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人物丁奉簡介
丁奉(?-271年),字承淵,廬江安豐(今安徽霍邱,一說河南固始)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要將領。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歷史人物丁奉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三國歷史人物丁奉生平
早年經歷
丁奉年輕時就因驍勇作了一員小將,先后從屬于甘寧、陸遜、潘璋等人的麾下。丁奉多次參加戰斗,經常勇冠全軍,每次都斬將奪旗,也因為奮勇當先常在作戰時負傷。后來升為偏。
雪奮短兵
252年,吳帝孫權逝世,他的小兒子孫亮繼承帝位,丁奉也升為冠軍,封都亭侯。
同年,魏國派遣諸葛誕、胡遵等人進攻東興(今安徽巢縣東南),吳太傅諸葛恪率軍前去抵御。諸將都說:"敵人聽說太傅您親自到來,等到我們上岸他們就會逃走。"唯獨丁奉認為:"并非如此。敵人調集境內兵力,帶了許昌、洛陽的全部兵力大舉前來,一定定下了明確的目標,怎能無獲而返?我們不應指望敵人不戰而退,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戰勝敵人。"諸葛恪上岸后,丁奉與唐咨、呂據、留贊等人一起沿著山向西面進發。丁奉說:"現在各部隊行軍太慢,如果敵人占領了有利地形,我們就難以與他們抗爭了。"于是丁奉離開大部隊的行軍路線,獨自帶領手下三千人前進。當時正刮北風,丁奉軍乘船兩天就到達前線,占據了徐塘(今屬安徽)。當時天氣寒冷下了大雪,魏軍將領飲酒高談,丁奉見敵人先頭部隊人少,就對手下說:"立功領賞的時候到了!"令士兵脫去鎧甲頭盔,都拿著短兵器。魏將發現后都取笑他們,并不做防備。丁奉率領部隊奮起砍殺魏軍,大破魏軍先頭部隊的營寨,正好此時呂據等人的部隊到來,一起擊潰了魏軍。戰后,丁奉因功升為滅寇,封都鄉侯。
解救壽春
255年,魏將文欽來降,丁奉被任命為虎威,跟隨大孫峻到壽春(今安徽壽縣)去接應文欽,與魏國追兵在高亭(今屬安徽)交戰。丁奉跨馬持矛,沖入敵軍陣中,斬首數百,繳獲大量軍器。戰后,丁奉被封為安豐侯。
257年,魏大諸葛誕自據守的壽春向吳國投降,被魏軍包圍。吳國派遣朱異、唐咨等前去救援,后來又派丁奉和黎斐前去解圍。丁奉為先鋒,屯住在黎漿(今安徽壽縣南),力戰有功,升為左。
誅殺權臣
258年,孫休即位,與張布合謀,想要誅殺專權的丞相、大孫綝。張布說:"丁奉雖不能識文斷字,但計略過人,能決斷大事。"于是孫休召見丁奉對他說:"孫綝把持國政,將要圖謀不軌,朕想與一起殺了他。"丁奉說:"丞相的兄弟黨羽很多,恐怕人心不能統一,難以一下子將他制服。可借口臘月祭祀,請他參加,用陛下的親兵殺了他。"孫休采納了他的計劃,邀請孫綝參加祭祀,丁奉與張布以目示意左右親兵殺了孫綝。丁奉也因此功升為大,加封左右都護。
260年,丁奉假節并領徐州牧。
263年,魏國伐蜀,丁奉率領各支部隊進軍壽春,做出以攻魏來救援蜀漢的架勢。不久,蜀國滅亡,丁奉引軍退回。
264年,孫休去世,丁奉與丞相濮陽興等聽從萬彧的建議,共同迎立孫權的長孫孫皓為皇帝。丁奉升為右大司馬、左軍師。
去世
268年,孫皓命丁奉和諸葛靚一起進攻合肥(今屬安徽)。丁奉采用離間之計,給西晉大將石苞寫了封信,石苞果然從前線被調回。
269年,丁奉再次率軍進駐徐塘,進攻西晉的谷陽(今安徽固鎮)。谷陽的百姓得到消息,全部撤離,丁奉一無所獲。孫皓大怒,斬殺了丁奉的向導官。
271年,丁奉逝世。
從前,丁奉被派遣出兵攻打谷陽,一無所獲。后來丁奉與萬彧當年商議撤兵的計劃泄露,雖然當時丁奉已經去世,孫皓依然徹底追究他上次出兵無功而返的責任,殺害了丁奉的兒子丁溫,把他的家屬流放到臨川(治南城)。
丁奉的弟弟丁封,官至后,在丁奉之前去世。
三國歷史人物丁奉籍貫考證
前202年劉邦滅項羽,統一天下,置安豐縣(治所在今河南固始縣東南),屬九江郡。元狩二年(前121年),屬六安國。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屬廬江郡。魏文帝曹丕(公元220-226年在位)設安豐郡,安豐縣屬之。史書所記載丁奉(?- 271年)"三國時期廬江安豐人",據考即是以河南固始縣東南為中心的"安豐",固始縣東南鄉鎮黎集鎮地方史也記載丁奉在本地出生。所以丁奉籍貫為今河南固始縣黎集鎮(江淮西部豫皖交界地區)。
看了三國歷史人物丁奉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