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失信的歷史故事
失信就等于失人心,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有關失信的歷史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有關失信的歷史故事篇1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憤然離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開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有關失信的歷史故事篇2
有一年的夏天,康熙皇帝來到塞北木蘭圍場狩獵。當他走過伊遜河到了一座大山前時,身體感覺有點累了,便對身邊的老太監郭繼功說:“傳朕的旨意,命大隊人馬稍停片刻。”人們便停下歇息。
這里的風景很美。康熙下馬后,信步登上了這座大山頂,見有棵獨立的青松,翠滴滴的,就象撐在山頂上的一把綠傘,下面十分陰涼,微風吹來,使人心曠神怡。
康熙坐在松下,一時來了棋癮,便讓隨從擺好象棋盤,同一位大臣下起棋來。這位大臣哪里是皇上的對手,下三盤,連輸三盤。可皇上越玩越來興趣,他問周圍的大臣們:“誰再來同朕下一盤呢?”大臣們你瞅瞅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下手。大家都知道皇上的棋藝高明得很呢!
這時,旁邊有一名年輕的侍衛叫那仁福,平時就是一個“象棋迷”,如今他見到皇上心情高興又平易近人,和和善善,心里就想同皇上對弈一盤,但是又害怕不敢多言。
康熙看出那仁福的意思,便笑笑問道:“你會下棋嗎?”那仁福忙說:“皇上,奴才不敢。”
康熙說:“一同玩玩無妨,朕不怪罪你就是了。”
那仁福大著膽子與皇上面對面的坐下。他只要一玩上象棋,就什么也不顧,“皇上”兩字,早忘了個凈光。
那仁福善用車、馬、炮聯合進攻,不一會,就把皇上的棋路殺亂了。康熙的眉頭皺一陣,松一陣,正在想對策。那仁福越殺越猛,好多卒子過了“漢河”。接著,又巧使連環馬,瞅準時機,三跳兩蹦,哎呀呀,那仁福的“馬”踩掉了康熙的“車”。康熙腦門上熱汗直流,圍觀的人都為那仁福捏了一把汗。
在這個節骨眼上,最會察顏觀色的老太監郭繼功,小眼珠一轉,就對康熙說:“皇上,不好啦!山下竄出一只猛虎!”康熙一聽,忙站起身來對仁福說:“朕先去獵虎,你等著,回來再與你下完這盤棋吧!”那仁福聽了,只好等在棋盤旁,雖不知所措但也沒有多想。
說來也巧,康熙走下山坡,卻遇上了一只野鹿。常言道:“有鹿就無鹿。康熙以為老太監看花了眼,把鹿當虎了。其實,老太監見皇上棋勢已成敗局,故意引他下山。
那野鹿見有人騎馬追趕,揚起四蹄就跑,跑呀,跑呀,翻過一山又一嶺,涉過一河又一川,康熙還是緊追不放!一直追到塞罕壩上的密林里,終于用箭把鹿射死了。康熙好不高興,下棋的事兒,早忘得一干二凈了。
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康熙狩獵歸來,又路過這座大山跟前。他抬頭一見山坡上那棵大松樹,喲,這是朕與那仁福下棋的地方么,還有一盤棋沒下完呢!
康熙來到松下,只見那仁福一膝跪地,左手托腮,兩眼閉著,象是在凝思。康熙高興地說:“仁福,朕一去多天,讓你久等了!”那仁福一聲不吭。康熙拍拍仁福的肩膀,仍然紋絲不動。這時,康熙才發覺他已經死了。心里不覺發出一聲感慨:好一個忠厚守職的小伙子啊!
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原野依舊,而人已非,康熙心里難過極了,他想,君無戲言,自己失信于那仁福,竟讓人白白死了,遂就地厚葬此人。從此,康熙引以為鑒,再也不失信于人了。
有關失信的歷史故事篇3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
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于困境,便沒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看過有關失信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