此地,看到此情此景,想到蕭淑妃還和他生育了三個兒女,心中不忍,便答應了她倆找機會將她二人放出。
豈料這一幕被武則天的眼線看到。武則天知道情況后對高宗李治說:皇上,聽說您去見了王皇后和蕭淑妃,您這么做是極不妥當的。現在我剛剛當上皇后,她們也剛剛被廢,無論是朝廷還是后宮都還處于狐疑狀態之中,一切都還不穩定,有可能再起波瀾。您這樣輕率表態,好像是舊情復燃的樣子,那宮廷里的人會怎么看我們,外廷的人又會怎么看我們?我們的敵人會怎么想,我們的朋友又會怎么想?您還有沒有一個準主意!所以,您是把我們自己置于不利地位,我們的勝利成果很可能因為您的草率付之東流啊。您想一想,這樣做對還是不對?
禁不住武則天的威逼,軟弱的李治就放了話,將王皇后和蕭淑妃的處理權交給了武則天,任由武則天處置。那么武則天會怎么處理呢?根據《資治通鑒》的記載,她把這兩個人各打了一百大板,打得皮開肉綻。這還不算,還要截去她們的手足。這還不夠,她又把這兩人置于釀甕中,就是扔到酒缸里去了。為什么要扔到酒缸里去呢?她說這叫“令二嫗骨醉”,你們倆不是在做重獲自由的黃粱大夢嗎?我讓你們醉到骨頭里去。王皇后和蕭淑妃當時都只有二十多歲,兩個如花的生命,就這樣血腥地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