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歷史故事
在我的記憶長河里有許許多多的感人的歷史故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關于令人感動歷史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關于令人感動歷史故事篇一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從小喪父,全靠母親倪氏一人日夜紡紗織布,挑起生活重擔。倪氏是個勤勞而有見識的婦女,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讀書上進,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軻在跟鄰居家的小孩兒打架,孟母覺得這里的環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見鄰居鐵匠家里支著個大爐子,幾個滿身油污的鐵匠師傅在打鐵。孟軻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磚塊做鐵砧,用木棍做鐵錘,模仿著鐵匠師傅的動作,玩得正起勁呢!孟母一想,這里環境還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著孝服的送葬隊伍,哭哭啼啼地抬著棺材來到墳地,幾個精壯小伙子用鋤頭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覺得挺好玩,就模仿著他們的動作,也用樹枝挖開地面,認認真真地把一根小樹枝當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來,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學堂,有個胡子花白的老師教著一群大大小小的學生。老師每天搖頭晃腦地領著學生念書,那拖腔拖調的聲音就像唱歌,調皮的孟軻也跟著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孟母以為兒子喜歡念書了,高興得很,就把孟軻送去上學。
可是有一天,孟軻逃學了。孟母知道后傷透了心。等孟軻玩夠了回來,孟母把他叫到身邊,說:“你貪玩逃學不讀書,就像剪斷了的布一樣,織不成布;織不成布,就沒有衣服穿;不好好讀書,你就永遠成不了人才。”說著,抄起剪刀,“嘩”的一聲,把織機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
孟軻嚇得愣住了。這一次,孟軻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動。他認真地思考了很久,終于明白了道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由于他天資聰明,后來又專門跟孔子的孫子子思學習,終于成了儒家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關于令人感動歷史故事篇二
貶官,再貶官,一切都來的太突然。
當年他多么得意,今天他卻無比辛酸。醒時同交歡,醉后終分散。無人知道他的感受。
滿腔壯志,化作悲憤。滿腔悲憤,化作美酒。酒入愁腸,三分釀成劍氣,余下的七分釀成月光,秀口一吐,就是大半個盛唐。
我被太白感動,因為他那起落彼伏的人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世人看了柳宗元的《江雪》,不禁會感嘆他的孤寂。可世人哪知他真正的心情。我佩服胡應鱗的點評:“獨釣寒江雪,五字極鬧。”他真正走入了柳宗元的內心境界。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被柳宗元感動,我沒有感覺到孤寂,看到的,只有錚錚鐵骨和靈魂的昂然!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的一生注定坎坷。妻子離去,他已悲傷萬分。可皇帝在一聲聲“蘇大胡子”的嘲諷他的雄心壯志落空。
十年生死兩茫茫。為何命運如此不公?世人只驚嘆他詩詞的優美,豈知他人生的凄慘?
被東坡感動,因為他詩詞的壯美和坎坷的人生。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笑談,笑談,哪有這么簡單?千古才子的血淚沖冼著歷史,留下的卻是一首首凄美的詞,靜靜地傳唱了千年。
關于令人感動歷史故事篇三
諸葛亮姓諸葛,字孔明,道號臥龍先生,人稱臥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軍事家。他一生追隨劉備,多次為劉備打仗時出謀劃策,幫助劉備取荊州,得馬超,破許昌……一生為蜀國立下的功績不計其數,直到劉備死后,諸葛亮為報答劉備對自己的知遇之恩,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但由于大將魏延的不慎,在五十九歲時去世,死前留下了一個圖本和以后出事的應對措施,幫助蜀國在他死后仍然像以前那樣興旺了一陣子。
諸葛亮一生經歷過許多大的戰爭,且計謀大部分是諸葛亮出的。比如說草船借箭:周瑜心胸狹窄,嫉妒諸葛亮的才華,想方設法的要除掉諸葛亮。這時正值秋日,在許昌整頓了一年的曹軍現已精神煥發,準備駕船攻打江南。周瑜得知消息,本想全力抗曹,但是軍中卻缺少弓箭,周瑜便想出一計,讓諸葛亮趕造十萬支箭,若十日內沒有完成,便軍法處置。然而諸葛亮并沒有抱怨,而是說只需三日便可完工。周瑜嘲笑諸葛亮說大話,于是便任由他去了。
第二天,諸葛亮把從魯肅那里借來的二十艘快船推入水中,船上插滿了草人,并下令向曹軍水寨進發。這一天正好有霧,曹軍的視線不好,錯把草人當成了士兵。霎時間,曹軍朝草船萬箭齊發,都射在了草人的身上。每條船上足足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上輕而易舉湊齊了十萬多支箭,周瑜啞口無言,計劃落空。
諸葛亮最令人感動的便是他對劉備的忠心。他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劉備疾病纏身的那一段時間里,諸葛亮對他的關懷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劉備死后,有才能的諸葛亮并沒有稱王稱帝之心,而是全力幫助后主劉禪帶兵打仗,管理國家大事,對待劉備的孩子就像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那樣,但是蜀國有才能的人都相繼死去,諸葛亮一個人獨木難支,難管朝政,最終死去。他在臨死時還在關心著國家大事。
諸葛亮這個令人感動的歷史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熠熠生輝,永遠不會被人忘卻。
看了關于令人感動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