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歷史人物
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驚弓之鳥中的人物資料,歡迎閱讀!
驚弓之鳥的故事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獵。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更羸仔細看了看,指著大雁對魏王說:“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只大雁就能掉下來。”
“ 是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問道,“你有這樣的本事?”
更羸說:“請讓我試一下。”更羸并沒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只大雁只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驚,“真有這本事!”更羸笑笑說:“不是我本事大,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魏王更加奇怪了,問:“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說:“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下來了。”
后來用“驚弓之鳥”形容受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戰國策·楚策四》)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原指以巧制勝,現以“驚弓之鳥”來形容受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反過來說,它啟示我們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問心無愧。俗話說的“未作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就是這個道理。
延伸:魏王
魏王曹操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 孟德,小名阿瞞、吉利, 沛國譙(今 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詩人。廟號太祖,謚 武皇帝。
184年,曹操于漢末黃巾時顯露頭角,后被封為 西園八校尉之一,參與了天下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 董卓死后,獨自發展自身勢力,縱橫亂世,南征北戰,先后戰勝了 呂布、 袁術,并接受了 張繡的投降。
200年10月,曹操在 官渡(今 河南 中牟縣東北) 以少勝多挫敗 河北 袁紹。201年在倉亭(今河南管縣東北)以“十面埋伏”之計再次擊破袁紹大軍。207年12月北伐三郡 烏桓,徹底鏟除了袁氏殘余勢力,基本統一了中原地區。
208年,成為 東漢政權丞相。7月,曹操南征 荊州 劉表,12月在 赤壁與孫劉聯軍作戰,失利。211年7月,曹操領軍西征擊敗了以 馬超為首的 關中諸軍,構筑了整個 魏國基礎。212年,攻占 陽平關,降服了 漢中 張魯。
213年, 漢獻帝冊封曹操為 魏公,于 鄴城建立魏王宮 銅雀臺,享有天子之制,獲得“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至高權力。216年晉封為魏王。220年3月15日,曹操于 洛陽逝世,享年66歲, 謚號“武王”,死后葬于 高陵。曹操一生未稱帝,他病死后, 曹丕繼位后不久稱帝,追謚曹操為“武皇帝”, 廟號“太祖”,史稱 魏武帝。
曹操在北方 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 羅致 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 兵法,著《 孫子略解》、《兵書接要》、《 孟德新書》等書。善 詩歌,《 蒿里行》、《 觀滄海》等詩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 清峻整潔。著作有《 魏武帝集》。
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 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 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 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 三曹”(曹操、曹丕、 曹植)為代表的 建安文學,史稱“ 建安風骨”,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魏王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 三國時期著名的 政治家、 文學家。 魏朝的 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廟號高祖(《 資治通鑒》作 世祖),謚為文皇帝,葬于首陽陵。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繼位為魏王、 丞相、 冀州牧,他積極調節 曹氏與士族之間的矛盾,果斷采納 陳群的意見,確立 九品中正制,成功緩和了曹氏與士族的關系,取得了他們的支持,為稱帝奠定基礎。當年十月,立刻逼迫 漢獻帝 禪位,登基稱帝,改 國號為 魏,改元 黃初,改 雒陽為 洛陽,定都于此。
曹丕堅持大權獨攬,設立 中書省,其官員改由士人充任,原由 尚書郎擔任的詔令文書起草之責轉由中書省官員擔任,機要之權漸移于中書省。下宦人為官者不得過諸署令,限制了 宦官的權力;定令婦人不得預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提倡節儉、薄葬,預作《終制》。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權從地方收歸了 中央,但也導致魏國的統治實權逐步被 士族壟斷。
進魏公爵為魏王詔
公元216年夏( 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漢獻帝下詔,以魏公曹操功德極天際地,伊周莫及,宜進爵為王。獻帝令鐘繇草詔,冊立曹操為 魏王。 詔曰:
自古帝王,雖號稱相變,爵等不同,至乎褒崇元勛,建立功德,光啟氏姓,延于子孫,庶姓之與親,豈有殊焉。昔我圣祖受命,創業 肇基,造我區夏,鑒古今之制,通爵等之差,盡封山川以立籓屏,使異姓親戚,并列土地,據國而王,所以保乂天命,安固萬嗣。歷世承平,臣主無事。世祖中興而時有難易,是以曠年數百,無異姓諸侯王之位。朕以不德,繼序弘業,遭率土分崩,群兇縱毒,自西徂東,辛苦卑約。當此之際,唯恐溺入于難,以羞先帝之圣德。賴皇天之靈,俾君秉義奮身,震迅神武,捍朕于艱難,獲保宗廟,華夏遺民,含氣之倫,莫不蒙焉。君勤過稷、禹,忠侔伊、周,而掩之以謙讓,守之以彌恭,是以往者初開 魏國,錫君土宇,懼君之違命,慮君之固辭,故且懷志屈意,封君為上公,欲以欽順高義,須俟勛績。韓遂、宋建南結巴、蜀,群逆合從,圖危社稷,君復命將,龍驤虎奮,梟其 元首,屠其窟棲。暨至西征,陽平之役,親擐甲胄,深入險阻,芟夷蝥賊,殄其兇丑,蕩定西陲,懸旌萬里,聲教遠振,寧我區夏。蓋唐、虞之盛,三后樹功,文、武之興,旦、奭作輔,二祖成業,英豪佐命。夫以圣哲之君,事為己任,猶錫土班瑞以報功臣,豈有如朕寡德,仗君以濟,而賞典不豐,將何以答神祇慰萬方哉?今進君爵為 魏王,使使持節行御史大夫、宗正劉艾奉策璽玄土之社,苴以白茅,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十。君其正王位,以丞相領 冀州牧如故。其上魏公璽綬符冊。敬服朕命,簡恤爾眾,克綏庶績,以揚我祖宗之休命。
曹操假意上書三辭,詔三報而不許,曹操乃拜命受魏王之爵,加 九錫。天子命曹操女為公主,食湯沐邑。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天子命王設天子 旌旗,出入稱警蹕”,“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曹丕)為魏 太子”。
魏王世系
姓名, 廟號,謚號,字,在位時間,年號,陵墓
曹騰,始祖 ,高皇帝,季興,追封,未在位,祖陵
曹嵩,高祖,太皇帝,巨高,追封,未在位,曹嵩墓
曹操,太祖,武皇帝(武王),孟德,216-220(公元216年受封為王),無,高陵
曹丕,世祖,文皇帝(文王),子桓,220—226(公元220年稱帝),黃初,首陽陵
曹 叡,烈祖,明皇帝,元仲,226—239,太和,高平陵
曹芳,無,齊王(邵陵厲公、少帝),蘭卿,239—254,正始、嘉平,無
曹髦,無,高貴鄉公, 彥士,254—260,正元、甘露,無
曹奐,無,元皇帝, 景明,260—265, 景元,王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