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歷史故事成語3個
學習成語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含有歷史故事成語3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含有歷史故事成語·惡貫滿盈
商朝末年,國君商紂(zhòu)王暴虐(nüè)無道,任用奸臣,殘殺忠良,激起了民憤,就連諸侯王也都覺得他不是一個明君。
當時,有一個西伯侯名字叫姬(jī)昌,他主張實施仁政,反對紂王的暴政。紂王便把他抓了起來,關在羑(yǒu)里這個地方。后來姬昌被釋放,他更加實施仁政,政治清明,國力日漸強大,其他諸侯王開始紛紛歸順他。
姬昌去世后,他的兒子姬發繼位當了諸侯王。姬發起兵討伐商紂王,得到了其他諸侯的響應。大軍向東渡過黃河,向商朝的國都進發,最后在牧野這個地方與紂王的軍隊交戰,打了一場大仗。紂王軍隊中的戰士也對紂王心懷不滿,所以在交戰的時候紛紛調轉武器,進攻紂王。紂王見大勢已去,便自殺了,商朝由此滅亡。
姬發出兵東征之前,曾向全軍發布了誓師宣言《泰誓》。宣言列舉了商紂王的種種滔天罪行,并說:“商罪貫盈,天命誅之。”意思是說,商紂王罪大惡極,壞事做絕,就像穿在繩子上的錢幣一樣,已經穿滿了整根繩子。對這樣的人,上天命令我們一定要殺了他。
后來,人們總結出“惡貫滿盈”作為成語,指所犯罪惡如繩貫錢,已周遍滿溢,比喻罪大惡極,末日已到。
含有歷史故事成語·逐鹿中原
東晉時期,十六國中后趙的開國皇帝名叫石勒。
有一天,石勒設宴招待高麗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時候,他大聲地問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來的哪一位君王?”
徐光想了一會兒說:“您非凡的才智超過漢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領又賽過魏朝的始祖,從三皇五帝以來,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軒轅黃帝第二吧!”
“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說的也太夸張了點吧!”石勒聽后笑著說,“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并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意思是說,我如果遇見漢高祖劉邦,一定做他的部下,聽從他的命令,只是和韓信、彭越爭個高低;倘若碰到光武帝劉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塊兒打獵,較量較量,未知“鹿死誰手”。
“逐鹿中原”的成語便由此引申而來。后來,人們用“鹿死誰手”來比喻雙方爭奪的對象不知道會落在誰手里,引申指比賽雙方還不知道誰勝誰負。
——《晉書·石勒載記下》
【求解驛站】常比喻帝位、政權。指群雄并起,爭奪天下。逐,追趕;鹿,指所要圍捕的對象;中原,本來指我國黃河中下游一帶,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現泛指整個中國。
【活學活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林立,爭相~,成就一番霸業。
【妙語點撥】身為一國之君的皇帝石勒,醉酒后問徐光:“可以和哪位君王相媲美?”徐光圓滑處世,憑借著一番拍馬匹的功夫,把皇帝這匹“馬兒”拍得是心花怒放!所幸,這個皇帝尚有自知之明,還沒有被手下忽悠地找不到北。我們從石勒的一番言論不難看出,他的豪情,他對自己才能的欣賞。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要有這種高遠的志向與自信。
【近義】龍爭虎斗、鹿死誰手
含有歷史故事成語·破鏡重圓
南朝末期,隋文帝楊堅滅掉了周圍的南陳北齊,建立隋朝,此時,南方有好幾個小國家并存,國都在建康(今南京)的陳國就是其中之一。隋朝對南方的小國家覬覦已久,隨時準備統一整個中國。
徐德言是陳國皇帝陳叔寶的侍從官,他娶了皇帝的妹妹樂昌公主為妻,兩人情深意重,非常相愛。但當時陳國朝政腐敗,而且天下統一是大勢所趨。徐德言預料到,總有一天國家會遭受滅亡之禍,因此非常憂慮。
一天,他愁容滿面地對妻子說:“可能不久就會發生兵戰,到時我要保護皇帝,我們夫妻將被迫拆散。但只要我們活著,總會有再次見面的機會。我們應該先留下一件東西,作為將來重見的憑證。”隨后,徐德言取來一面圓形的銅鏡,將它一破為二,一半自己留下,一半交給妻子,告訴她好好保存,并對她說:“如果我們失散后,就在每年正月十五日那天,托人將這半面鏡子送到市場上去叫賣。只要我還活著,我一定前去探聽,用我的半面鏡子為憑,想辦法跟你團聚。”
不久,已經統一中國北方的隋文帝楊堅,果然發兵攻打陳國的都城建康,小小的陳國被消滅,陳國國王被殺,徐德言被迫逃亡。隋文帝獎賞攻打陳國有功的人,被俘獲的樂昌公主則被賞給了大臣楊素為妾。
流亡的徐德言打聽到妻子已到了隋的京都大興(今陜西西安),便風塵仆仆地趕到那里,打聽妻子的具體下落。每當夜深人靜,他總是取出半面鏡子,回想起與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時光。而他的妻子樂昌公主,雖然在楊素的官府中過著雍容華貴的生活,但內心一直惦記著丈夫,也經常撫摸半面鏡子,追憶往昔。
正月十五日終于來到了。徐德言趕到熱鬧的市場,看見一個老人以高價兜售半面銅鏡,自然沒有人愿意出高價買半面鏡子,所以老人就來回在市場上走動。徐德言假裝要買老人的鏡子,細細察看,果然是妻子的那半面。原來他是楊府的仆人,受樂昌公主委托來賣鏡尋夫的。于是徐德言寫了一首詩,交給仆人帶回。詩寫道: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
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這首詩的意思是,鏡子與人都去了,但如今鏡子歸來而人卻沒有歸來。正好比月中沒有嫦娥的身影,只空留明月的光輝。
樂昌公主見到丈夫保存的半面銅鏡和寫的小詩后,想到與丈夫咫尺天涯,難以相見,更是大放悲聲,終日容顏凄苦,茶飯不思。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動。他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并為其設宴慶祝。府中上下都為徐陳二人破鏡重圓和越國公楊素的寬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嘆不已。宴罷,夫妻二人攜手同歸江南故里。這段佳話被四處傳揚,所以,就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一直流傳至今。
——《本事詩·情感》
【求解驛站】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團聚或決裂后重新和好。
【活學活用】劉大媽是我們的街道主任,非常熱心,曾使好幾個家庭~。
【妙語點撥】“鏡子”是中國傳統文學中是一個廣泛使用的文學意象。文學家把滿月比作鏡子,也用鏡子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沒有瑕疵,還有的時候說某人心如明鏡,形容他對事情的明晰洞察。成語“破鏡重圓”是借鏡子比喻離散夫妻重新團聚。樂昌公主與夫婿得以破鏡重圓,究其原因,兩人彼此恩愛、不貪戀榮華是關鍵。
【近義】和好如初、言歸于好
【反義】勞燕分飛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含有歷史故事成語3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