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的歷史故事
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寬容是一種美德。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寬容的歷史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寬容的歷史故事篇1
戰國時期,梁國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經做過一個邊境縣的縣令。這個縣和楚國相鄰界,梁、楚兩國都設有邊亭,兩國邊亭的人員各自種了一塊瓜田。梁人十分勤勞,多次給瓜田澆水灌溉,他們種的瓜長勢很好。而楚人懶惰,給瓜田澆水灌溉的次數少,他們種的瓜長勢不好。
楚人出于妒嫉,深夜里去踐踏和扯斷梁人的瓜藤。梁人發現后,去請示縣令宋就,認為要報復,準備也去踐踏楚人的瓜藤,宋就聽后搖搖頭說:“怎么可以這樣做呢?與人結怨是招禍的門徑。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也對人家不好,這多么狹隘呢!我告訴你們一個辦法,每晚派人暗中為楚人澆灌他們的瓜田,不要讓他們知道。”
楚人早晨到瓜田一看,發現已經澆灌過了。就這樣,在梁人的幫助下,楚亭的瓜田長勢一天比一天好起來。楚人感到奇怪,便暗中察訪,知道原來是梁人干的,于是大受震撼,便把這件事報告給楚國朝廷。楚王知道這件事后,感到很慚愧,便派人帶著豐厚的禮品向梁國邊亭人員表示歉意,并請求與梁王結交。楚王后來多次稱贊梁王講信義。所以說,梁楚兩國的友好關系,是從宋就妥善處理邊亭瓜田事件開始的。
寬容的歷史故事篇2
三國時蜀國,諸葛亮去世后,蜀主劉禪遵諸葛亮遺表任用蔣琬為相主持朝政。當時,蜀國新喪主帥,外有強敵壓境,朝內惶懼不安,蔣琬雖初總朝政,而鎮定自若,心存大局,“既無戚容,又無喜色,神守舉止,有如平日”,因而民心迅速安定。
蔣琬為人寬厚,他的屬下東曹掾楊戲性格孤傲,訥于言語。蔣琬與他交談時,他經常不作回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過分了吧!”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當面順從而背后非議,這是古人所不為的。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后來有人稱贊蔣琬“宰相肚里能撐船”,這個典故也一直流傳下來。
又督農楊敏曾說蔣琬:“作事憒憒,誠非及前人。”說他做事比起前任丞相差之太遠。有人告訴蔣琬,主管官吏要求將其治罪,蔣琬卻不追究,說:“吾實不如前人,無可推也。”后來這人犯事,別人都以為蔣琬會借機報復,但蔣琬反而大度的為他求情。別人忍不住為他抱不平,他卻心平氣和的說:“我本來就不如前任丞相,這是事實呀,誰都知道,有什么怕人說的。對于他今天犯了事,我只是希望能夠秉公對待啊。”
蔣琬為相期間,遵諸葛亮遺風,明察善斷,循法治國,不喜阿順,不聽讒毀,贏得了眾人的敬服。
寬容的歷史故事篇3
《宋史》記載,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園與兩個重臣一起喝酒,邊喝邊聊,兩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勞來,他們越比越來勁,干脆斗起嘴來,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應有的君臣禮節。侍衛在旁看著實在不像話,便奏請宋太宗,要將這兩人抓起來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沒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別把他倆送回了家。
第二天上午他倆都從沉醉中醒來,想起昨天的事,惶恐萬分,連忙進宮請罪。宋太宗看著他們戰戰兢兢的樣子,便輕描淡寫地說:昨天我也喝醉了,記不起這件事了。
看過寬容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