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歷史故事
自古至今,歷史上出現了許多傳奇人物,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有名歷史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有名歷史故事篇一
一國之母的皇后竟然是處女,這也許誰都不會相信,但歷史就是這樣,這兩個漢朝的皇后在她們的一生中從來沒有被皇帝碰過。
呂太后威脅說要殺掉整個后宮讓張嫣受皇帝的專寵,張嫣不得不在呂后的命令下假裝懷孕,以保全眾妃子。
張嫣:漢惠帝劉盈的的皇后,魯元公主之女。劉盈二十歲時,呂后作主將張嫣嫁給劉盈,張嫣是劉盈的外甥女,當時只十歲多一點。劉盈死時,張嫣年僅十四歲。呂氏族滅,這個尚未成年的寡婦被廢,軟禁在只有吃喝而沒有自由的北宮,度過了二十多年。死時僅三十六歲。
上官氏:漢昭帝皇后。她與漢武帝晚年托孤時的兩位大人物都有密切的關系:她是上官桀的孫女,同時也是霍光的外孫女。六歲時嫁給十一歲的漢昭帝。后來昭帝病死時,她才十五歲,漢宣帝因輩分比昭帝小兩輩,竟要叫她太皇太后,她開始了近四十年的守寡歷程,直到去世.
漢代的時候,外戚的勢力是一股最大的政治勢力之一。皇帝的廢立經常由太后家里的人說了算,所以經常立一些年紀輕輕的小娃娃做為皇帝,順帶著,娶的皇后也都是小娃娃。因此,大漢帝國還是一個玩具制造大國。可惜,那時還沒有橡膠和塑料,用的都是可降解材料,所以后世不傳。
呂雉就立了自己的兒子劉盈為帝,又讓劉盈娶了她的外孫女張嫣為皇后。定親時,這個皇帝用了駿馬十二匹、黃金萬兩作為聘禮,迎娶這個才十歲的小外甥女。張嫣的弟弟年紀還小,見黃金累累堆于堂上,奔入內房里對阿嫣說:“嫣姐,皇帝要買你去哩。”
呂太后威脅說要殺掉整個后宮讓張嫣受皇帝的專寵,張嫣不得不在呂后的命令下假裝懷孕,以保全眾妃子。不久,惠帝死于未央宮,年二十三,皇后年方十四,剛剛發育,還是處女。此后,這個小皇后就被幽禁了,連宮女都敢欺負她,只有她的玩具陪著。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
有名歷史故事篇二
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里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
外公叫韋孝寬,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私塾。皇甫績;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里上學。
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后,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
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里,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后按照規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后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績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小哥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里都很高興。可是,小皇甫績心里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皇甫績一本正經地說:“這是私塾里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愿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的規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
后來皇甫績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于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有名歷史故事篇三
在諸侯大國爭奪霸權的斗爭中,大國兼并小國,擴張了土地。可是大國的諸侯不得不把 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給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勢力大了起來。他們之間也經常發生斗爭。大國 國內的矛盾尖銳起來,都想把爭奪霸權的戰爭暫時停止下來。
為了這個緣故,宋國大夫向戍(音shù)在晉、楚兩國之間奔走,做調停人。
公元前546年,晉楚兩國和其他幾個國家,在宋國舉行了“弭兵會議”(弭音mǐ, 弭兵就是停止戰爭)。在這次會議上,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代表南北兩個集團講了和, 訂了盟約。規定除齊、秦兩個大國外,各小國都要向晉、楚兩國同樣朝貢。晉楚兩國平分霸 權,以后五十多年里,沒發生大的戰爭。
到楚莊王的孫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國漸漸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來 的太子建廢掉。這時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師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鎮守。楚平王怕 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來,誣說太子建正在謀反。
伍奢說什么也不承認,立刻被關進監獄。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殺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寫信給他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們 回來,以便一起除掉。大兒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音yǐng),就跟父親 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殺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風聲,帶著兒子公子勝逃到宋國去了。
伍奢的另一個兒子伍子胥,也從楚國逃出來,他趕到宋國,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國發 生內亂,伍子胥又帶著太子建、公子勝逃到鄭國,想請鄭國幫他們報仇。可是鄭國國君鄭定 公沒有同意。
太子建報仇心切,竟勾結鄭國的一些大臣想奪鄭定公的權,被鄭定公殺了。伍子胥只好 帶著公子勝逃出鄭國,投奔吳國(都城在今江蘇蘇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懸賞捉拿伍子胥,叫人畫了伍子胥的像,掛在楚國各地的城門口,囑咐 各地官吏盤查。
伍子胥帶著公子勝逃出鄭國后,白天躲藏,晚上趕路,來到吳楚兩國交界的昭關(在今 安徽含山縣北)。關上的官吏盤查得很緊。傳說伍子胥一連幾夜愁得睡不著覺,連頭發也愁 白了。幸虧他們遇到了一個好心人東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東皋公有個朋 友,模樣有點像伍子胥。東皋公讓他冒充伍子胥過關。守關的逮住了這個假伍子胥,而那個 真伍子胥因為頭發全白,面貌變了,守關的認不出來,就被他混出關去。
伍子胥出了昭關,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條大江攔住去路。伍子胥正 在著急,江上有個打魚的老頭兒劃著一只小船過來,把伍子胥渡過江去。
過了大江,伍子胥感激萬分,摘下身邊的寶劍,交給老漁人,說:“這把寶劍是楚王賜 給我祖父的,值一百兩金子。
現在送給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漁人說:“楚王為了追捕你,出了五萬石糧食的賞金,還答應封告發人大夫爵位。我 不貪圖這個賞金、爵位,難道會要你這寶劍嗎?”
伍子胥連忙向老漁人賠禮,收了寶劍,辭別老漁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吳國,吳國的公子光正想奪取王位。在伍子胥幫助下,公子光殺了吳王僚 (音liáo),自立為王。這就是吳王闔閭(音hé lǘ)。
吳王闔閭即位之后,封伍子胥為大夫,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孫武,是 個善于用兵的大軍事家。吳王依靠伍子胥和孫武這兩個人,整頓兵馬,先兼并了臨近幾個小 國。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拜孫武為大將,伍子胥為副將,親自率領大軍,向楚國進 攻,連戰連勝,把楚國的軍隊打得一敗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時,楚平王已經死去,他的兒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 墳,還把平王的尸首挖出來狠狠鞭打了一頓。
吳軍占領了郢都。楚國人申包胥逃到秦國,向秦國求救。秦哀公沒同意出兵。申包胥在 秦國宮門外賴著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終于被感動了,說:“楚國 雖然暴虐無道,但是有這樣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們亡國!”
看了有名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