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英名將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2.26),鴉片戰爭時期抗英名將,江蘇山陽(今淮安)人。道光十四年(1834)出任廣東水師提督,積極配合林則徐在廣州的查禁鴉片運動。道光二十一年(1841)1月7日虎門之戰爆發,關天培親自督戰,終因寡不敵眾,和數百將士一同壯烈殉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抗英名將關天培。
早期經歷
關天培出身于一個職位低微行武家庭,1803年(清嘉慶八年)考取武庠生,中武秀才,授把總。歷任把總、千總、守備、游擊、參將等職,累升至參將。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次年,提升為江南蘇松鎮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
勤于防務
關自抵粵接任后,即致力于加強廣東沿海的防務。赴任后,他親自踏勘地理形勢,積極整頓防務,筑炮臺,鑄重炮,造暗礁,訓練士兵,海防十分鞏固。他親自監督鑄造大炮八千斤、六千斤者四十尊,六千斤以下者數百尊,并分置各炮臺,以加強防守力量。與此同時,他又加緊訓練水師部隊,親自駐扎在虎門督軍操練,每年二月末、八月初,親自率領五百士兵,分別到威遠、鎮遠、橫檔、大澆、永安、鞏固六地進行實戰演習,操練槍炮。
關天培還將建設虎門要塞的經驗和匯集的有關資料,編成《籌海初集》四卷并附有許多詳細的地圖和訓練圖、表等,體現了他關心時事、抵御侵略的海防思想。
致力禁煙
道光十九年(1839年),清政府任命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南下廣州,主持禁煙運動。關天培除了積極配合兩廣總督鄧廷楨打擊鴉片走私販外,還堅決支持林則徐的禁煙行動,并出動水師,首先承擔了收繳和銷毀鴉片的重要而艱巨的任務。共收繳英美兩國商人的鴉片兩萬多箱并全部交給林則徐,在虎門海灘銷毀。因為關天培在禁煙運動中積極配合林則徐,立下汗馬功勞,還受到清廷加一級的獎勵。
浴血虎門
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林則徐被撤職查辦。廣東地方官吏大多改持與侵華英軍“和談”的態度,而關天培卻不為所動,仍然堅決主戰。是年十二月初十,虎門要塞的沙角、大角炮臺均被英軍攻陷,守將陳連升等戰死。關天培坐鎮虎門,僅剩數百名將士隨其堅守要塞。他多次向兩廣總督請援,但均無法取得有力的援助。時任兩廣總督琦善僅遣兵二百進行敷衍。關天培知道難以挽回戰局,遂決心以戰死報國。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以戰艦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陸部隊,猛攻關天培所在的靖遠炮臺。戰斗從中午到深夜,進行得異常激烈。年逾六旬的關天培親自指揮,負傷十余處尚親自開炮還擊敵軍。英國司令向關天培發出最后通牒,令其放棄虎門各炮臺,關天培不予理睬。至傍晚時英軍攻入炮臺,關天培持刀奮戰被砍傷左臂,受傷10多處,但他仍屹立陣前,親手燃炮射擊。后被槍彈擊中,致創痕遍體,口中仍然大呼殺敵。
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敵手,關天培急令隨從將大印帶走,隨從哭著拽住他的衣襟,請求一同撤走。關天培厲聲拒絕,堅持指揮,激勵士兵奮力苦戰。忽然,敵人又一發炮彈襲來,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將不幸中彈犧牲。關天培以身殉職時,雙目緊閉,挺立不倒。英軍見“關天培挺立如生,反駭而仆”,個個嚇得目瞪口呆。最后,守衛炮臺的400多名將士,全部壯烈殉國。
歷史評價
林則徐為關天培撰寫的挽聯: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雙忠同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鄉關面如生。
《清史稿》評價:“海疆戰事起,既絀於兵械,又昧於敵情,又牽掣於和戰之無定,畏葸者敗,忠勇者亦敗。專閫之臣,忘身殉國,義不返踵,亦各求其心之所安耳。嗚呼,烈已!偏裨授命者,附著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