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歷史人物方干簡介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門人私謚曰玄英先生。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隋唐歷史人物方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隋唐歷史人物方干簡介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為人質野,喜凌侮。每見人設三拜,曰禮數有三,時人呼為"方三拜"。愛吟詠,深得師長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歡喜雀躍,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廬章八元愛其才,招為過門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廬縣蘆茨鄉)。唐寶歷中,參加科舉考試不第。以詩拜謁錢塘太守姚合。初次見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讀過方干詩稿后,為其才華所動,于是滿心歡喜,一連款待數日。開成年間,常與寓居桐江的喻鳧為友,并與同里人李頻唱和,詩來歌往,關系甚篤。大中年間,流寓會稽鑒湖。咸通年間,浙東廉訪使王龜慕名邀請,一經交談,覺得方干不僅才華出眾,且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薦。終因朝廷腐敗,忌賢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贊嘆他"身無一寸祿,名揚千萬里"。
方干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隋唐歷史人物方干文獻記載
方干,字雄飛,桐廬縣人。幼年即有清俊之才,(但是為人)散漫粗拙沒有什么事可做。大中年間,參加進士科考試沒有考中,隱居在鏡湖中,湖的北面有一座茅草書房,湖的西面有一座松島,每當風清月明之時,帶著小兒和鄰居老人,撐一支輕便的小船往返于書齋與松島之間,使自己一向淡泊的心非常愜意。所居之所的水木幽門,一草一花,都能使客人流連忘返。(雖然)家境貧苦,(但是)備有一把古琴,用以行吟醉臥來自娛自樂。徐凝當初有(很高的)詩名,一見方干就很看重他,于是與他互相為師友,于是徐凝教給方干(詩文)格律。方干有贈徐凝的詩歌:"把得新詩草里論。"當時得人認為方干反說(徐凝)為村里老人,(因而)懷疑方干譏誚徐凝,(其實)不是這樣的。方干相貌丑陋有兔唇,生性喜歡凌侮人。
大夫王廉到浙東問政巡察,禮貌地邀請方干到來,錯誤地拜了三拜,人們稱為"方三拜"。王公欣賞他的操守,要推薦他到朝廷,委托吳融草擬奏表,過了一段時日,王公因病逝世,事情沒有辦成。方干早年隨同計吏(郡縣負責會計事務的官吏),往來于兩京之間,喜歡多事的公卿們爭相請他入幕,(但是)他的名字最終沒有上達,于是就回鄉了,(從此)不再有榮辱之想。浙中凡是有園林名勝,就總是拜訪主人,留下題詩幾首。當初李頻向方干學習作詩,李頻考中進士,詩僧清越向方干祝賀道:"弟子已折桂,先生猶灌園。"咸通末年去世。他的門人一起討論他的德行謀略和事跡。確定其謚號為玄英。樂安人孫郃等人搜集他的遺詩370多篇,共有10卷,王贊評論他說:"抹肌洗骨,如冰一般晶瑩,像云霞一般絢爛。
自帶嘉肴,其他味道再鮮美的肉食也不吃。清麗不輸于芬芳的清香,癯苦不輸于干棘。當他得志的時候,倏乎之間與神相會。言詞好像還未到,詩意已經獨自前往。"孫郃了評論道:"他的出眾,就像出自普通花卉的仙葩;他的聲音,就像來自普通人的靈鼉一樣啊。"看他們的評論,一點都沒有言過其實啊。古代黔婁先生去世,曾參與他的門人來慰問,問道:"先生去世,要用什么做他的謚號啊?"他的妻子說:"用'康'。"曾參說:"先生活著的時候,食不充裕,衣不蔽體,死了以后則手足沒有收取,傍邊沒有酒肉。活著沒有美名,死后也不顯榮,為何如此和樂地為他取謚號'康'呢?"他的妻子說:"從前先生的國君(要)人用他做為相國,先生推不接受,這說明他有多余的尊位啊。
國君饋贈給他三十鐘粟,他也推辭不接受,說這說明他有多余的富貴啊。先生對天下最淡的味道也感到甘美無比,對天下最被顯得低位也感到安適,對貧窮下賤的生活不感到難過,也不積極追求富貴的地位,想要仁就得到了仁,想要義就得到了義,為他取號為'康',不也是很恰當的嗎?"方干是一介布衣隱居之士,在世時被稱贊高尚,死后謚號玄英,他高尚的節義,差不多是黔婁一類的人啊!
看了隋唐歷史人物方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