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人物孔子簡介
孔子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歷史人物孔子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歷史人物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為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也影響了世界上其它地區的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據《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國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3]周初三監之亂后,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于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稱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封地位于宋國夏邑。在宮廷內亂中被太宰華督所殺,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定居。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孫子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其官職為陬邑大夫周滅商后,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帶)。微子啟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孫開始以孔為氏(原姓子),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另一說法為孟皮小時候爬樹摔下來)。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年輕女子顏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又因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后懷下孔子,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仲為第二的意思,叔梁紇的長子為孟皮,孟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歲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
孔子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時候,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贊為“博學好禮”。同時,鮮為人知的是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臂力過人,遠非后世某些人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等為豪。孔子青年時代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庫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場的小官),事無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學識,很快得到不斷提拔。到孔子五十一歲的時候,被任命為中都宰(相當于現在的),政績非常顯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當于現在的建設部長),后又升任大司寇(相當于今天的公檢法司最高長官);五十六歲時,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務(由于孔子升遷過快,不符合當時官員晉升標準,因此為代理宰相)。
孔子執政僅三個月,魯國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國家實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各守禮法,社會秩序非常好(史書上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奸佞之人和刁民紛紛出逃;同時,孔子還通過外交手段,逼迫齊國將在戰爭中侵略魯國的大片領地還給了魯國。孔子杰出的執政能力讓齊國倍感威脅,于是設置送魯哀公美女良馬從而讓魯國國君沉溺于酒色中這樣卑鄙的計謀,以此擠走道德至圣的孔子。孔子離開魯國后周游列國,雖然大多數時候都受到了國君的禮遇,但由于孔子堅持的政治理想與當時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歷經十四載不得重用。于是孔子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歲時返回魯國。由于種種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為,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足可見孔子無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稱號。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任魯國司寇;后攜弟子周游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其中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梁。孔子對后世影響深遠,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千古圣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萬世師表。曾修《詩經》、《尚書》,定《禮記》 、《樂》,序《周易》,作《春秋》(有說法為《春秋》為無名氏所作,孔子修訂)。
中國歷史人物孔子人物軼事
孔子行禮
傳說,孔子年少而好禮,有一年的秋天,烏云滾滾,寒風嗖嗖,落葉從樹上紛紛飄下來,隨風翻飛。這時,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于天氣太冷,他又穿著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著手。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
“好啊!”孔子答應著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
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
“你行大禮干什么呢?”母親問他。
“如果我現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丘的舉止確實是不同凡響的。
評贖奴隸
當時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規定,凡是到國外旅行去,看到有魯國人在外國被賣為奴隸的,可以花錢把他贖出來,回到魯國后,到國庫去報帳,國庫照付。孔子有一個學生,真的在國外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為奴隸了,他就把他贖出來。贖出來以后,他沒到國庫去報帳,別人都說這個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罵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錯了。別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贖了人,又不去報帳,這不是好事嗎?不是品格高尚嗎?孔子說看問題不能這樣看,他這個做法,實際上妨礙了更多的奴隸從魯國人被贖出來。這個人回來后沒有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國人,本想贖他出來,又想,我贖了以后,如果去報帳,別人就要議論:以前某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如他。這樣,這個人就可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了。所以,這個做法就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人家贖買出來,是有害的。
評落水救人
有一個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為救了人之后,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
孔子學琴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于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于是,反復的鉆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孔子與自然山水
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一人 ,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 《論語·雍也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中國歷史人物孔子國際影響
孔子與中華文化
孔子雖為諸子之一,但“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本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黃老之術而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表章六經”,確立鞏固了孔子學說在中華文化中的主軸地位,恢復六經的正統地位,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邵雍指出,“孔子贊《易》自羲、軒而下,序《書》自堯、舜而下,刪《詩》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自羲、軒而下,祖三皇也;自堯、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自桓、文而下,孫五伯也。”
這就是說,孔子整理“六經”,對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以來文化的進行綜合,所謂集大成也。國學大師柳翼謀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后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錢穆亦認為“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在此五千多年,中國歷史進程之指示,中國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響最大貢獻者,殆無人堪與孔子相比倫。”[20] 宋儒朱熹曾嘆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朱子語類,卷九十三》。中國國父孫中山所著三民主義民生主義第二講:“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孔子與世界
孔子學說不僅對中國周邊地區,如: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對歐洲都有深遠的影響,東亞形成了儒家文化圈;萊布尼茨、白晉等尊稱孔子為“世界科學始祖”和哲學圣哲。
祭孔
歷代帝王之祀孔子者,自漢高祖始。《漢書·高帝紀》:“過魯,以太牢祠孔子。”而學校祀孔,自明帝始。《后漢書·禮儀志》:“永平二年,……養三老五更于辟雍;郡、縣、道行鄉飲酒禮于學校,皆祀圣師周公、孔子。”《文獻通考》:“貞觀二年,停祭周公,升孔子為先圣”。蓋自漢以來,雖已舉國崇奉孔子之教,而立廟奉祀,近于宗教性質者,乃由人心漸演漸深,踵事增華之故,初非孔子欲創立一教,亦非僅一二帝王或學者,假孔子之教以愚民也。
后人為了紀念孔子,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建有孔廟進行祭孔的活動。從1952年開始,在臺灣,孔子的生日被定為教師節。在大陸,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中華文化的復興,祭孔活動興起。
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是在借鑒國外有關機構推廣本民族語言經驗的基礎上,在海外設立的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它秉承孔子“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概念,推動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宗旨。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截至2015年12月6日,中國已在13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00所孔子學院和1000個孔子課堂,學員總數達190萬人,成為傳播中國文化和推廣漢語教學的全球品牌和平臺。
孔夫子廟小學是全世界第一個用孔子的名字命名的小學。
看了中國歷史人物孔子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