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感恩歷史小故事精選
華夏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同時在歷史文化上也相當悠久,從古至今,很多著名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信息都被完整的,毫無保留地流傳下來,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感恩歷史小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關(guān)于感恩歷史小故事篇一
春秋時,鄭武公的夫人姜氏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姜氏在睡夢中生下的,醒來后嚇了一大跳,因此就起名為寤生。二兒子段長得一表人才,又武藝高強,姜夫人很喜歡段,不愛寤生,她一直勸武公立段為世子,武公沒有答應(yīng),仍立寤生為世子,只給段一個叫共的小城,姜氏很不高興,卻又無可奈何。
鄭武公死后,寤生即位,就是鄭莊公。姜夫人就開始和段密謀要篡權(quán)。大臣都勸莊公早點動手,莊公因為母親和弟弟的陰謀沒有明顯暴露,就遲遲不動手。
一天,莊公假裝外出,姜夫人和段以為有了機會,就公開叛亂,結(jié)果被莊公一網(wǎng)打盡。段畏罪自殺。莊公讓人把姜夫人和段密謀的信件交給姜夫人,說:“不到黃泉,永不相見!”姜夫人也覺得沒有臉見兒子,就搬到潁地去住。
當時,有一個叫潁考叔的人,知道了這件事情后,就帶上幾個貓頭鷹的頭去見莊公。
兩人見面后,莊公問:“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鳥的頭?”考叔說:“這鳥叫貓頭鷹,長大后就吃了哺養(yǎng)自己的母親,是不孝之鳥,所以我專門殺這種鳥。”莊公就揀了幾塊好肉包起來,放在袖中。莊公覺得奇怪,問:“你這是干什么?”考叔說:“我家里窮,平常沒什么好吃的孝敬老母親,所以每次有了好吃的,我就拿一些給母親,讓她老人家能盡量高興。”莊公一聽,長嘆一聲,說:“你雖然貧窮,卻有母親,我雖貴為國君,卻沒有母親!”考叔明知故問:“您母親姜夫人不是身體很好嗎?”莊公停了一會兒,就把發(fā)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對考叔說了。潁考叔聽了以后,說:“如果您顧慮黃泉見母的誓,我倒有一個辦法。”莊公連忙問:“先生你說怎么辦?”考叔說:“您找一個地下有泉水的地方一直往下挖,挖到有了泉水后,就在泉水旁邊蓋一個地下室,然后把您母親接到地下室,您不就可以與母親相見了嗎?”
鄭莊公聽了大喜,馬上就讓潁考叔帶人去辦。等挖到泉水,地下室蓋成后,潁考叔把姜夫人接到地下室,然后就派人去通知鄭莊公。鄭莊公急忙來到洞邊,沿著梯子走進地下室,泉水沽沽地流著,莊公一見姜夫人,一頭跪倒在地,說:“兒寤生不孝順,請母親恕罪!”
姜夫人連忙扶起兒子,說:“都怪當忍受的我糊涂,與你沒關(guān)系。”說完,母子倆抱頭痛哭,然后,莊公扶著母親走上地面,親自趕車把母親接到宮里。
姜夫人與鄭莊母子團聚,十分感激潁考叔,就封他為大夫。
關(guān)于感恩歷史小故事篇二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于歷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關(guān)于感恩歷史小故事篇三
春秋時期,晉國君主晉獻公的寵妃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兩個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國外,各奔東西。
重耳逃亡到楚國時,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
有一天,楚王又設(shè)宴招待重耳。酒過三巡,楚王問重耳:“日后公子若返回晉國做了國君,如何報答寡人?”
重耳一時不知該怎樣回答,說:“楚國富饒,什么都不缺,我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假如真的有那一天,我希望與楚國永遠和睦相處。”
楚王已有幾分醉意,說:“列國爭霸,也說不定有一天楚國會與晉國交兵,公子你怎么辦?”
重耳老老實實地回答:“倘若真是不得已交兵,我愿命令部隊退讓三舍(九十里)。”意思是說不想與楚國發(fā)生戰(zhàn)爭。
后來,秦國出兵平定了晉國內(nèi)亂,殺滅群奸,重耳得以回國做了國君,稱晉文公。他整頓朝綱,發(fā)展生產(chǎn),逐漸使國家變得強盛起來。
楚王早有稱霸中原的野心,第一步想先消滅宋國。宋襄公便派人向晉國求援。
晉文公與群臣商量。狐偃、趙衰等大將主張不要直接與楚軍交鋒,而去討伐歸附楚國的衛(wèi)、曹兩個小國。
晉文公于是派先軫為大將,順利地攻克了衛(wèi)、曹兩國,并俘獲了這兩國的君主。
楚國大將成得臣得到消息,只好暫緩攻打宋國,派使者見晉文公,表示愿意不再伐宋,希望晉軍能退出衛(wèi)、曹領(lǐng)地。
晉文公接受條件,讓衛(wèi)成公和曹共公復(fù)國,但要求他們從此臣服晉國。
成得臣得知消息之后暴跳如雷,決意要與晉文公決一死戰(zhàn)。他指揮大軍,向晉國發(fā)起進攻。
晉文公想起當年對楚王的承諾,便命令部隊向后撤退。眾將都不解,說:“主公難道怕成得臣嗎?”晉文公說:“不,成得臣有勇無謀,我怎么會怕他呢?只是我當初與楚王有諾:一旦交兵,我當退避三舍,不可失信。”
于是,晉軍一口氣退了九十里,在一個名叫城濮的地方駐扎下來。
楚軍中有的將領(lǐng)主張不必追了,此時收兵也算不戰(zhàn)而勝,面子掙回來了。可是成得臣卻絲毫聽不進去,說:“他知道不敵我軍,于是膽氣盡喪,你們都給我追,不要停下!”
楚軍追到城濮,與晉軍相遇。一場惡戰(zhàn)已不可避免了。在此之前,晉軍大將先軫已巧妙布陣,在許多險要地段設(shè)下埋伏,將楚軍切為幾段,首尾不能相顧,終于大敗,損失慘重。成得臣只得拔劍自刎而死。
晉文公因城濮之戰(zhàn)聲名大振,終成一代霸主。
看了關(guān)于感恩歷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