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歷史故事的成語3個
成語是從人們日常使用的大量成語中精選出來的。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反應歷史故事的成語3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反應歷史故事的成語·望門投止
張儉是東漢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人,出身名門望族,祖上是楚漢時代曾和劉邦并列諸侯的趙王張耳,他以操行高潔聞名當世。張儉曾做過山陽東部督郵,深受漢桓帝寵信的中常侍侯覽,家鄉就在山陽郡。侯覽是當時權勢很大的宦官,他不但橫行朝廷,而且稱霸鄉里。侯覽先后奪占民宅三百余所,良田一百多頃。他自己建造住宅十幾所,和宮廷的規模一樣,他還給自己建造了規模宏大的陵族。
侯覽如此殘害百姓,作惡多端,張儉非常憤慨。于是,他上書漢桓帝,告發侯覽的罪行,要求從嚴懲辦侯覽。因為侯覽是皇帝身邊的人,張儉的奏章還沒到皇帝手里,就被侯覽扣下了。從此,侯覽對張儉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張儉有個同鄉,名叫朱并,是個惡棍。張儉曾經嚴厲地懲處過他,因此他對張儉懷恨在心。后來,朱并投靠侯覽,在侯覽的指使下,朱并給朝廷上書,誣告張儉勾結同郡二十四人,結成黨羽,圖謀不軌。宦官曹節抓住這個機會,吩咐他的心腹上奏章,要求漢靈帝下令逮捕黨人。漢靈帝才十四歲,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黨人。他問曹節:“為什么要殺他們,他們有什么罪?”曹節指手劃腳把黨人怎樣可怕、怎樣圖謀造反等所謂的罪行亂編了一通。漢靈帝居然相信了他們,連忙下令逮捕黨人。
張儉得知消息后,只得連夜逃走。侯覽假借皇帝命令,向各郡縣發出搜捕張儉的通令,對于敢擅自收藏張儉的人,一律格殺勿論。張儉見官府人馬來勢洶洶,只好匆匆逃跑,看到誰家可以避難,就投在誰家門下,暫時安身。
當時,人們恨透了宦官,都知道張儉歷來正直,名聲很好,所以人們都甘冒風險收留他。一天,張儉逃到魯郡,投奔好友孔褒??装辉?,孔褒的小兄弟孔融當時只有十六歲,他熱情地接待了張儉。張儉走后,官府聞訊趕來,逮捕了孔褒、孔融及他們的老母親加以審問??兹谡f:“是我招待了張儉,要治罪就治我吧!”孔褒說:“張儉是來投奔我的,要辦就辦我的罪,與我弟弟無關。”孔母說:“我是一家之主,要辦就辦我的罪。”他們一家爭著承擔責任,鬧得官府不知如何處置。
由于大家的保護,朝廷始終沒有抓到張儉,直到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農民大起義后,漢靈帝才下令解除“黨錮”,張儉結束逃亡生括。這時候,東漢王朝已瀕臨滅亡。
——《后漢書·張儉傳》
【求解驛站】在窘迫中見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況急迫,來不及選擇存身的地方。多用來形容在逃亡途中的惶急情狀。投止,投宿。
【活學活用】你兄弟在外,隱姓埋名,或是找一個地方藏身,或是到處漂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妙語點撥】清末維新人士譚嗣同曾在獄中作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譚嗣同在詩中提到的張儉便是此故事中的張儉。正直的張儉被小人陷害,受到追捕。大家紛紛挺身而出,不惜犧牲性命來保護張儉的安全。由此可見,當官者只有廉潔自好,為民請命,才會得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在需要幫助或遭受危難時,才不致于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反應歷史故事的成語·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里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于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世說新語·假譎》
【求解驛站】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活學活用】我想要的高跟鞋爸爸沒有買給我,我只好無奈地在櫥窗外~。
【妙語點撥】“望梅止渴”之事表現出曹操的聰明才智,他能在大軍絕水源、士卒渴難忍的危急情況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僅使士卒引起條件反射、暫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氣。曹操無形中運用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其實,心理暗示有好有壞,合理利用心理暗示,可以達到異想不到的效果哦。
【近義】畫餅充饑
【反義】把飯叫饑
反應歷史故事的成語·得意忘形
阮籍,又名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縣)人,是魏晉交替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很小的時候父親便死了。雖然家境清苦,但他勤學好學,后來終于成為當時著名的詩人。
阮籍本來很有抱負,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他對執政的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是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只得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此外,他還以寫詩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想法。如:在非常著名的《詠懷詩》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語言來表達了憂國和避世的心情。
他的好朋友嵇康,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對司馬家族的統治也抱有輕蔑和厭惡的態度。雖然阮籍與嵇康兩人關系特別親密,但是,對嵇康的哥哥嵇喜,阮籍是很不喜歡的。據說,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就是黑眼,兩眼正視,眼球上黑的多;兩眼斜視,眼球上白的多,就是“白眼”。阮籍對待不受歡迎的人,就用白眼看他?!稌x書·阮籍傳》說:阮籍母親死時,嵇喜去吊喪,阮籍給的就是白眼;隨后嵇康帶著酒和琴來慰問,阮籍就換了青眼。由于有這個故事,后來就產生了“垂青”“青目”“青照”等語,意思是請求或感謝別人瞧得起自己。同時,形容輕視就叫白眼,例如“白眼對人”“遭人白眼”。
除嵇康外,阮籍的好友還有山濤、向秀、劉伶、王戎以及自己的侄子阮咸。他們七個人經常聚在一起,在山陽竹林之下,閑談、狂飲、作詩、彈琴,高興時就縱聲狂笑,不高興時就痛哭一場,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在這七人當中,阮籍大概是最為瘋癲的了,尤其是在喝醉的時候,常??扌o常。因此《晉書》上說描寫他時說到“當其得意,忽忘形骸”。
所謂“當其得意,忽忘形骸”,就是“得意忘形”這句成語的來源。
——《晉書·阮籍傳》
【求解驛站】高興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態。形容淺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記了應持的態度。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
【活學活用】遇到順境時,不要~,應該居安思危。
【妙語點撥】人生得意時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惡念和惡行就會乘虛而入。所以,身處順境時,我們必須格外謹慎,否則易樂極生悲;身處逆境時,則必須格外忍耐,否則難以成事。在這個紛紛攘攘的世界,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才是王道。成功遠離弱者,接近強者,更屬于不甘于命運擺布的勇者。
【近義】忘乎所以、自鳴得意、得意洋洋、趾高氣揚
【反義】灰心喪氣、心灰意冷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反應歷史故事的成語3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