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述之的生平簡介
彭述之,參加過五四運動,是中共莫斯科支部負責人之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彭述之的簡介:
彭述之(1895-1983),湖南邵陽人;1919年入北京大學學習,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莫斯科支部負責人之一;回國后主編《向導》和《新青年》;在中共四大、五大相繼當選為中央委員,后因不同意中央的路線于1929年11月被開除出黨;1932年10月被捕入獄,1937年8月獲釋;1948年,將中國共產主義同盟改為中國革命共產黨并遷往香港;先后流亡越南與歐洲;1973年移居美國;1983年11月28日病逝。
1895出生在湖南邵陽市隆回縣羊古坳鄉轉角丘村,化名張次南、陶伯。
1912年起在長沙、邵陽等地上中學,積極組織學生會,參加反對袁世凱、反對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的愛國學生運動。
1917年在邵陽當小學教師。
1919年入北京大學學習,參加五四運動。
1920年秋,他先后在長沙、上海等地參加革命活動,并加入了青年團。
1921年8月進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同年冬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共莫斯科支部負責人之一。留蘇期間,彭述之與瞿秋白、羅亦農被稱為中共黨內"留蘇三領袖"。
1922年1月參加共產國際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
1924年六七月間出席共產國際五大;8月回到上海,主編中共中央機關報《向導》周報和黨的理論雜志《新青年》,同時任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
1925年在中共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局委員。此后任中央宣傳兼《向導》周報主編。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9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12月北方局撤銷,改任中共順直員會書記,后因不同意中央的路線而被解除領導職務。
1928年4月,彭述之因堅持右傾錯誤,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決議,將他開除出中央委員會。
1929年,他同陳獨秀等人結成中國共產黨"左派反對派",進行反黨的組織活動,同年11月被開除出黨。
1931年5月四個托派小組織召開統一大會成立中國共產主義同盟時,當選為該組織的中央委員會委員、黨報委員會委員,負責宣傳工作。
1932年10月15日,陳獨秀、彭述之等人因發表抨擊日本侵華及蔣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的文章、宣言和傳單,被國民黨上海市公安局以違犯《國民緊急治安法》名義逮捕入獄。
1937年陳獨秀、彭述之出獄后,圍繞蘇聯無產階級專政和共產主義等問題,兩人之間產生了很深的裂痕和分歧,以后由分歧轉為完全對立,最終分道揚鑣。第四國際成立時,他擔任中國支部書記。在中國共產主義同盟第二次全會大會上,他通過決議,公開批判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
1941年夏主持召開中國共產主義同盟二大。
1948年底,以他為首的托派組織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將中國共產主義同盟改為中國革命共產黨。會后,他隨托派組織領導機構遷往香港。
1949年,彭述之曾主持討論中國共產黨勝利成功的原因和教訓,公開發表了《告中國共產黨書》,他先后流亡越南和歐洲。
1950年初由于港英當局的逼迫,流亡越南,不久移居歐洲。
1951年,他參加第四國際第三次大會,成為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及書記處成員。不久,彭述之因與第四國際巴布洛的多數派在理論和政策上發生對立,即與第四國際公開分裂,成為少數派的領袖,致力于把分裂的托洛茨基分子重新組織起來,企圖創造托洛茨基運動的再統一。
1953年第四國際分裂,離開領導機關。1968年到日本,1973年移居美國。
1983年11月28日因心臟病在美國去世,終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