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人物甘寧簡介
甘寧(?-220年),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官至西陵太守,折沖。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歷史人物甘寧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三國歷史人物甘寧簡介
字興霸,巴郡臨江人,官至西陵太守,折沖。少年時好游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只財物,身佩鈴鐺,衣著華麗,人稱錦帆賊。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寧率部投奔孫權,開始建功立業。甘寧為人仗義疏,深得士卒擁戴。
少年有力,讀諸子,18歲左右任過蜀郡丞。建安九年(204年)率八百健兒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
建安十年(205年)轉托黃祖,黃祖又以凡人畜之。期間曾射殺凌統之父凌操,因此與凌統有殺父之仇。建安十三年(208年)歸吳見用于孫權,大有作為。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百騎襲曹營,孫權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智勇雙全,戰功顯赫。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吳主賞識,被孫權封為西陵太守,折沖常勝。
甘寧有子甘瑰,但是后來被沙摩柯所殺。東晉初期荊州牧鎮南大甘卓是甘寧后代。
三國歷史人物甘寧生平
少年闖蕩
甘寧“少有氣力,好游俠”(《三國志·吳書·甘寧傳》)。但他不務正業,他常聚合一伙輕薄少年,自任首領。他們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四處游來蕩去。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這幫人到了。時人以“錦帆賊”呼之。
甘寧在郡中,輕俠殺人,藏舍亡命,大有名聲。他一出一入,威風炫赫。步行則陳列車騎,水行則連接輕舟。侍從之人,披服錦繡,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時,常用錦繡維系舟船,離開時,又要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員或那些跟他相與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寧便傾心相交,可以為他赴湯蹈火;如果禮節不隆,甘寧便放縱手下搶掠對方資財,甚至賊害官長吏員。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二十多歲。后甘寧不再攻掠別人。他讀了一些書,鉆研諸子百家之說,想有所作為,便率領八百多人,去依附劉表,留駐南陽。
劉表是東漢末年頗有名氣的“八俊”之一,時為荊州刺史。但正如諸葛亮在《隆中對》里分析劉表終不能守住荊州一樣,甘寧也發現劉表不習軍事,在當時天下不寧、群雄紛爭的形勢下,終將無成。這時,他聽說孫權在江東“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為賓客”(《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便決定前去投效。
甘寧路經夏口(今湖北武漢),部隊不得過,只好暫且依靠江夏太守黃祖。建安八年(203年),孫權領兵西攻江夏,黃祖大敗,狼狽逃潰。甘寧將兵為其斷后。他沉著冷靜,舉弓勁射,射殺孫權的破賊校尉凌操。孫軍不敢再追,黃祖性命這才得以保全。甘寧立下大功,可黃祖仍不重用,甘寧也想棄之而去,只是沒有一條萬全的途徑,因而,獨自憂愁苦悶,無計可施。
棄黃歸孫
蘇飛察知甘寧之意,邀請甘寧,置酒歡宴,酒酣之際,對他說:“我數次推薦,主上不肯任用您。日月流逝,人生幾何?應該早做長遠打算,尋一個知己,成一番大事!”甘寧停了一會,說:“我也想走,可惜沒有合適的機會。”蘇飛說:“我請主上派你去做邾(今湖北黃岡西北)長,那時,你可以自己決定去就。”甘寧非常高興。
于是,蘇飛提出讓甘寧任邾長,黃祖同意。甘寧招回原來離去的一些手下,又聚集一些愿意相從的人,帶著他們投奔了孫權。
錦帆賊甘
由于周瑜、呂蒙的推薦,孫權對甘寧十分器重,對待他如原來那些老臣一般。甘寧心情愉快,立即向孫權獻計:“今漢祚日微,曹操彌憍,終為篡盜。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后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財谷并乏,左右欺弄,務于貨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修,怠于耕農,軍無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三國志·吳書·甘寧傳》)。孫權很贊賞這一意見,堅定了用兵的決心。
時張昭在座,對甘寧的意見不以為然。他說:“吳下業業,若軍果行,恐必致亂。”甘寧不客氣地反駁:“國家以蕭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憂亂,奚以希慕古人乎?”孫權見二人爭執,就舉杯向甘寧勸酒,并說:“興霸,今年行討,如此酒矣,決以付卿。卿但當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則卿之功,何嫌張長史之言乎”(《三國志·吳書·甘寧傳》)。
建安十二年,(207年)西征黃祖,虜其人民而還。《三國志·吳主傳》此次戰斗沒有徹底展開,原因是孫權的母親病危,而不得不撤軍。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孫權第三次西征黃祖,戰斗打的很激烈,但最后果然擒獲黃祖。勝利后,孫權分拔一支部隊給甘寧指揮,屯兵當口。
孫權攻破黃祖,曾做好了兩個匣子,用來盛黃祖和蘇飛的首級。蘇飛托人向甘寧求告。甘寧說:“就算蘇飛不說,難道我甘寧會忘記他的恩情嗎?”時孫權擺酒,為諸將慶功。甘寧走下席位向孫權叩頭,血淚交流,對孫權訴說蘇飛過去對自己的恩義,并且說明:“甘寧我如果不遇蘇飛,早已死填溝壑,當然也就不能盡忠報效您了。如今蘇飛罪當斬殺,我冒昧地向您求情,免他一死。”孫權感動,說:“我可以放過他,可是他若逃跑,怎么辦呢?”甘寧擔保:“蘇飛免受斬殺,受您再生之恩,即使趕他走,他也不會離開,哪有逃跑之理!如果他跑了,就把我的首級代替他的裝入匣中!”孫權同意甘寧的請求,赦免了蘇飛。
言笑解懼
同年冬,曹操進兵荊州,甘寧跟隨周瑜在烏林大破曹操(參見赤壁之戰),立下了戰功。接著,又到南郡攻打曹仁,但未能攻克。甘寧獻策,由他率兵從小路取江陵上游的夷陵(今湖北宜昌),以便東西夾擊曹仁,迫使其北撤。周瑜命他統兵前往,甘寧日夜兼程,果然一舉占領,于是,據守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