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導人的故事
孔子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孔子教導人的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孔子教導人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帶著他的幾個學生到呂梁游覽,觀賞美妙的大自然景色。只見那呂梁的瀑布飛流而下,從三千仞高處直瀉下來,濺起的水珠泡沫直達40余里以外。瀑布下來沖成一條水流湍急的河,在這里,就連魚鱉類水族動物都不敢游玩出沒。然而,孔子卻突然發現一個漢子跳入水中暢游。孔子大吃一驚,以為這個漢子有什么傷心事欲尋短見,于是,他立即叫自己的學生順著水流趕去救那個人。
不料,那漢子在幾百步遠的地方又露出了水面,上得岸來,披著頭發唱著歌,在堤岸邊悠然地走著。
孔子趕上前去,誠懇地問他說:“我還以為你是個鬼呢,仔細一看,你實實在在是個人啊!請問,游水有什么秘訣嗎?”
那漢子爽快地一笑說:沒有,我沒有什么游水的秘訣,我只不過是開始時出于本性,成長過程中又按照天生的習性,最終能達到一種境地,是因為一切都順應自然。
我能順著漩渦一直潛到水底,又能隨著漩渦的翻流而露出水面,完全順著水流的規律而不以自己的生死得失來左右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我游水游得好的道理。
孔子又問道:“什么叫做開始出于本性,成長中按照天生的習性,而有所成就是順應自然呢?”
那漢子回答說:“如果我生在丘陵,我就去適應山地的生活環境,這叫做出自本來的天性;如果長在水邊,則去適應水邊的生活環境,這就是成長順著生來的習性;不是有意地去這樣做,卻自然而然地這樣做了,這就叫順應自然。”
孔子聽了漢子的一番話,若有所悟地點頭而去。
聰明的人之所以有智慧,就在于他能找到生活中的規律并掌握規律,因此做什么事都會得心應手,并且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整個生命就是一場控制性的游戲,有時你會贏,有時則會輸。訓練你自己掌握生存的規則,這樣你就會盡可能多地在游戲中獲勝。
孔子的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于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