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歷史故事的詞語3個
歷史故事對于研究歷史上文化的傳播與分布具有很大作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于歷史故事的詞語3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關于歷史故事的詞語·紀昌學射
一天,有個叫紀昌的人來拜飛衛為師,想跟著飛衛學射箭。飛衛收下紀昌作徒弟后,對紀昌學習射箭管得可真叫一個嚴啊!
剛開始學射箭時,飛衛對紀昌說:“你是真的要跟我學射箭嗎?要知道不下苦功夫是學不到真本領的。”紀昌說:“只要能學會射箭,我不怕吃苦,愿聽老師指教。”于是,飛衛對紀昌說:“你要先學會注視目標不眨眼,做到不眨眼后,才能談得上學射箭。”
紀昌為了學會射箭,回到家里,仰面躺在妻子的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suō)子穿來穿去。這樣堅持練了兩年后,即使有人用錐子的尖端刺到他的眼皮,他的雙眼也不會眨一下。紀昌于是整理行裝,離別妻子,到飛衛那里報告去了。
飛衛聽完紀昌的學習成績后,卻對紀昌說:“還沒有學到家呢。要學好射箭,你還必須練好眼力才行,要練到能把很微小的東西看得很大,把隱約模糊的東西看得很清楚。等你練到那個時候,再來找我吧。”
紀昌又一次回到家里,從牦(máo)牛尾巴上選了一根最細的毛,在毛的一端系上一個小虱子,毛的另一端懸掛在自家的窗口上,每天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這個小虱(shī)子。過了一百天,就把虱子看得漸漸大了起來;三年后,看那個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竟像車輪一樣大了。紀昌再看其他的東西,簡直全都變大了,大得居然像是一座小山了。
于是,紀昌就找來用北方生長的牛角所裝飾的強弓,用出產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箭桿,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轉睛地瞄準那仿佛車輪大小的虱子,將箭射過去,箭頭恰好從虱子的中心穿過,而懸掛虱子的牦牛毛卻完好無缺。
紀昌高興地把這一成績告訴飛衛。飛衛高興地手舞足蹈,拍著胸脯說:“射箭的奧妙,你已經學到手了啊!”
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列子·湯問》
【求解驛站】形容只要有毅力,不怕吃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活學活用】老師對小明說:“你這么聰明,其實只要有~的一半精神,很快就能脫穎而出。”
【妙語點撥】紀昌認真聽從老師的教導,先練習注視目標不眨眼睛,又練習把小東西看大的眼力。這是射箭的基礎。幾年后,他的箭術高超極了??梢姡粋€人要想學好一門本領,必須首先苦練基本功,打好基礎,由淺入深,踏踏實實學習才行。另外,紀昌成為百發百中的神箭手之前,練習基本功一練就是很多年,沒有絲毫放松,啟示我們:只有堅持練習,才能精通一門技術。不肯勤學苦練,做事虎頭蛇尾是很難成功的。
關于歷史故事的詞語·曲突徙薪
古時候,有一戶人家建了一棟房子,許多鄰居和親友都前來祝賀,人們紛紛稱贊這房子造得好。主人聽了十分高興。但是有一位客人,卻誠心誠意地向主人提出:“您家廚房里的煙囪是從灶膛上端筆直通上去的,這樣,灶膛的火很容易飛出煙囪,落到房頂上引起火災。您最好改一改,在灶膛與煙囪之間加一段彎曲的通道(即“曲突”,突:煙囪)。這樣就安全多了。”頓了一頓,這個客人又說:“您在灶門前堆了那么多的柴草,這樣也很危險,還是搬遠一點好。”(即“徙薪”,徙:移動,搬遷;薪:柴草。)
主人聽了以后,認為這個客人是故意找茬出他的洋相,心里非常不爽。當然,也就談不上認真考慮和采納這些意見了。
過了幾天,這棟新房的廚房失火,左鄰右舍,齊心協力,拼命搶救,才把大火撲滅了。主人為了酬謝幫忙救火的人,專門擺了酒席,并把被火燒傷的人請到上座入席。惟獨沒有請那位提出忠告的人。這就叫作:焦頭爛額座上賓,曲突徙薪靠邊站。
這時,有人提醒主人:“您把幫助救火的人都請來了,可為什么不請那位建議您改砌煙囪、搬開柴草的人呢?如果您當初聽了那位客人的勸告,就不會發生這場火災了。現在,是論功而請客,怎么能不請對您提出忠告的人,而請在救火時被燒傷的人坐在上席呢?”主人聽了以后,恍然大悟,連忙把當初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請來。
——《漢書·霍光傳》
【求解驛站】把煙囪改為彎曲的,把灶旁的柴草移開。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險發生。
【活學活用】如果懂得~的道理,許多災難都可以避免。
【妙語點撥】故事中的主人即便是對火災隱患缺乏基本的防范常識,在有識之士提出警示和忠告后也應當有所提防,但是火災還是發生了。試想,如果主人聽從忠告,很可能就避免了火災,也用不著眾人相救和殺牛置酒了。故事中的“主人”,現實中不乏其例,許多安全事故的發生并非禍由天降,而是由來已久,逐漸積累而釀成的。如果“主人們”在有識之士提出各種安全建議和措施后,及時處理,完全可以把隱患扼殺在萌芽之中,避免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不必要的損失。
【近義】防患未然
【反義】臨渴掘井
關于歷史故事的詞語·名落孫山
宋朝時期,有一個名叫孫山的才子,他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說笑話,所以附近的人就給他取了一個“滑稽才子”的綽號。
有一次,他和一個同鄉的兒子一同到京城,去參加舉人的考試。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數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鄉的兒子,卻沒有考上。
不久,孫山先回到家里,同鄉便來問他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既不好意思直說,又不便隱瞞,于是,就隨口念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解元,就是我國科舉制度所規定的舉人第一名。而孫山在詩里所謂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他這首詩全部的意思是說:“舉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孫山,而令郎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的后面。”
從此,人們便根據這個故事,把報考學?;騾⒓痈鞣N考試卻沒有被錄取,叫做“名落孫山”。
——《過庭錄》
【求解驛站】名字落在榜末孫山的后面。指考試或選拔沒有被錄取。孫山,人名。
【活學活用】今年高考,小明又~了。
【妙語點撥】孫山被人問及同鄉兒子是否中榜時,采取委婉的方式答之,既不損人面子,又有效傳遞了信息。這啟示我們,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使人們不便、不忍或者語境不允許直說的東西。于是,“遁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說話人故意說些與本意相關或相似的事物,來含蓄表達本來要直說的意思。在語言的表達藝術中,這種方法叫做“緩沖”,能讓聽者(或觀者)在比較舒適的氛圍中接受信息。
【近義】檐上無名
【反義】名列前茅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關于歷史故事的詞語3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