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生平簡介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262年),字叔夜。漢族,譙國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2] 。三國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 ,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后因得罪鐘會,為其誣陷,而被司馬昭處死,年僅三十九歲。
嵇康善文,工于詩,風格清峻。他信奉道教,注重養生。曾著《養生論》。有《嵇康集》傳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時代思想,并且給后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啟發。其人格魅力令他在當時亦屬名士,被袁宏稱為“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跡與遭遇對于后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著巨大影響。在他身上集合了政治人物、文化人物、宗教人物等多重屬性,后世學者對他的解讀也趨于多元化。
今天學習啦小編想要和大家探討的是:嵇康的生平故事;
嵇康生平簡介
嵇康生于魏文帝黃初五年(224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會稽上虞(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其曾祖父后為躲避仇家,遷徙到譙國的铚縣(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并改姓為嵇。嵇康的父親嵇昭,字子遠,官至督軍糧治書侍御史。嵇康有兄長,名嵇喜,早年即以秀才身份從軍,志在用仕,后官至太仆、宗正。
嵇康年幼喪父,由母親和兄長撫養成人。幼年聰穎,博覽群書,學習各種技藝。成年后喜讀道家著作,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眾,然不注重打扮。后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長樂亭主為妻,因而獲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嵇康與長樂亭主育有一兒一女。他常修煉養性服食內丹之事,彈琴吟詩,自我滿足。
嵇康崇尚老莊,曾說:“老莊,吾之師也!”講求養生服食之道。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養生論》來闡明自己的養生之道。他贊美古代隱者達士的事跡,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做官。
嵇康曾經游于山澤采藥,得意之時,恍恍惚惚忘了回家。當時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認為是神仙。到汲郡山中見到隱士孫登,嵇康便跟他遨游。孫登沉默自守,不說什么話。嵇康臨離開時,孫登說:“你性情剛烈而才氣俊杰,怎么能免除災禍啊?”嵇康又遇到隱士王烈,一道入山中,王烈曾得到石頭的精髓飴糖,便自己吃了一半,余下一半給嵇康,都凝結為石頭。又在石室中見到一卷白絹寫的書,立即喊嵇康去取,而嵇康便不再相見。王烈于是感嘆道:“嵇康志趣不同尋常卻總是懷才不遇,這是命啊!”
大司馬昭欲禮聘他為幕府屬官,他跑到河東郡躲避征辟。司隸校尉鐘會盛禮前去拜訪,遭到他的冷遇。同為竹林七賢的山濤離開選官之職時,舉薦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與山巨源絕交書》,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堅決拒絕為官。
呂安之妻徐氏貌美,被呂安的兄長呂巽迷奸,呂安憤恨之下欲狀告呂巽。嵇康與呂巽、呂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勸呂安不要揭發家丑,以全門第清譽。但呂巽害怕報復,遂先發制人,反誣告呂安不孝,呂安遂被官府收捕。嵇康義憤,遂出面為呂安作證,觸怒大司馬昭。此時,與嵇康素有恩怨的鐘會,趁機向司馬昭陷害嵇康,將呂安、嵇康都處死。
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愿,請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讓嵇康來太學做老師,這些要求并沒有被同意。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顧看了日影,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嵇喜要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從前袁孝尼(袁準)曾跟我學習《廣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廣陵散》現在要失傳了。”(《廣陵散》并不是嵇康獨作)說完后,從容就戮。海內的士人,沒有不痛惜的。司馬昭不久后才意識到錯誤,并深為后悔。謝萬將其列為“八賢”之一。袁宏在《名士傳》中稱嵇康等七人為“竹林名士”。
音樂
嵇康通曉音律,尤愛彈琴,著有音樂理論著作《琴賦》《聲無哀樂論》。他主張聲音的本質是“和”,合于天地是音樂的最高境界,認為喜怒哀樂從本質上講并不是音樂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嵇康作有《風入松》,相傳《孤館遇神》亦為嵇康所作。作有《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被稱作“嵇氏四弄”,與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隋煬帝曾將彈奏“九弄”作為取仕條件。
書法
嵇康擅長書法,工于草書。其墨跡“精光照人,氣格凌云”,被列為草書妙品。后人稱其書法“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眾鳥時集,群烏乍散”。
繪畫
嵇康善丹青,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其時有嵇康《巢由洗耳圖》《獅子擊象圖》傳世,俱已失佚。
文學
嵇康的文學創作,主要包括詩歌和散文。其詩今存50余首,以四言律詩為多,占一半以上。嵇康著作,《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13卷,又別有15卷本,宋代原集散失,僅存10卷本。明代諸本卷數與宋本同,但篇數減少。明本常見的有汪士賢刻《嵇中散集》(收入《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中),張溥刻《嵇中散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等。1924年,魯迅輯校《嵇康集》,1938年收入《魯迅全集》第9卷中。戴明揚校注的《嵇康集》196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書除校、注外,還收集了有關嵇康的事跡、評論材料。
書賦《與山巨源絕交書》、《與呂長悌絕交書》《琴賦》、《酒賦》、《蠶賦》、《懷香賦》
論
《養生論》、《釋私論》、《管蔡論》、《明膽論》、《聲無哀樂論》、《答難養生論》、《難自然好學論》、《難宅無吉兇攝生論》、《答解宅無吉兇攝生論》
琴曲
《風入松》、《長清》、《短清》、《長側》、《短側》
其他
《琴贊》、《燈銘》、《卜疑》、《家誡》、《太師箴》、《圣賢高士傳贊》、《春秋左氏傳音》
詩
《雜詩》一首、《幽憤詩》一首、《酒會詩》七首、《敘志詩》二首、《游仙詩》一首、《六言詩》十首、《答二郭詩》三首、《與阮德如詩》一首、《重作四言詩》七首、《思親詩》一首、《贈兄喜秀才入軍詩》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