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老婆是誰
編者按:曹操此舉,終于觸及了丁夫人情感的底線,丈夫的風流事她可以容忍,但養子的死卻成為壓垮其感情駝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心中所有積郁的怨憤全在此時爆發了:“你害死了我兒曹昂,卻沒有一點悔恨思念之意。
丁夫人,是曹操的第一位夫人,曹操長子曹昂養母。曹昂在宛城之戰中陣亡,丁夫人哭得死去活來,常??拗R著數落曹操。曹操一煩,便把她打發回了娘家。
后來他親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丁夫人卻坐在織布機前織她的布。曹操便撫著她的背,很溫柔地說:我們一起坐車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曹操走到門外,又回過頭來問: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還是不理他。曹操沒有辦法,只好和她離異。以曹操脾氣之暴躁,為人之兇狠,做到這一步已很不簡單。
何況曹操還讓丁夫人改嫁,不讓她守活寡,只是丁夫人不肯,她父母也不敢。就是敢嫁,也沒人敢娶。
曹操之痛
公元220年,曹操一病不起。這時他已六十六歲。曹操在臨終前說過:我一生所作所為,沒有什么可后悔的,也不覺得對不起誰,唯獨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問我母親在哪里,我該怎么回答。
曹操是個浪子,無法奢求他回頭,只能等著他心倦,或許到了兩鬢斑白,才能等來原配夫妻的平淡恩愛,當然,依舊不會是簡單的兩人世界。不過,丁夫人還有一個心靈的寄托,那就是承歡膝下的兒女們,那是曹操長妾劉氏生育的孩子長子曹昂和長女清河公主。
在兒女還年幼的時候,劉氏便因病而故,臨終時,她將自己的兒女都托付給了丁夫人,請求正室能夠收養自己的孩子,這無疑是個兩全其美的提議,孩子們能得到悉心照料,能得到更好的名分,丁夫人也可以為自己的母愛找個出口。
丁夫人答應了劉氏的請求,將劉氏的兒女視若己出,用心扶養,長子曹昂更是成為了她最大的寄托。
曹昂文武雙全,十九歲便被舉為孝廉,更成為戰場馳名的少年將領。然而,天妒英才,曹昂死于亂軍之中,而他的死與父親的風流韻事也有些推脫不掉的關系。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初,曹操率軍討伐南陽張繡,張繡被迫獻城投降,原本這是一場擴大戰果的勝仗,不料,曹操卻陷入美人春色,失了城池。原來,曹操看中了張繡寡居的嬸母,此舉,在張繡看來,無疑是難忍的屈辱。
憤怒之下,張繡率舊部夜襲中軍大營,毫無防備的曹操部眾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只得退守舞陰。曹操這短暫風流的代價則是侄子曹安民被殺,猛將典韋戰死,以及長子曹昂的陣亡。曹操身受箭傷,多虧了坐騎大宛良駒“絕影”才脫離險境。“絕影”身上中了三箭仍然疾馳如風,最后因流矢射中眼睛才倒了下去,而這匹戰馬正是曹昂在危急關頭讓與父親的。
次年,曹操再次進攻張繡,大獲全勝,后張繡率部投誠,由于當時曹操正與袁紹劍拔弩張,備戰官渡,為了積蓄兵馬,曹操摒棄前嫌,封張繡為揚武,并納其嬸母為妾。
曹操此舉,終于觸及了丁夫人情感的底線,丈夫的風流事她可以容忍,但養子的死卻成為壓垮其感情駝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心中所有積郁的怨憤全在此時爆發了:“你害死了我兒曹昂,卻沒有一點悔恨思念之意。”
曹操的解釋,無論是對是錯,在丁夫人聽來都是風流的托詞,曹操向來威嚴,下屬親人在其面前都是恭恭敬敬,只有丁夫人敢于當面指責他,雖然有損顏面,但內心的愧疚讓他不好發作。不過,讓他不曾預料的是,妻子這次的憤懣卻一直延續了很久,忍耐到了一定限度,曹操便按捺不住了。某次,面對丁夫人再次的指責,一怒之下,曹操責令將其送回娘家。
這個決定后來也成為曹操抱憾終生的事情,如果時光可以倒轉,一切可以重來,他一定會選擇繼續忍耐。
原本曹操以為等夫人消了氣,在娘家清貧生活與王府衣食無憂的對比之下,會回心轉意,沒想到丁夫人自離開時的那一刻便沒有想過再回來。
她安貧樂道,紡紗織布,曹操多次派去接她的使者都吃了閉門羹。為了接夫人回來,曹操誠心誠意親自前往,丁家上下列隊相迎,唯有丁夫人依舊在內室織布。即便所有人都敬畏這個男人,她也可以不動聲色,這是她的自持,她的驕傲。
曹操不見妻子出迎,也沒有感到意外,他只身前往織室,面對默默穿梭的丁夫人,他放下了睥睨天下的自尊,輕輕撫著她的背,第一次低聲下氣地請求著:“你回頭看看我,我們一起返回王宮吧?”
有求,無應,夫人沒有回首,沒有答語,手中依然穿梭織布,梭聲襯著室內的靜謐,似乎說著“哀莫大于心死”那句老話。曹操佇立良久,他深深了解妻子的秉性,知道一切已經無法挽回了
回到王宮,曹操派人傳話給丁家,說既然自己已經無法挽回丁夫人之心,那么任憑夫人改嫁他人。這個變相的離異妥協,為兩人的夫妻關系畫上了句號,因為曹操那時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相,正室之位不能懸空,因此,卞夫人便轉正成為了正室。
丁夫人無懼曹操,丁家父母兄弟卻寢食難安,他們原本擔心曹操因此事而遷怒于丁家,不想曹操非但沒有發難,反而對丁夫人的家人們十分照顧。
相比較而言,卞夫人的兄弟卻是被嚴格要求的對象,卞秉一直追隨曹操南征北戰,也頗有戰功,然而曹操為了杜絕悠悠眾口,只封其為別部司馬,一些軍功遜于卞秉的人卻都封侯升官。對此,一向低調的卞王后終于有些不滿了。
曹操對此解釋,正因為卞秉的特殊身份,所以不能封他太大的官爵,卞夫人無奈,轉求丈夫多賞賜弟弟一些財物,但曹操卻提出卞夫人可以暗地接濟,但決不能公開賞賜。
卞夫人聰慧過人,此言一出,她便不再要求什么了。
想當初卞夫人為側室之時,丁夫人頗有些看不上她,由于養子曹昂的關系,丁夫人對曹丕等人也說不上熱絡,然而,卞夫人轉正后,卻依舊對丁夫人恭敬如初。逢著曹操出行的時候,卞夫人便會派人送去許多財物,還時常邀請丁夫人回王府赴宴,并且把與曹操并排的嫡妻座位留給丁夫人,自己退居妾位。
看著對自己低眉順目的卞夫人,丁夫人有些過意不去,曾言自己已是離異之人,讓卞夫人大可不必如此。不過,三人心中明了,卞夫人的種種做法其實是為了迎合曹操未能說出口的心意,對此,丁夫人領了卞夫人的情,卻依舊對曹操形同陌路。
幾年后,丁家傳來丁夫人病逝的消息,至此,曹操的悔痛之心更是無以復加。善解人意的卞夫人主動提出由自己來操辦丁夫人的喪事,事無巨細,都親自打點。曹操親自為其選擇了墓地,將自己的發妻安葬在許昌城南。
曹操身邊姬妾如云,但對于結發妻子的情感卻是十分特殊的,她恨他的風流,恨他的薄情,恨他害兒子丟了性命,她敢于當面責難,她無懼世俗威嚴,她以自己的決絕證明了這個世上能夠與曹操并肩匹敵的女人只有她一個而已。
后來,當曹丕被立為太子時,左右侍從向卞王后道賀,請王后賞賜眾人,對于眾人透著諂媚的賀語,卞王后淡然處之,年長為嗣,做母親的沒有教導無方的失職就已是幸事了,又何必因此而賞賜眾人?
侍從將卞王后的話轉述于曹操,曹操送了妻子兩句話:怒不變容,喜不失節。這贊賞中有對卞夫人的認同與喜悅,背后卻有著淡淡的苦楚,兒子和妻子,真正的情不是相敬如賓,恭敬遵從,而是真實的情感宣泄。
時光如水,當曹操的生命走到了盡頭,他說出了內心深處一直藏著的情感:“想我一生之中,最放不下的人就是丁夫人,我對她自始至終都沒有負心,只不過我做錯了事,讓一切都無法挽回,以致夫人與我決裂。如果人死之后,真的有靈魂,有另一個世界,如果我遇到子修,他質問我:‘我的母親在何處?’我該如何作答?”
延伸閱讀:
曹操的結發之妻,由于劉夫人早逝,曹操便讓沒有生育的正室丁夫人撫育其子曹昂,丁夫人將曹昂視為己出。后來曹昂在宛城戰死,丁夫人悲痛欲絕,常常數落曹操,曹操一怒之下,將她打發回了娘家。不久,曹操心生悔意,親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然而丁夫人卻不理睬,曹操沒有辦法,只好和她離異。曹操新的嫡妻卞夫人很尊重她,常常在曹操出行之時,將她請來府上款待,和過去一樣,令丁夫人即感動又慚愧。丁夫人去世后,葬在許都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