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薛仁貴簡介
薛仁貴是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歷史人物薛仁貴簡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歷史人物薛仁貴簡介:
薛仁貴(公元614-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以字行世。創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諸方面在軍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勛。
艱苦奮斗三十載,家里窮苦志不窮 薛禮,字仁貴,山西絳州龍門人,大業九年(614)生,是南北朝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后代,屬于河東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輩已經沒落,,父親薛軌早喪,雖自幼家貧,但是習文練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過人.但是生于亂世之中,未有什么發展,長大務農,娶妻柳氏,生得一副大飯量。到30歲的時候,記載中描寫他窮困不得志,希望遷移祖墳,以希望帶來好運,他的妻子說:“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時機。現在當今皇帝御駕親征遼東,正是需要猛將的時候,你有這一身的本事,何不從軍立個功名?等你富貴還鄉,再改葬父母也不晚!”仁貴聽了,覺得有道理,就告別妻子,去新絳城里找張士貴,應征入伍,開始了他馳騁沙場40年的傳奇經歷。
龍朔二年(662) ,回紇鐵勒九姓突厥(九個部落聯盟)得知唐軍將至,便聚兵10余萬人,憑借天山(今蒙古杭愛山)有利地形,阻擊唐軍。當年三月初一,唐軍與鐵勒交戰于天山,鐵勒派幾十員大將前來挑戰,薛仁貴應聲出戰,獨挑幾十人,連發三箭,敵人3員將領綴馬而亡,敵大軍見之,立即混亂,薛仁貴指揮大軍趁勢掩殺,遂不時,敵人大軍投降.因為鐵勒騷擾唐邊境達數十年之久,薛仁貴命令將投降兵就地活埋,以除后患,蒙古航愛山現在還有坑殺遺跡.但是作為一名大應該沒有權利坑殺這么多的人,這是和唐朝的民族政策相背離的,所以這應該是朝廷的指令。之后繼續北進,將鐵勒九部的首領偽葉護三兄弟生擒(第二次生擒政權君主了),從此回紇九姓突厥衰落.當時世間流傳歌謠“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想想這仗打的多漂亮啊,戰爭本來是艱苦,殘忍的事情,士兵能唱著歌回家,表達了軍民將士們的喜悅之情。
這次戰役,仁貴雖然立了大功,但主將鄭仁泰的犯了錯誤,導致了這次戰爭不完美。鐵勒的思結、多覽葛等部落本來要投降,鄭仁泰不結納,反而出兵捕獲了對方的家屬,賞賜給部下,這些部落只好逃亡。鄭仁泰派兵追趕,不但沒有找到敵軍,還因為缺乏糧草,損失了許多兵員。薛仁貴自己也娶了一個妾。一回到朝廷,部隊的許多將領都遭到朝臣的彈劾,唐高宗以功抵過,未加追究。
天山之戰本來可以一舉消滅鐵勒,開拓唐朝北方邊疆,從而遏制東突厥勢力的發展,但由于主將鄭仁泰的嚴重政治性錯誤使得此戰前功盡棄。但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使得對唐邊境威脅達數十年的鐵勒族在不到一個月就馬上衰敗,可以說是古代唯一一位。接著就是薛仁貴自己指揮才能大發揮的舞臺了,高麗滅國之戰。
薛禮率兵猛出擊,兩千兵馬滅高麗 說到對高麗的戰爭,隋唐兩代四位帝王前前后后進行了數次征討,隋煬帝楊廣三征高麗,次次出兵30萬以上,最多一次居然派出了112萬,號稱200萬的大軍(唐朝建國半個世紀都沒有派出過30萬以上的軍隊)結果次次失敗,損失慘重,可以說強大的隋帝國的滅亡跟不斷討伐高麗有很大關系。唐太宗的征伐也被困在了安市城,成為這位偉大帝王的終身遺憾,而其他的征討多為小規模的戰爭。而到了唐高宗時期,唐朝國力強盛,唐高宗雄才大略,決定完成父親遺志,滅掉高麗。乾封元年(666),高麗泉蓋蘇文死,長子泉男生繼任莫離支,與其弟泉男建、泉男產不和,泉男建自稱莫離支,發兵討伐泉男生。泉男生于是派其子泉獻誠到唐朝求援。同年六月初七 ,任命右驍衛大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領兵救援泉男生;任命泉獻誠為右武衛,擔任向導。 左金吾衛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共同討伐高麗。9月,龐同善大敗高句麗軍。
同年9月,薛仁貴統兵出征。12月,命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司列少常伯郝處俊為副大總管,契苾何力、龐同善亦為副大總管并兼安撫大使,水陸諸軍總管和運糧使竇義積、獨孤卿云、郭待封等亦受李績節度,諸路合擊高麗。征調河北諸州縣的全部租賦以供遼東軍用。乾封二年(667),李績兵取高麗軍事重鎮新城(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留契苾何力鎮守,并趁勢將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
同年10月 ,龐同善繼續進攻,在金山路上遇到高麗大軍10多萬人,被打的落荒回逃,高麗軍追的興起,永淳二年二月二十一日(683年3月24日),薛仁貴因病于雁門關去世,享年七十歲。唐高宗追贈他為左驍衛大,幽州(洽薊縣,今北京城西南)都督。薛帥的傳奇的一生結束了。
為三箭定天山,利用擒王之略,僅3支箭就幾乎擺平13萬人。
新城救援戰,天降神兵,防止了敗局的發生。
金山之戰,僅以本部兵馬擊潰乘勝而來的10多萬敵軍,斬首5萬,擊潰無數。
扶余川阻擊遭遇戰,僅2000人對數萬人,斬殺萬余,敗退數萬余高句麗40多座城市聞薛禮之名直接投降。
69歲帶兵出征的雁門之戰,大勝突厥10萬大軍,完成人生最后一擊。
歷史上的薛仁貴的老婆是誰:
電視劇《薛平貴與王寶釧》是根據唐朝名將薛仁貴的故事改編而成,而劇中薛平貴有2個老婆,分別是王寶釧和代戰公主,那么歷史上的薛仁貴究竟有幾個老婆呢,關于薛仁貴的老婆史書上說法不同,有的說薛仁貴有兩個老婆,分別是柳迎春、昭陽公主(勃遼國),有的說只有柳迎春一個老婆。究竟他的老婆有幾個?都是誰呢?
其實在民間傳說中薛仁貴老婆有過三個名字,《孤本元明雜劇》中稱柳迎春,《薛仁貴征東》小說中稱其為柳金花,但是晉南蒲劇中卻一直用柳英環這個名字。柳迎春、柳金花、柳英環到底哪個是薛仁貴妻子的名字?有關專家認為,柳英環在河津市生活了幾十年,因此,晉南蒲劇中用的名字應該較為真實。
歷史上的薛仁貴老婆姓柳,是一位秀外慧中,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的女子,見于史傳和地方史志,但未記名字。柳姓也是河東著名大族,以薛仁貴的出身,與河東柳姓是門當戶對的士族聯姻。薛仁貴到30歲的時候窮困不得志,希望遷移祖墳,以希望帶來好運,他的妻子說:“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時機?,F在當今皇帝御駕親征遼東,正是需要猛將的時候,你有這一身的本事,何不從軍立個功名?等你富貴還鄉,再改葬父母也不遲!”在這位頗有見識的老婆的勸告下,去新絳州城里找張士貴,應征入伍,開始了他馳騁沙場40年的傳奇經歷,造就了一代戰神薛仁貴。
而柳迎春,卻一直能在破瓦窯帶2孩子等薛仁貴歸來,事實證明薛仁貴的老婆的選擇是對的,她后來終于成了一品誥命夫人。不過可惜的是薛仁貴還娶了另一個老婆,那就是昭陽公主,不過或許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也是正常的吧,這就是古代女子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