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歷史故事介紹
齊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齊國歷史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齊國歷史故事1
公元前686年,齊國國君齊襄公被人殺死,他的弟弟小白在鮑叔牙的護衛(wèi)下,從莒國趕回齊國爭做國君,路上遭到管仲的攔截。管仲一箭射在小白的帶鉤上,小白裝作中箭,悄悄進入了齊都,當(dāng)上了國君,即齊桓公。
管促又叫管夷吾,齊國潁上人,是春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他早年生活貧困,做過買賣,在周游各地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后來公子糾的門下。鮑叔牙是管仲的摯友,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久聞管仲的才能超人,競不顧“一箭之仇”,誠心誠意地委任管仲為相,尊稱他為仲父,放手讓他治理齊國。
管仲在齊國實行了許多改革。他在部分地區(qū)廢除了按夫征糧的稅法,改為“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地的好壞分等征稅,適當(dāng)征發(fā)徭役,不準(zhǔn)掠奪家畜。他鼓勵開墾土地,煮鹽、冶鐵,鑄造貨幣,調(diào)劑物價。在行政上,他把齊國的士、農(nóng)、工、商按地區(qū)編制起來,分為21個鄉(xiāng),工商6個鄉(xiāng),士農(nóng)15個鄉(xiāng),便于管理。同時,他又按5家一軌,5鄉(xiāng)一軍,把服兵役的15個士農(nóng)鄉(xiāng)組成三軍,每軍1萬人,寓兵于民,兵民合一,增強了戰(zhàn)斗力。因此,齊國國力逐漸強盛起來。
管仲看到周天子的政治地位逐漸下降,北方游牧民族威脅著一些小國的安全,就輔助齊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桓公在列國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成為春秋時的第一個霸主。管仲死后,齊桓公的霸業(yè)也逐漸衰落。
齊國歷史故事2
齊威王初繼位的幾年,由于政事荒亂,因而四鄰諸國不斷舉兵侵犯。當(dāng)他對內(nèi)進行了治理之后,便著手對付外患。他深知,要想對付來犯之?dāng)常捅仨氂熊娛氯瞬拧S谑撬銓ひ捚疖娛氯瞬艁怼U?dāng)此時,戰(zhàn)功赫赫的田忌向他推薦了奇才孫臏。于是威王便讓田忌做大,讓孫臏做了軍師。
齊威王用淳于髡罷長夜之飲而致力于國事;一賞一烹,整頓了吏治;聽鄒忌之謀廣納群言;聽孫臏之言而國盛兵強。一時間,齊國人才濟濟,百業(yè)興旺,人民富足,軍事強大。面對如此局面,齊威王分析再三,認為要爭霸,須從魏開始。因為魏當(dāng)時是中原霸主,又對齊一再攻城掠地。齊威王認為,一報魏仇,由此稱霸的時機到了。
公元前355年,齊威王與魏惠王一起打獵,魏惠王問齊威王:“大王有何寶物?”威三心里明白,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夸耀國力了,于是便以退為進地說:”我沒有。”于是魏惠王不無自豪地說:“我國雖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輛車子、徑長一寸的夜明珠一顆。像齊國這樣地大、人多、光兵車就有一萬輛的大國,難道連這樣的寶貝也沒有嗎?”威王聽了惠王的話,很不以為然地說: “我的珍寶與你的大不一樣。你的寶是死的,我的寶是活的;你的寶會引出亂子我的寶能衛(wèi)國安民;你的寶有價,而我的寶無價。”魏惠王一聽,大惑不解地問:“是何寶物如此厲害!”威王說:“我有大臣檀子,鎮(zhèn)守下陲,強楚不敢犯境,泗上諸小國來朝。我有能臣肦子,鎮(zhèn)守高唐,趙人不敢東到黃河捕魚。我有賢臣黔夫,鎮(zhèn)守徐州,嚇得燕人北門祈禱,趙西門祈禱,祈求神靈保佑,并且有千余戶歸順了齊國。我有良吏種首,負責(zé)國內(nèi)治安,人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我有這四位能臣賢相,他們就是我的寶物,豈止照亮十二輛車子!”一席話使魏惠王慚羞難容,自認失敗。
魏惠王雖然在比寶中初步領(lǐng)略了齊威王的氣勢,但并不把齊放在眼里。于是在公元前354年,當(dāng)趙國攻打衛(wèi)國時,魏惠王便派龐涓率兵一舉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連忙向齊求救。公元前353年,齊威王便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攻魏救趙。孫臏?zhǔn)┱顾鶎W(xué),采用常人意想不到的戰(zhàn)路戰(zhàn)術(shù),舍趙而圍魏都大梁,等龐涓回兵救援時,于半路桂陵設(shè)伏兵以攻之。戰(zhàn)爭結(jié)果,魏兵一敗涂地,大將龐涓當(dāng)了俘虜。孫臏的這種戰(zhàn)術(shù),被后人總結(jié)為“圍魏救趙”。桂陵之?dāng)。夯萃醪⒉桓市模诠?52,調(diào)韓國軍隊,一舉打敗了齊、宋、衛(wèi)聯(lián)軍,迫齊向魏求和并放回龐涓。
齊、魏兩國一勝一敗,更加激起了兩國爭霸的強烈欲望,也都把對方確定為打擊對象。魏先出兵攻趙,迫趙訂盟,共同攻齊,又揚言攻秦,秦用商秧之計,誘魏稱王,長其驕氣。果然公元前344年,魏召集宋、魯、秦等國會盟逢澤,尊魏為王。齊威王則先在齊國南境泰沂山上修筑千里長城,以解后顧之憂。又親自出訪秦國,拉秦助齊。又派淳于髡出使楚國,結(jié)好楚國。兩次出訪,均獲得了極好效果。齊王訪秦,秦人驚喜之下,勒石銘記;淳于髡訪楚,獲得“齊有此忠信之臣”的美譽。
兩國各有準(zhǔn)備,也都在尋找機會。魏認為,齊國強大,攻打難以取勝,便向齊的盟國中的弱國開刀。于是魏國在公元前341年,聯(lián)合趙國,出兵攻打齊的盟國韓國,魏、趙聯(lián)兵一舉攻下韓國的梁、赫二城。韓國危急,火速向齊求救。齊威王又派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救韓攻魏。結(jié)果取得了馬陵之戰(zhàn)的勝利,一舉全殲龐涓所領(lǐng)之軍,俘虜了龐涓和太子申。
馬陵大捷,齊兵大獲全勝,齊魏強弱巳明。魏惠王深感大勢已去,因而一撅不振。齊威王感到齊國威勢已成,自己取代魏國成霸主巳成定局。于是,他于第二年聯(lián)合宋國猛攻魏國。秦、趙兩國也馬上翻臉倒戈,分別從西面和北面攻打魏國。魏國新遭馬陵之?dāng)。鯎醯米∪嬷當(dāng)常谑遣扇×嘶菔┲嫞ㄟ^賄賂齊威王小兒子田嬰,為魏國說情,魏國對齊國“愿臣畜而朝”,即尊齊國為盟主,魏國對齊國稱臣納貢。齊威王答應(yīng)了魏國的請求,魏惠王便在公元前334年,親自抱著禮品,來到齊國的徐州,與齊威王會盟,并在這次盟會上,尊齊威王為王。這就是歷史上的“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之后,齊威王不僅正式稱王,也成了真正的霸主。魏惠王并不服氣,伺機報復(fù)。在國內(nèi),原來賢明的鄒忌產(chǎn)生了嫉妒心理,怕田忌奪走自己的相國大印,終使田忌有口難辯,被逼逃亡楚國。孫臏也因此隱居山林。原來,一班圣君賢相的齊國朝廷,便又被昏君邪相佞官所把持。當(dāng)然,接下來的就是朝政日非,國勢日下。齊國又呈現(xiàn)出混亂衰敗跡象。
齊威王一稱王,便引起了各諸侯國的不滿與反對。首先是南方大國楚國跳出來反對,出兵伐齊。魏惠王表面上與齊結(jié)盟,聲稱共同抗楚,暗中卻勾結(jié)楚國,共同攻齊。當(dāng)齊楚兩國開戰(zhàn)之時,齊向魏求救,魏卻隔岸觀火,坐觀虎斗。最終齊軍大敗,被楚軍一直迫到徐州。又在徐州被楚軍打得一敗涂地,不可收拾。
徐州失敗,使齊威王突然猛醒。公元前326年,趙肅侯逝世,齊威王認為這是一個拉攏趙國的好機會,于是他派了一萬人的軍隊參加趙肅侯的葬儀。此舉甚見成效,前次攻趙之怨,頓時冰消,并且趙國一再表示一定與齊永結(jié)盟好,齊威王一舉拉攏了趙國進入自己的勢力范圍,非常高興。可是趙國口頭上這樣說,但并不堅決,到了第二年,公元前325年,魏惠王與韓成侯會盟,會上魏惠王尊韓成侯為韓惠宣王,并且隨后一起去朝見趙武靈王。趙武靈王公然與兩國結(jié)盟相交。齊威王對此事十分惱怒,他認為趙武靈王反復(fù)無常,言而無信。于是便派大將田肦率軍伐趙,一舉奪得趙國的平邑、新城,俘獲了趙將韓舉。嚇得魏惠王、韓惠宣王趕快與齊威王相會于齊地平阿,并且魏惠王讓太子鳴到齊國作人質(zhì)。據(jù)說這一次,魏惠王會見齊威王時,穿著喪國服裝,把自己拘禁在鄄,請求歸服齊國。由此看來,齊威王的霸主威風(fēng)還是有的,齊國作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在當(dāng)時確實是“最強于諸侯”。
公元前320年,齊威王與世長辭。今臨淄區(qū)境東南隅齊陵街道辦境內(nèi)的牛山東麓,有四座巍峨高大的古墓,依山而立,一基四巔,東西并列,綿延相連。其中就埋葬著這位知錯能改,雄才大略的一帶名君
齊國歷史故事3
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后封昌國君)率領(lǐng)五國軍隊攻打齊國。齊閔王派觸子為將,在濟水邊迎戰(zhàn)各諸侯國的軍隊。齊閔王急著想開戰(zhàn),派人到觸子那里去,侮辱并且斥責(zé)他說:“不開戰(zhàn),我一定宰了你一家,挖掉你的祖墳!”觸子感到很苦惱,想讓齊軍戰(zhàn)敗。兩軍剛一交鋒,觸子就鳴金退卻。齊軍敗逃,諸侯軍隊乘勝迫擊。觸子于是坐上一輛兵車跑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再也聽不到他的聲音。齊軍另一位將領(lǐng)達子率領(lǐng)殘余部隊駐扎在秦周,因為沒有東西可用來賞賜士卒,就派人向齊閔王請求一筆金錢。齊閔王憤怒地說:“你們這些殘存下來的家伙,怎么能給你們金錢!”齊軍與燕軍交戰(zhàn),結(jié)果被打得大敗。達子陣亡,齊閔王逃到了莒。燕國人追趕敗逃的齊兵進入齊國國都,在美唐庫(當(dāng)時齊國國庫)你爭我奪搶走了齊國很多金錢。
齊閔王貪小利而亡國的事例,著實讓人惋惜、悲憤。如果齊閔王不剛愎自用、苛待下屬、貪圖小利,而是積極鼓勵,舍得金錢犒賞三軍,那么很有可能齊國不會亡國,甚至?xí)磾閯佟_@個故事告誡人們,一事當(dāng)前,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和一時的好處,失去將來大的利益和自己的將來,要從大局考慮,為長遠著想。
看了齊國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