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誰發明的
互聯網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語言互相通信的計算機連接而成的網絡,即廣域網、局域網及單機按照一定的通訊協議組成的國際計算機網絡。那么是誰發明的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被稱為互聯網之父的幾位科學家:
蒂姆·伯納斯·李(TimBerners-Lee)爵士(1955年出生于英國)
萬維網的發明者,互聯網之父,英王功績勛章(OM)獲得者,不列顛帝國勛章(OBE)獲得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皇家工程師學會會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89年3月他正式提出萬維網的設想,1990年12月25日,他在日內瓦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里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頁瀏覽器。他是關注萬維網發展的萬維網聯盟的創始人,并獲得世界多國授予的各個榮譽。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免費把萬維網的構想推廣到全世界,讓萬維網科技獲得迅速的發展,深深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面貌。
溫頓·瑟夫(VintonG.Cerf)博士
互聯網基礎協議——TCP/IP協議和互聯網架構的聯合設計者之一,谷歌全球副總裁、Internet互聯網奠基人之一。上世紀70年代,溫頓·瑟夫(VintCerf)曾經參與互聯網的早期開發與建設,并為此獲得了“互聯網之父”的美譽。 1997年12月,克林頓總統向瑟夫博士和他的同事RobertE.Kahn頒發了美國國家技術獎章,表彰他們對于互聯網的創立和發展做出的貢獻。2004年,Kahn和瑟夫博士因為他們在互聯網協議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而榮膺美國計算機學會(ACM)頒發的圖靈獎(A.M.TuringAward)。有人將圖靈獎稱為“計算機科學界的諾貝爾獎”。2005年11月,喬治•布什總統向Kahn和瑟夫博士頒發了總統自由勛章,這是美國政府授予其公民的最高民事榮譽。
羅伯特·卡恩RobertElliotKahn
現代全球互聯網發展史上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TCP/IP協議合作發明者,互聯網雛形Arpanet網絡系統設計者,“信息高速公路”概念創立人。美國國家工程協會(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成員,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IEEE學會(IEEE)fellow,美國人工智能協會(AmericanAssociationforArtificialIntelligence)fellow,美國計算機協會(ACM)fellow,前美國總統科技顧問。羅伯特·卡恩目前在美國全國研究創新聯合會(CNRI,CorporationforNationalResearchInitiatives)任主席。CNRI是羅伯特·卡恩于1986年親自領導創建的,為美國信息基礎設施研究和發展提供指導和資金支持的非贏利組織,同時也執行IETF的秘書處職能。
延伸:互聯網發展規模
中國網民規模繼續呈現持續快速發展的趨勢。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人,2007年底美國網民數為2.18億人,按照美國的網民增長速度估算,美國網民人數在2008年6月底不會超過2.3億人,因此中國網民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增長了9100萬人,在2008年上半年,中國網民數量凈增量為4300萬人。越來越多的居民認識到互聯網的便捷作用,隨著網民規模與結構特征上網設備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聯網正逐步走進千家萬戶。全球互聯網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是冰島,已經有85.4%的居民是網民。中國的鄰國韓國、日本的普及率分別為71.2%和68.4%。與中國經濟發展歷程有相似性的俄羅斯互聯網普及率則是20.8%。一方面,中國互聯網與互聯網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發展差距,中國整體經濟水平、居民文化水平再上一個臺階,才能夠更快地促進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另一方面,這種互聯網普及狀況說明,中國的互聯網處在發展的上升階段,發展潛力較大。
不同接入方式網民規模,業界和網民非常關注寬帶接入狀況。享受寬帶接入服務的網民越多,中國的互聯網接入情況就越好。中國網民中接入寬帶比例為84.7%,寬帶網民數已達到2.14億人。中國的手機上網網民數已達到7305萬人。2.53億網民中,半年內有過手機接入互聯網行為的網民比例達到28.9%。手機上網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在中國發展迅速。手機上網的發展,使得網民的上網選擇更加豐富,手機上網情況的變化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網民上網條件的變化。
截至2009年年底,中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3.84億,互聯網普及率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該速度發展,未來2-3年中國的網民數量預計將超過5億。
根據2012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 年12 月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 億,達到5.13 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 萬。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 個百分點,達到38.3%。
到2016年,全球互聯網將會有30億用戶……