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馬之勞的歷史故事
汗馬之勞,成語,典出《韓非子》卷十九《五蠹》。指征戰的勞苦,亦指戰功。也指用馬運輸的勞累。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汗馬之勞的歷史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汗馬之勞的歷史故事
《韓非子》卷十九《五蠹》
“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
《漢書》卷五十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列傳·公孫弘》~262~
后淮南、衡山謀反,治黨與方急,弘病甚,自以為無功而封侯,居宰相位,宜佐明主填撫國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諸侯有畔逆之計,此大臣奉職不稱也。恐病死無以塞責,乃上書曰:“臣聞天下通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之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仁、知、勇三者,所以行之也。故曰:‘好問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此三者,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陛下躬孝弟,監三王,建周道,兼文武,招徠四方之士,任賢序位,量能授官,將以厲百姓勸賢材也。今臣愚駑,無汗馬之勞,陛下過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為列侯,致位三公。臣弘行能不足以稱,加有負薪之疾,恐先狗馬填溝壑,終無以報德塞責。愿歸侯,乞骸骨,避賢者路。”
汗馬之勞的成語解釋
(1)指征戰的勞苦。亦指戰功。
《史記·蕭相國世家》:“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馀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顧反居臣等上,何也?’”
唐 劉禹錫 《請赴行營表》:“自忝藩翰,屬時清平,無施汗馬之勞,但詠‘櫜弓’之什。”[2]
(2)指用馬運輸的勞累。
《戰國策·楚策一》:“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數雖多,不費汗馬之勞。”
看了“汗馬之勞的歷史故事”還想看:
1.中國歷史上勵志故事大全
2.中國歷史名人勵志故事
3.中國歷史故事精選
4.汗馬功勞的歷史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