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生平簡介
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國封建帝制歷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溥儀的生平簡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溥儀的生平簡介:
愛新覺羅·溥儀,字耀之,號浩然。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最后一個皇帝,作為清朝皇帝在位時,他的年號為“宣統”,故后世稱之為”末代皇帝“或”宣統皇帝“。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0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儀頒布了《退位詔書》,溥儀退位,清王朝正式結束了在中國的統治。因其為大清國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稱其為清廢帝,或稱為清遜帝。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尿毒癥在北京逝世。骨灰安葬在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大婚和離宮
1922年溥儀大婚,娶了一后一妃。皇后是婉容,妃子是文繡。在紫禁城中溥儀或讀書吟詩、作畫、彈琴,或捏泥人、養狗、養鹿,有時還到宮外坐汽車,逛大街。1924年11月05日,軍閥馮玉祥無視優待條件,派鹿鐘麟帶兵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并獲得大量宮中財物,歷史上稱這為“北京事變”。溥儀搬進北府(載灃的居處),繼而又逃進日本公使館。第二年2月移居天津租界張園和靜園,與清朝遺老遺少以及張作霖、段祺瑞、吳佩孚等往來。
溥儀被逼宮后,日本各大報章都刊登出同情溥儀的文章,為以后建立偽滿洲國造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八國聯軍的時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日本。不久,被日本人護送到天津。1931年11月,在日本駐屯軍司令官的幫助下潛赴旅順,不久到奉天。
偽滿洲國皇帝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在日軍將領土肥原賢二等人的幫助下,從天津逃離,來到了滿洲。
1932年03月01日,日本扶持溥儀在滿洲地區建立偽滿洲國。
1932年09月與日本簽訂了《日滿議定書》,日本政府正式承認偽滿洲國,而偽滿洲國承認日本在滿洲的特殊利益。
溥儀自1932年03月01日至1934年02月28日任偽滿洲國執政,建年號為“大同”。
1934年在日偽軍的扶植下改國號為偽“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年號為“康德”。03月01日登基。“康德”是康熙和清德宗光緒的縮稱,意在紀念,并寄托了祗承清朝基業之愿。溥儀還國東北四省作為日本本土來建設,這種機遇合定下讓這個傀儡政權表面上成為了“亞洲第一經濟大國”,看似比中國關內要富裕兼任偽“滿洲帝國”陸海空軍大元帥、偽“滿洲帝國”協和會名譽總裁。溥儀在偽皇位期間,由于偽滿洲國豐富的礦產資源為日本侵略者所垂愛,將占領下的中發達,偽滿洲國雖然GDP世界第四,亞洲第一,但根本命脈在日本占領者關東軍手里。溥儀作為當時亞洲一個政治人物兩次登上《時代》周刊,特別是該周刊有關“解決遠東危機的四個人”的畫像中。
入獄
1945年08月,蘇聯對日宣戰并進攻偽滿洲國,偽滿政權覆滅。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后企圖逃亡日本,與日本關東軍的將兵們于奉天機場的候廳室被蘇聯紅軍抓獲。在蘇聯被監禁5年。在軟禁5年期間曾有一次去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為日本統治者在中國的罪行做證明。
戰犯
1945年08月19日,溥儀在沈陽東塔機場候機,準備前往日本時,為蘇聯紅軍空降逮捕,留在通遼至08月20日。08月21日,溥儀被一架雙引擎杜格拉斯載到蘇聯赤塔一號軍用機場,被囚于莫洛可夫卡三十號特別監獄直到11月初。后被拘押在伯力四十五號特別監獄直至1946年春。然而,在拘留所里受到優厚的待遇,令溥儀多次上書向蘇聯表示愿意永久居留蘇聯,請求加入蘇聯共產黨,但也有推測認為有可能是溥儀害怕日后追究責任,故而申請永居。在蘇聯拘押期間,曾作為證人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證言中,聲稱自己在任滿洲國皇帝期間,完全為日本占領當局擺布,沒有人身自由,也沒有做為滿洲國元首相應的權力和尊嚴,是自己被日本關東軍脅持到內滿洲的。但是,被轉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后,溥儀承認由于懼怕日后被中國政府追究,作證時將部分責任推卸給日本方面(含如何到達內滿洲),在部分涉及雙方責任的地方皆有所保留。
1950年08月01日,溥儀與其他滿洲國263名“戰犯,”在綏芬河由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送撫順戰犯管理所受到約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此時,他的編號是981。
特赦
1956年11月15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講話,進一步發表了他那篇《論十大關系》的基本觀點,明確提出溥儀等人是“大蔣介石”,對他們處理方式,只能是逐步地改造,而不能簡單地處決。他說:“那些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惡霸、反革命,你說殺不殺呀?要殺。我們殺的是些小‘蔣介石’。至于‘大蔣介石’,比如宣統皇帝、王耀武、杜聿明那些人,我們一個不殺。但是,‘小蔣介石’不殺掉,我們這個腳下就天天‘地震’,不能解放生產力,不能解放勞動人民。所以,對反革命一定要殺掉一批,另外還提起來一批,管制一批。”
從這以后,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度過3年時光。其間,他認真進行改造,或者在東北各地參觀游覽,或者專心寫前半生的自傳,或者在高墻內的醫務室以及房前屋后參加輕微勞動,在這和風細雨的改造生活中,溥儀倍感溫馨,他把監獄當做自己的家了。
1959年盛夏,在北京的中央會議上,毛澤東聽取了關于“國民黨戰犯和偽滿蒙戰犯的學習改造情”況報告后非常滿意,隨即研究了這些戰犯的處理問題。之后,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國人大會提交建議,提出在慶祝建國10周年之際,對于一些確已改惡從善的戰爭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宣布實行特赦。
1959年9月17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根據毛澤東的建議通過了關于特赦確實已改惡從善的罪犯的決定。隨后,劉少奇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特赦令》。
特赦,意味著不經起訴而出獄。對于這兩個字,溥儀和其他人一樣為之激動、振奮,他細細地體會著毛澤東的建議,玩味著那洋溢于字里行間的幾乎是不可理解的大度與寬宏。他在一份手稿中寫下這樣一段話:“特赦,是誰提出的呢?是共產黨中央。建議要赦的是誰呢?是過去對人民犯下滔天大罪、屠殺過無數國民黨員和革命黨人的“走狗”嗎?
皇帝,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的幫兇。而毛主席,他的妻子、兩個弟弟
和一個妹妹,就是被國民黨殺害的,他的兒子犧牲在美帝國主義對朝鮮的瘋狂侵略戰爭中……”
然而,對首批特赦,溥儀卻不報多大希望,他說:“有誰也不能有我,我的罪惡嚴重,論表現我也不比別人強。我還不夠特赦條件。”不但溥儀自卑,別人的看法也差不多,都認為只有官小的、罪惡小的,才有可能首先被特赦。
1959年12月4日上午,撫順戰犯管理所首批特赦戰犯大會隆重召開。由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代表宣讀給特赦人員的通知書。溥儀怎么也不會想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書——1959年度赦字001號”。溥儀也在《我的前半生》中寫出“不等聽完,我已痛哭失聲。祖國,我的祖國阿,你把我造就成了人!……”
特赦
1959年12月4日,溥儀獲得特赦。他親眼看到:二妹已經創辦了一個街道托兒所,二妹夫擔任郵電部門的工程師;三妹夫婦正在區政協參加學習;四妹在故宮檔案部門工作;六妹夫婦是一對畫家;七妹夫婦是教育工作者;四弟是小學教師。
1962年4月30日,位于南河沿的文化俱樂部大廳里喜氣洋洋,一對新人要在這里舉行婚禮。新郎是曾經的末代皇帝溥儀,新娘是朝外關廂醫院的護士李淑賢。 來自統戰部、全國政協的同志,以及溥儀的家人、同事一百多人參加了溥儀的婚禮。溥儀身穿筆挺的中山裝,鄭重地拿起提前擬好的發言稿,發表了長長的致辭。溥儀說,之所以選在這一天舉行婚禮,是因為第二天是勞動人民的節日。
去世
1967年,溥儀因患尿毒癥病倒。周恩來聞訊,親自打電話指示政協工作人員,一定要把溥儀的病治好。后指示將他安排到首都醫院進行中西醫會診。在病情最危急時,周又指派著名老中醫蒲輔周去給他看病,并轉達周對他的問候,后因醫治無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時30分去世。
溥儀的遺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法規火化,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1995年,他的遺孀李淑賢將他的骨灰葬于北京西南120千米的河北省易縣華龍皇家陵園,溥儀墓在清西陵附近。
歷史評價:
《清史稿》:帝沖齡嗣服,監國攝政,軍國機務,悉由處分,大事并白太后取進止。大變既起,遽謝政權,天下為公,永存優待,遂開千古未有之奇。虞賓在位,文物猶新。是非論定,修史者每難之。然孔子作春秋,筆則筆,削則削。所見之世且詳于所聞,一朝掌故,烏可從闕。儻亦為天下后世所共鑒歟?
閻崇年:宣統沖齡登極,成為大清末帝。中國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皇帝以降,到1912年宣統皇帝退位,歷經2132年,溥儀不僅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而且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儀退位,既是大清皇朝的終結,又是中華帝制的終結。
李淑賢:溥儀當過皇帝,而我卻是個普通護士,然而我們真誠相愛,無論是溥儀所在的全國政協,還是我所在的醫院,人們都知道溥儀對我特別好。
李茂杰:所謂‘滿洲國是王道樂土’根本就是日本人制造出來的謊言。溥儀則在謊言中自欺欺人地繼續著他的皇帝夢。溥儀登基用過的大殿,那局促的空間正是溥儀有如籠中鳥一般生活的寫照。
毛澤東:邇者李守信卓什海向綏進迫,德王不啻溥儀,蒙古傀儡國之出演,咄咄逼人。日本帝國主義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周恩來:你當皇帝的時候才兩三歲,那時的事不能讓你負責。但在偽滿時代,你是要負責的。
喻大華:無疑,末代皇帝溥儀是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是人類歷史上擁有非凡經歷和傳奇命運的特殊人物,然而,他身為皇帝卻沒有掌握過一天國家政權;長期處于政治漩渦中卻未發揮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