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歷史人物吳廣簡介
吳廣(?-公元前208年),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秦朝歷史人物吳廣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秦朝歷史人物吳廣人物生平
大澤鄉起義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征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吳廣、陳勝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陳勝毅然決定謀劃起義。是夜,陳勝悄悄找另一位屯長吳廣商議。吳廣,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窮苦出身,他們雖然結識不久,但已是無話不談的朋友。陳勝對吳廣說:"這兒離漁陽還有上千里路程,怎么也不能按期抵達漁陽了,我們現在的處境,去也是送死,逃亡被抓回來也是死,與其都是死,還不如選擇為國家而死,干一番大事業?"
陳勝接著又對時局進行了分析:"天下人已經苦于秦朝統治很久了,老百姓對秦王朝的苛捐賦稅、募役刑罰已經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我聽說二世皇帝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兒子,本不應繼位,該繼位的是長子扶蘇。扶蘇賢能,卻被二世無故殺害了。還有一位名人叫項燕,曾是楚國名將,戰功卓著,又愛護士兵,很受人愛戴。現在老百姓并不知這兩個人是生是死,我們何不以他們的名義號召天下人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呢?"吳廣很佩服陳勝的膽略,覺得他的主意符合當時的人心,完全支持陳勝"死國"、"舉大計"的決定。
古時候盛行預測吉兇的宗教迷信活動。陳勝和吳廣經過一番謀劃后,又專門找了一個算卦的卜問吉兇。聰明的卜者知道了他們的用意,便說:" 你們的事業能成功,且能為百姓立大功。可是你們把事情向鬼神卜問一下吧"陳勝、吳廣聽后非常高興,并從卜者的話中悟出了借鬼神"威眾"的啟示。于是,他們用朱砂在一塊綢帕上寫了"陳勝王(wàng)"三個大字,塞到漁民捕來的魚肚子里。
戎卒們買魚回來吃,發現了魚腹中的"丹書",都覺得驚奇。與此同時,陳勝又讓吳廣潛伏到營地附近一座荒廟里,半夜里在寺廟旁點燃篝火裝作鬼火,模仿狐貍聲音,大聲呼喊"大楚興,陳勝王(wàng)"!正在睡夢中的戎卒們被驚醒,十分驚恐害怕。第二天戎卒們交頭接耳,都指指點點地看著陳勝。加之陳勝平時就待下屬熱情和氣,又把陳勝的形象跟楚國復興聯系在一起,陳勝在戎卒們心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吳廣見時機基本成熟,于是趁兩個押送士卒的軍官喝醉,故意揚言逃跑,以激怒押送他們赴邊的將尉。喝得醉醺醺的兩個將尉果然大怒,責罵和鞭打吳廣,引起士兵們不滿,群起而哄之。吳廣奮起奪下一名將尉佩劍將其殺死,陳勝也乘勢殺了另外一名將尉。
隨后,陳勝把900名戎卒召集在一起,大聲說道:"我們在這里遇上了大雨,已不能按期抵達漁陽了,而誤了期限大家都要被斬殺,即便僥幸不被砍頭,戍守邊塞十分之六七的人也要送命。再說好漢不死便罷,要死就要取得大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
陳勝鏗鏘有力的一番話,說出了大伙的心聲,戎卒們對秦王朝的滿腔怨恨和憤怒如同沖潰了堤壩的洪水奔瀉而出,齊聲高呼:"我們愿聽從您的號令!"于是大伙在陳勝、吳廣帶領下,袒露右臂作為標志,筑壇盟誓,按事先謀劃,詐以公子扶蘇、楚將項燕之名,宣布起義。陳勝自立為,以吳廣為都尉,一舉攻下大澤鄉,接著又迅速攻下蘄縣縣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揭竿而起
大澤鄉起義后不到一個月,起義軍已經擁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1000多人,步兵幾萬人。下了陳。陳曾是戰國后期楚國的都城。起義軍進城幾天之后,號令召三老(秦時掌管教化的鄉官)、地方上的豪杰都來商議大事。三老豪杰都說:"(指陳勝)身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勝于是自立為王,國號"張楚"。張楚有張大楚國的意思。
這是因為這一地區正是當年楚國的舊境。百姓怨秦的暴政,自然懷念楚的過去。陳勝、吳廣就是借被胡亥害死的扶蘇以及受到楚人尊敬的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起義的。因此建立的政權也以"張楚"為號。陳勝自立為王,國號張楚,任命吳廣為假王,率軍西擊滎陽,命武臣、張耳、陳馀北攻趙地,鄧宗南征九江,周市奪取魏地。
張楚政權的建立,促進了全國范圍內反秦斗爭的高漲,各地百姓久苦于秦政,紛紛殺秦長吏,響應陳勝。六國貴族的殘余勢力,也紛紛起兵反秦。各地反秦力量的著名首領有劉邦、項梁、項羽、英布等人。
吳廣率領起義軍圍攻滎陽不下,陳勝另派周文為西擊秦。周文的隊伍在進軍咸陽途中,不斷擴大,到達函谷關時,已有兵車千輛,戰士幾十萬,起義軍進抵距咸陽百來里的戲(今陜西臨潼東北),秦二世令少府章邯把修建驪山墓的數十萬刑徒和奴隸編成軍隊迎戰。起義軍接連受挫,周文自殺。隨著反秦斗爭的開展,起義軍內部的弱點和矛盾也逐步暴露。陳勝滋長了驕傲情緒,聽信讒言,誅殺故人,與起義群眾的關系日益疏遠。派往各地的將領也不聽陳勝節制,甚至為爭權奪利而互相殘殺。如圍攻滎陽的起義軍將領田臧與吳廣意見不合,竟假借陳勝之命殺死吳廣,結果導致這支起義軍的全軍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