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謀士程昱簡介
程昱——勇略過人,剛戾傲慢,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兗州東郡東阿人,三國魏國名臣。本名程立,因夢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接下來跟著小編去看下曹操謀士程昱簡介。
人物生平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曹操與呂布在濮陽交戰,數度失利。又有蝗禍,于是雙方引兵暫去。袁紹于是使人游說曹操連和,希望曹操能遷居于鄴城。當時曹操眼見兗州新失,軍糧又將盡,計議之下正想答應袁紹要求。程昱見事,向曹操言道:“竊聞想遣居遷鄴,與袁紹連和,有這樣的事嗎?”曹操說:“是的。”程昱勸諫:“我認為您只是一時臨事而懼,否則又怎會如此不深思熟慮?袁紹據有燕、趙之地,懷并吞天下之心,可是其智不能濟其事。自以為能在他底下做事嗎?您有龍虎之威,可以做韓(信)、彭(越)他們這樣臣服于他人的事嗎?如今兗州雖殘,尚有三城可守。能戰之士,不下萬人。以的神武,加上我和文若(荀彧字)等人的協助,并收城池士兵而加以運用,那么霸王之業可以成就了。希望能慎重考慮一下!”曹操才放棄連和袁紹的想法。
漢獻帝定都許縣后,以程昱為尚書。其時兗州尚未綏撫停當,于是又以程昱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劉備失去徐州,前來歸附曹操。郭嘉和程昱勸曹操殺劉備,曹操不聽。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曹操派遣劉備至徐州截擊袁術,程昱與郭嘉向曹操道:“明公前日不除掉劉備,如今更向他借兵,他必定會有異心的。”曹操后悔,但已追之不及。果然,袁術病死后,劉備去到徐州,殺車胄,舉兵背反曹操。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程昱遷升振威。當時袁紹在黎陽將移兵南渡,而程昱卻只有七百兵守著鄄城,曹操知道危急,命人告訴程昱,欲加二千兵前往鄄城助守。程昱不肯接受,說道:“袁紹擁兵十萬之眾,自以為所向無前。他若見昱領兵少,必不敢輕易來攻。但如果增加了我的士兵,過多則不可不攻,要攻之必克,只會兩損其勢。愿公不要懷疑!”曹操從之。袁紹聞程昱兵少,果然不敢進兵。曹操聞其事,向賈詡道:“程昱的膽略,超過孟賁、夏育啊。”
公元203年(建安八年),程昱糾合一伙山間民眾及亡命之徒,得精兵數千人,于是引軍與曹操會師黎陽,討伐袁譚、袁尚。曹操使李典與程昱等以船運軍糧。會和魏郡太守高蕃將兵屯河上,斷絕水道,曹操對李典、程昱說:“若船不得過,下從陸道。”李典與諸將議曰:“蕃軍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擊之必克。”程昱亦以為然。遂北渡河破高蕃,水道得通。二袁破走后,程昱拜為奮武,封安國亭侯。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接著曹操征討荊州,劉備奔吳求助。有人認為孫權必殺劉備,程昱卻料道:“孫權新任在位,尚未為海內所忌憚。而曹公無敵于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孫權雖然有謀,亦不能獨自抵擋。劉備則向有英名,關羽、張飛皆是萬人之敵,孫權必定援助他們以防御我軍。之后分道揚鑣,劉備已得到實際資助,那孫權又不能得之而殺了。”孫權果然補給軍兵與劉備,以抵御曹操。
攻取荊州后,中原之地大致平定,曹軍勢力逐漸擴充。一次,曹操撫著程昱之背說道:“當初兗州之敗,若非聽從你的計謀,我又怎可以來到這里呢?”程昱答道:“所謂‘知足不辱’(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指一個人只要懂得知足,就不會因為過份的貪婪而得到屈辱的收場),如今是我急流涌退的時候了。”于是正式表示從此繳還兵權,闔門不出。
延伸閱讀:
程昱早年在家鄉城池的時候,一次遇到縣丞呼應黃巾作亂,程昱率領吏民開城追擊,竟將賊人們打得一敗涂地。其人膽勇可見一斑。袁曹對峙,袁紹帶領十萬人馬即將南渡,而當時程昱鎮守南方的城池,士兵只有700。曹操想給程昱增兵2000,程昱卻說袁紹必然以自己兵少,不會來攻,如果增兵,袁紹就不得不攻城,那時我肯定守不住。因此不如不增兵。后來袁紹果然沒有派兵攻打程昱。程昱由于性子太直,雖然曹操能容忍他,但他私下的人緣很差,甚至有人曾誣告他謀反,但曹操反而待他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