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的歷史故事4則
商丘文化燦爛,軼聞趣事豐富多彩。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商丘古城的歷史故事4則,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商丘古城的歷史故事·桃花扇
李香君在金陵(今南京)與侯方域一見傾心,至死相愛。她支持侯方域抨擊閹黨與反清復(fù)明的政治斗爭。侯方域回到老家后,即將李香君接回,住在翡翠樓上。
在這里,李香君隱瞞歌伎的身份,以吳氏女子、侯方域妾的身份在這里度過了八年與公婆和睦相處、與侯原配夫人常氏情同姐妹、與侯方域伉儷情深的幸福美好時期。
在侯方域去江南為李香君求子、尋親的時候,她擔(dān)驚受怕的身份問題終于暴露了。曾作過崇禎朝戶部尚書的公公,知道她的真實身份后怒不可遏,當(dāng)即命令她搬出翡翠樓,后經(jīng)人講情,才勉強(qiáng)同意讓她住到離城15里的荒涼的侯氏柴草園——打雞園,而這時李香君已身懷有孕。
侯方域回來后,和父親據(jù)理力爭,求父親收回成命,卻沒有效果。后來李香君生下一個兒子,孩子不讓姓侯,只能隨她的李姓,一直住在雪苑村。孩子生下來不到幾個月,李香君就離開了人間。侯方域立碑思念,郁郁寡歡,一年后,年僅37歲的侯方域也去世了。
李香君生前有把折扇,受挫折后曾經(jīng)血濺該扇,侯方域社友就血跡點花數(shù)筆,成折枝桃花,名曰桃花扇。又有名人在扇上題詠,幾無余隙。李香君生前一直將這把扇子珍藏在自己手里,臨終前,將扇子交給了侯方域的原配夫人常氏,讓常氏以后當(dāng)作女兒的陪嫁品。李香君和侯方域去世后,他們的親家密友陳貞慧的兒子陳宗石前來商丘入贅侯府東園。當(dāng)常氏的女兒出嫁時,將桃花扇帶到陳家。以后,這把扇子就成了陳氏家族的傳家寶。
熟知《桃花扇》情節(jié)的游人,而今站在故事主人公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凄涼悲傷之情在心頭猶然而生。
商丘古城的歷史故事·月下老人的傳說
唐太宗貞觀初年,有位名叫韋固的人,少年便喪父母,總想著早點完婚成個家,然而多處求婚,沒有一次成功的。這—回他來到宋城,住在店中。同宿的客人,介紹他與前任清河司馬潘防的小姐議婚,講好次日早晨在店西邊的龍興寺門前與對方碰頭。韋固求婚心切,天剛蒙蒙亮就跑去了。這時,月兒將落,但月光還明亮,只見一位老人靠著背袋坐在臺階上,借著月光兒檢視文書。一瞧那文書,卻是一個字也不識。韋固便好奇地問:“老伯您看的是什么書呀?我小時候也曾下過苦學(xué)功夫,字書沒有不認(rèn)識的,就連天竺的梵文也能夠讀懂,唯有這書是從來沒見到過的,怎么回事呢?”老人笑著說:“這不是世間的書,你哪有機(jī)會看到?”韋固又問:“那么它是什么書呢?,”老人說:“幽冥界的書。”韋固問:“幽冥界的人,怎么會跑這兒來呢?”老人說:“并不是我不應(yīng)當(dāng)來,卻是你出門太早,所以遇上了我。幽冥界的官吏,都各主管著人間的事,當(dāng)然要常來人間了。又問:“那么您主管的是什么呢?”老人答:“天下人的婚姻簿子。”韋固聽大喜,忙問:“我韋固孤身一人,愿早完婚娶,生下子嗣,十來年中多處求婚,都沒有成功的。今天有人約我來商議向潘司馬的小姐求婚,可以成功嗎?”老人答:“機(jī)緣還沒到。你的妻子,現(xiàn)剛剛?cè)龤q,要十七歲才進(jìn)你家門。”韋固大失所望,順便著問一句:“老伯背袋中裝的是啥?”老人說:“紅繩子,用它來系該做夫婦的男女之足。當(dāng)?shù)貍冏聲r,我便悄悄地給他們系上,那么,即使他們原生于仇敵之家,或者一貴一賤像天地懸隔,或者一方跑到天涯海角當(dāng)差,或者吳地楚國不同鄉(xiāng),只要這繩—系,誰也逃不脫。你的腳,已系上那位的腳了,追求別的人有什么用處?”韋固又問:“那么我那妻子在哪里呢?她家是干何營生的?”答道:“這店北邊賣菜陳婆子的女兒。”韋固說:“可以見一見嗎?”老人說:“陳婆子曾經(jīng)抱她到這兒賣菜。你跟我走,可以指給你看。”
天大亮,想等的人不見來。老人便卷起書背上袋子走路,韋固趕緊跟上去,一路跟進(jìn)菜市場,有個瞎了只眼的婆子,抱著個大約三歲的小女孩—一那女孩穿得破爛,模樣兒也十分難看。老人指點他看說:“這就是你的夫人。”韋固一見不由大怒,說道:“我殺了她,行不行?!”老人說:“這人命中注定將享受爵祿,而且是靠了她,你才能封為縣君的,怎么可以殺得了呢?”說完老人便消失了。
韋固回店后,磨快—把小刀,交給他的仆人說:“你向來干練能辦事,如替我將那女孩殺了,賞你一萬錢。”仆人應(yīng)允。第二天,仆人身藏小刀來到菜市,在人群中向女孩刺上一刀,整個集市轟動起來。仆人乘亂狂奔逃了回來。問:“刺中了沒有?”仆人說:“本來想刺她心的。不想只刺中了眉心。”此后,韋固又多方求婚,仍然沒一次成功的。
十四年后,因為朝廷念其父生前有大功,任命韋固為相州參軍。刺史王泰讓韋固兼職治理刑獄,認(rèn)為韋固有才干,便把女兒嫁給他。小姐年齡約十六七歲,容貌美麗,韋固極是滿意。只是她眉間常貼著塊花鈿,就是洗臉時也不取下來。完婚年余,韋固再三問戴花鈿的緣由,夫人才傷心流淚說:“我只是刺史的侄女,不是親女兒。以往父親曾做宋城縣令,死在任上,當(dāng)時我尚在襁褓中,母親、哥哥又相繼亡故。只在宋城南剩有一處莊田,和奶媽陳氏住在那兒。莊田離旅店近,每天賣蔬菜度日。陳氏憐憫我幼小,一刻也不愿分別,所以常抱著我上菜市。一天,被一喪心病狂的賊子刺了一刀,刀痕至今仍在,所以用花鈿蓋上。前七八年,叔叔到附近做官,我才跟他來這里,如今又把我當(dāng)親生女兒嫁給您。”韋固問:“陳氏—只眼是瞎的么?”夫人說:“是呀。你又怎么知道?”韋固坦白承認(rèn)道:“刺你,是我指使的。”于是將前面發(fā)生的事,敘述一遍。夫妻二人經(jīng)這番波折,更加相敬相愛。后來生下兒子韋鯤,做到鎮(zhèn)守邊關(guān)的雁門太守,王氏夫人被封為“太原郡太夫人”。
韋固的故事傳開后,人們都知道有位神仙管人間婚姻的,只不知他姓甚名誰,只好稱為“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他的神祠、塑像便在各地興建起來。
商丘古城的歷史故事·相思樹
西周成王三年(前1039年),微子封于宋,都睢陽(近商丘)。宋國歷26世、34君、755年。最后一個國君康王戴偃廢兄而立后,東侵齊,南掠楚,西敗魏,與鄰國齊、楚皆成敵國。他將血盛在牛皮袋中,懸而射之,名曰“射天”。他像紂王一樣沉溺于酒色,荒淫無度。群臣凡進(jìn)諫者一律射殺。所以諸侯都叫他“桀宋”。宋舍人韓憑,娶妻何氏,天資國色。康王聞之大喜,便將何氏搶入宮中。韓憑為奪妻之恨發(fā)了幾句怨言,被降罪下獄,繼而又帶罪去成西修青陵臺。韓憑之妻何氏于是作《烏鵲歌》以明志:“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鵲高飛,羅當(dāng)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民,不樂宋王。”不久何氏有向韓憑密傳書信,信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dāng)心。”不料此書落到了康王之手。康王以示左右官員,但都不解其義。謀士蘇賀看了半天,突然悟出,向康王道:“其雨淫淫,是說無限悲傷,思念丈夫之甚。河大水深,是說她無法往來,以探望丈夫。日出當(dāng)心,是說她將以死拒大王而殉丈夫。”康王大駭,若有所失,悶悶不樂。為防何氏自殺,命宮女嚴(yán)加看守。韓憑聞訊,無限悲憤,深知再無緣與妻子相見,便含恨自殺,何氏聞韓憑自盡,痛不欲生,暗將衣服腐蝕,伺機(jī)殉夫。
一日,康王攜何氏游青陵臺。何氏俯視臺下,突然看到不遠(yuǎn)處韓憑新墳,淚如雨下,百感交集,悲痛欲絕,縱身投臺自殺。隨從官員和宮女無不驚駭,急忙阻攔,不料衣服因被腐蝕而不中手,可憐如花似玉般的何氏竟墜臺身忘。康王至臺下,見何氏身亡嘆息不已,一步三回首,戀戀不舍。突然發(fā)現(xiàn)何氏衣帶上有一行字,上寫著:“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賜憑借和葬。”其義是:大王你想讓我活著供你享樂,而我卻愿為丈夫殉節(jié)。我死后,請大王開恩,讓我們夫妻合葬。康王看后大 怒,下令分而葬之,使兩墓相望,并嘲笑道:“寡人深知你們夫妻生前深愛不已,如膠似漆。死后若能兩墓合在一起,寡人就不阻攔你們。” 說罷悻悻而去。
第二天,兩墓各生一棵梓樹,十天竟合抱粗,根交于下,枝錯于上。樹上有對鳥,恒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聲聲感人。宋國人聞之皆道是韓憑夫妻精魂,無不傷心落淚,稱其樹為“相思樹”,其鳥為“相思鳥”,“相思”之詞便源于此。至今商丘青陵臺尚在,歌謠猶存,其詞曰:長相思,終難忘,聲聲呼喚在睢陽。青陵臺下埋恩愛,相思樹上話凄涼。棒打鴛鴦滔天罪,千秋萬代罵混王!相思樹的故事已流傳兩千余載,深入人心。唐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曾云:“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窮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幾年前,日本石中勝思先生,曾尊師遺囑漂洋過海來到商丘青陵臺,灑酒祭奠,以寄哀思,并為重修青陵臺慷慨解囊。
商丘古城的歷史故事· 鬧龍街
商丘城里有條街道叫“鬧龍街”,說起“鬧龍街”的來歷,還有一段發(fā)生在明朝萬歷年間的故事。
明朝萬歷年間,商丘古城有位文淵閣大學(xué)士沈鯉,人們稱他沈閣老。他曾教了嘉靖、隆慶、萬歷三個皇帝,所以,人們又稱他是三代帝王師。
一天,萬歷小皇帝騎著毛驢,去商丘古城沈府看望他的老師沈鯉,正好路過北門里向西第一道街。孩子們見一個騎在毛驢上,驢脖子上的鈴鐺叮當(dāng)叮當(dāng)作響,挺好玩呢。孩子們有知道他是小皇帝,就拿著小棍亂戳驢屁股,小毛驢性起,亂蹦亂跳,一下子把萬歷皇帝摔下驢來。萬歷小皇帝哪受過這樣的委屈,一到沈府,就怒氣沖沖地問他的老師沈鯉,那道街叫什么街。沈鯉發(fā)覺勢頭不對,就悄悄詢問了隨從官員。沈鯉心中有了數(shù),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哈哈笑道:“那道街叫鬧龍街”。萬歷小皇帝一聽,暗暗思付:“我是真龍?zhí)熳樱堑澜纸恤[龍街,怪不得被鬧了一場。”想到這里,氣消了大半,但還是不解恨。于是,就下令把那道街的人統(tǒng)統(tǒng)襲掉。所謂襲掉,就是殺掉。沈鯉一聽急忙道:“有罪而誅乃為明君;無罪而誅大逆不道啊!主公乃是明君,愛民如子,能無罪而誅嗎?請主公三思。”萬歷小皇帝一聽,老師說得有道理,就說:“恩師言之有理,只把那些孩子殺掉算了!”沈鯉明知道萬歷小皇帝不認(rèn)識那些孩子,卻故意問:“那些孩子主公認(rèn)識嗎?萬歷小皇帝為難道:“寡人認(rèn)得,只知道他們是從黑門里出來的。”沈鯉一聽,大笑道:“好好好,既然知道是從黑門里出來的,那就好辦了。今天天色已晚,主公也勞累了,明天一早,老朽陪您云抓那孩子,為主公報仇雪恨。”
第二天一早,沈鯉陪著萬歷小皇帝到了“鬧龍街”,一看家家戶戶都是黑門,萬歷小皇帝目瞪口呆,只好作罷。原來沈鯉為了救孩子,通知那道街連夜全刷成了黑門,所以才避免了一場災(zāi)難。從此后,人們都稱贊沈鯉是個大清官,還把這道街稱為"鬧龍街"。
以上就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商丘古城的歷史故事4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