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的歷史人物介紹
兔死狗烹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兔死狗烹的歷史人物,希望能幫到你。
一、兔死狗烹的歷史人物
春秋時期,吳越之間經常起爭端。公元前497年,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勾踐委曲求全向吳國求降,去吳國給吳王夫差當奴仆。在大夫范蠡的幫助下,越王勾踐終于騙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后,被釋放回國。勾踐為了不忘國恥,就每天晚上睡在柴草上,坐臥的地方也懸著苦膽,每天吃飯之前都要先嘗一口苦膽。經過十年的奮斗,越國終于打敗了吳國。
輔助越王勾踐報仇雪恨的主要是兩個人,一個是范蠡,還有一個是文種。當時勾踐在會稽山一戰中大敗,國力也不足以與吳國相抗。他就和范蠡、文種兩個大臣商議怎樣才能報仇雪恥。范蠡勸勾踐主動向吳王示好,以便爭取時間發展生產,增強國力,提高軍事力量。
這時候,夫差因當上了霸主,驕傲起來,一味貪圖享樂。文種勸勾踐向吳王進貢美女。越王勾踐就派人到處物色美女,結果在浣溪邊找到了花容月貌、沉魚落雁的西施。越王派范蠡把她獻給了夫差。夫差一見西施,頓時被迷住了,把她當做下凡的仙女,寵愛得不得了,也逐漸放松了對勾踐的監視。隨后,文種和范蠡又幫助勾踐取得夫差的信任。他們還設計讓夫差殺了忠臣伍子胥;送給吳國浸泡過、不能發芽的種子,害得吳國當年顆粒無收,到處鬧饑荒,國內人心大亂。
越國能夠滅掉吳國,范蠡和文種是最大的功臣。勾踐在滅掉吳國后,因范、文二人功勞卓著,便要拜范蠡為上,文種為丞相。但是范蠡不僅不接受封賞,還執意要離國遠去。他不顧勾踐的再三挽留,離開越國,隱居齊國。范蠡離開后,還惦記著好友文種,于是就派人悄悄送了一封信給文種,在信上告訴他:你也趕快離開吧,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勾踐心胸狹窄,只可與他共患難,不能同他共富貴。昔日在滅吳王夫差時吳王請降,越王曾曰:“昔天以越予吳,而吳不受命;今天以吳予越,越可以無聽天之命而聽君之令乎?吾請達王甬句東,吾與君為二君乎!”,“吾將殘汝社稷,滅汝宗廟”。當時夫差曾向吾哀告:“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現在看來怕要真的這樣了。但是,文種不相信越王會加害自己,堅持不肯走,還回信說:“我立下這么大的功勞,正是該享受的時候,怎么能就這樣離開呢?”果然在文種當丞相不久,勾踐就給他送來當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殺時用的那把劍,同時帶了這么一句話:先生教給寡人七種滅吳的辦法,寡人只用了三種,就把吳國給滅了,還剩下四種沒有用,就請先生帶給先王吧。文種一看,就明白了,后悔當初沒有聽范蠡的話,無奈之下只好舉劍自殺了。
二、相關實例
1、淮陰候,主要戰績有:滅趙,代,魏,齊,燕,楚及三秦王,可以說整個漢家江山九成是他一人打下來的,問題也隨之出現,功高震主,當君主對這樣的將領已無封賞可賜的時候一般都會取了他們的腦袋,所以,很不幸,他成了本文的第一位主角
死法,勒死,據說是劉邦曾答應他不使其終生有"血光之災",真假不知,反正挺窩囊,如此不可一世的英雄,竟然死得如此凄慘,楚霸王泉下有知,不知是否可以含笑?
罪名:謀反,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說有的能舉出若干的例子,說沒有的只有一條:果真想反,韓信早就反了,反了劉邦還拿他沒辦法。
2、周亞夫
亞子在世,孫吳重生。單從這句話便可得出他在后世兵家心中的地位。戰績主要有平定七國之叛,官職太尉,也毅是全國兵馬大元帥。死的原因跟前兩位一個樣,同樣是因為立嫡之爭。據說景帝本想樹他為托孤重臣,可這人死心眼,對漢武帝(后來的)不感冒,景帝言道:此非太子師也。毅沖這話,決定了周亞夫的命運。
罪名:陰反 ,什么意思呢?據說是他為自已準備的死后葬器中犯了皇室的禁,好像是什么東東多了,不合臣下的禮數,對于這個結局,周亞夫也是有心理準備的。
死法:餓死,自個絕食,用他自已的話說:吾縱橫已數十載,不妒忌復辱于刀筆吏。跟李廣死前說的差不多少,也算一條硬漢子。
看過兔死狗烹的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