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歷史故事
勵志歷史故事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勵志歷史故事你知道多少你?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勵志歷史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勵志歷史故事篇一
風雨飄搖的南宋末年,造就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元軍大舉南侵之際,文天祥率領軍隊與元兵苦戰于江西一帶,終因眾寡懸殊,兵敗被俘。文天祥被押解到燕京后,元朝當局因知他文武全才,深孚人望,便軟硬兼施,甩了各種辦法,企圖用高官厚祿收買他。文天樣雖身陷囹固,卻堅貞不屈,志不可奪,寧死也不出賣自己的靈魂去做侵略者的鷹犬,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文天祥有一個弟弟叫文溪山,當時還在惠州做官,他看著宋室江山大勢已去,不思振作,卻甘心媚顏事敵。就在文天祥被俘后的次年5 月,他投降元朝,后即赴燕京,騎馬招搖于市。
文天祥在燕都獄中,聽到這個消息,捶胸跌足,放聲痛罵,大罵他的弟弟文溪山沒有骨氣??蕻?,援筆寫詩一首:
去年別我施出嶺,今年汝來亦至燕。兄弟一囚一騎馬,同父同母不同天??蓱z骨肉相聚散,人間不滿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志,悠悠白日橫蒼煙。
文天祥還有一個哥哥名叫文天禎,寶祜年間鄉舉,也曾做過官。后因弟文天祥死節,于是再也不愿為官,隱居山林。同是一母所生,兄弟三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卻大相徑庭,是和他們不同的道德信仰的人生追求分不開的。
勵志歷史故事篇二
民族英雄鄭成功四抗父母不肯投降的趣事廣為人知。他的父親鄭芝龍是一個賣國求榮的大漢奸,南明之時,朝廷兵權操縱在他手里,清廷以閩粵總督的官職為誘餌,他就心有所動。一天他把兒子鄭成功找來,講了自己的心思。當時才二十三歲的鄭成功不僅文武雙全,而且有一顆愛國忠心,他對父親的叛變行為十分震驚,他耐心地勸說父親;清廷一向,背信棄義,我們如今地處福建有險可守,抗清地利人和,中興大明并非毫無希望;即使失敗,有史可法為榜樣,也要名垂青史。但鄭芝龍迷戀清廷的高官厚祿,執意投降。鄭成功當夜逃走,決心抗清到底。他在給父親的信中說: "從來父教子以忠,未聞父教子以貳。"
鄭芝龍投降清廷了,然而家財沒有保住,妻子田川氏(鄭成功生母)被清兵奸污,自縊身死。鄭芝龍有此國恨家仇而不思圖報,反而為了保全性命,在清廷的指使、配合下三次寫信勸兒子投降,都遭到嚴辭拒絕。
第三次勸降時,鄭芝龍派鄭成功最喜歡的弟弟鄭渡,陪伺清廷的欽差大臣去勸降。這一次清廷出價更高,不但封公,而且答應將福州、泉州、漳州、興化四府的土地撥給鄭成功管轄,鄭渡到廈門,一見哥哥就痛哭不已,懇求哥哥為了全家人的性命忍辱投降。鄭成功思念骨肉,心如刀絞,更覺得倘若投降清廷,就對不起天地良心,會成為民族罪人。于是他堅定地說; "我要的不是個人的富貴,一家的平安,而是大:明的天下,故國的山河。父親賣國求榮,致使隆武帝被俘遇害,幾十萬軍民流血犧牲,至今萬人唾罵!"他還勸弟弟到杭州祭掃岳墓,當岳飛而不當秦檜。后來,鄭成功進軍臺灣,趕跑荷蘭侵略者,使臺灣回歸祖國。
勵志歷史故事篇三
韓信年輕的時候,家里貧窮,只得四處流浪。一天,他來到市上,被一個屠戶的兒子看見了,就挑釁地說: "你這么大的個子,腰里還佩著劍。你有本事,就用你的劍把我殺了;若沒有這個膽量,就從我胯下鉆過去!"韓信看看這個無賴,搖了搖頭,嘆口氣,就俯下身子,從這個無賴胯下爬了過去。圍觀的人大笑不已,罵韓信是膽小鬼。
后來,韓信在劉邦手下當了大,輔佐劉邦指揮軍隊南征北戰,東討西伐,最后打敗了項羽,封為齊王,后改為楚王。
韓信忍辱胯下,決不是純然的怯懦,他忍小辱是為了成大志,是不愿因一時的血氣之爭,逞一時的"小勇",而放棄遠大的抱負,放棄超乎常人的大勇。后來在千軍萬馬之中,他出生入死,指揮若定,破趙之役,置之死地而后生;垓下決戰,設下十面埋伏,置項羽于死地。這才是真正的勇敢。
看了勵志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